分享

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报告(下篇)

 晴耕雨读96 2023-01-10 发布于重庆

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报告(上篇)

作者:胡恒松、王志旺、马燕

编者按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支柱产业,钢铁产业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河北省是我国第一大钢铁大省,钢铁行业占本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和利润的比重均超过25%,是建设沿海经济强省的第一大战略支撑产业。近些年,河北省积极推进钢铁行业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有力地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报告》为最新研究成果,就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相关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编者按上篇、下篇分别推送《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报告》。其中上篇为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概况及趋势分析;下篇为河北省钢铁产业发展现状及分析,以及河北省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本篇为下篇,主要分析河北省钢铁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河北省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

01

河北省钢铁产业发展现现状及分析
(一)河北省钢铁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及分析

1、河北省钢铁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河北省钢铁产业发展是与其先天资源禀赋密切相关,省内铁矿石和煤炭资源丰富,开采也相对容易,为钢铁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生动力。同时,河北省拥有秦皇岛港、唐山港和黄骅港,每年通过这三大港口进入河北省的铁矿石,达2亿多吨之多,众多的钢铁企业也建在这三大港口附近。在丰富的物质和交通资源基础上,很多民营钢铁企业随着河北钢铁行业的蓬勃发展不断涌现,省内钢铁工业已经形成了以国有钢铁企业为基础,民营钢铁企业协同发展的局面。图片
自2007年开始,河北省钢铁产量(粗钢、生铁和钢材合计)几经起伏,其发展过程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1)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我国推动四万亿资金投向基建,刺激了钢铁产业大发展,特别是河北地区的钢铁企业,截止2012底,河北省粗钢产量已占全国总量的25.18%。(2)2013年以来,国家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河北省钢铁产量的下降,在压减产能政策目标的落实下,“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共关停拆除高炉87座、转炉及电炉94座,压减炼铁产能3,391万吨、炼钢4,106万吨,分别占全国压减产能的37.26%、4 43.31%。截止2015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比已下降至23.42%。(3)河北省粗钢产量已经在淘汰一定量的产能后,河北省加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深入推进压减产能工作。“十三五”期间累计压减钢铁产能8,212.4万吨,钢铁产能由峰值的3.2亿吨压减到2亿吨以内,但仍是我国第一大钢铁省份。2021年,在转型升级政策的影响下,河北省持续落实压减落后产能,同时大幅提升了产业集中度,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从压减绝对数量看,河北粗钢压减量最多,达到2,480.5万吨,占全国压减量的77.57%,超额完成压减任务,全国粗钢产量占比降幅也较大。截止2021年底,河北省省钢铁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76万亿元,同比增长32.4%,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收入的33.9%,粗钢产量2.25亿吨,占全国粗钢产量的21.73%,仍超过江苏和山东将近3000万吨。
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河北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根据市场供需和上下游价格变化调整产业规模,以加快推进钢铁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底,河北省钢铁冶炼企业已减少至39家,粗钢年产量超500万吨的企业有14家。从企业性质看,炼钢产能主要集于民营企业,约占全省总产能70%;从区域分布看,唐山、邯郸两市约占全省产能的79%,其中曹妃甸、迁安、乐亭钢铁产能占唐山的一半以上,武安约占邯郸的70%。
主体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截至2021年底,全省高炉平均炉容1443立方米(不含铸造高炉),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产能占总产能的90%以上,其中2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26座、产能7,162万吨,1000—1999立方米高炉108座、产能11,216万吨;转炉平均吨位120吨,100吨及以上转炉产能占总产能的86.7%,企业主体装备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
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2021年,石钢环保搬迁、唐钢新区(河钢乐亭钢铁基地)、太行钢铁、华西钢铁等改造升级项目已陆续投产达效,邯钢老区、国堂、天柱等退城搬迁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河钢乐亭钢铁基地二期工程、邢钢转型升级退城搬迁、太行钢铁重组搬迁改造二期工程、冀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节能减排效果显著。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已全部完成,长流程企业自发电量占总用电量的60%以上,钢渣等固体废弃物利用和处置率接近100%,吨钢综合能耗和吨钢耗新水两个指标较2020年分别下降2%、6.5%。
(二)河北省重点钢铁企业情况
庞大的钢铁工业规模产生了大量的钢铁企业,据统计,2020年,河北省共有民营钢铁企业301家,国有钢铁企业有23家,企业大多分布在唐山和邯郸,其中唐山占了全省粗钢产量的半壁江山,2020年三大钢铁产品产量4.45亿吨,占河北省总产量的56.16%,邯郸占18.51%。根据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中国企业家联合发布的《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河北省共有23家企业入围,其中钢铁企业13家,排名前五的企业均为钢铁企业。

图片

(三)制约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的瓶颈

1、个体规模与产业体量不匹配

作为我国钢铁大省,河北省内钢铁产量规模一骑绝尘,但省内千万吨级钢铁企业仅有五家,最大的钢铁企业河钢股份在全国排名四位,区域内钢铁企业多但不强。在政策推动下,虽然武安市原有钢铁企业13家已经整合重组为6家钢铁集团,但省内的企业的兼并重组积极性并不高,由于各种原因产能置换退城进园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2、产业布局与产业体量不匹配

钢铁产业高度依赖铁矿石资源地,钢铁企业区域集群现象突出,其中唐山生铁、粗钢产量占全省的58.1%、57.68%,邯郸分别占全省17.02%、17.9%,这两个城市承担着钢铁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环保压力;二是多数河北钢铁企业区位优势逐渐丧失,目前仍有一半以上钢铁产能分布在城市建成区及周边地区,沿海临港和有资源优势的地区的钢铁产能较低;三是河北省是钢材净流出地区,2017年河北省钢铁企业仅有 37.29%的钢材在本省内消费,其他钢材都需要销往省外或出口,这增加了河北钢铁企业承担的的物流费用。

3、高端产品比例与产业体量不匹配

河北钢铁产业钢材品种虽然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按照钢铁产品使用档次划分,高端产品仅占10%,中高端占25%,中低端产品占据了65%,中高端以上产品占全国中高端以上产品的比重明显偏低。同时高端产品在实物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多数钢铁企业的钢材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知名品牌少;高铁所需齿轮钢、轴承钢还不能生产;桥梁钢结构所需 耐候板和汽车、家电产业所需的高档冷轧板、镀锌板和取向硅钢等尚未形成规模,河北省内的长城汽车轿车面板所需冷轧板仍主要依靠宝钢和鞍钢供应。

4、企业装备水平与产业体量不匹配

2017年底,河北省钢铁企业1000m3及以上高炉产能占总产能的比重达70.5%,100吨及以上转炉产能占总产能的比重达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多数民营钢铁企业的高炉容积未超过2000m3,转炉公称吨未超过200吨。目前冶炼设备的大型化已是新日铁等世界知名钢 铁企业的基本发展路线,并已被证明是成功的发展路线,因此河北钢铁企业装备水平需要大幅度提高。

5、企业创新能力与产业体量不匹配

河北钢铁企业研发投入相对较低,特别是在新材料研发方面投入明显不足;研发机构数量少,高端产品研发人才缺乏,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数量少(国家认定的28家钢铁(制品)企业技术中心,河北作为钢铁大省只有唐钢、邯钢、新兴铸管等 3 家入围)、高新技术企业少、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数量相对较少,至今全省没有独立企业之外的专门从事钢铁新材料研发机构。两化深度融合有待提高,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有待进一步加强。


02

河北省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钢铁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持续满足更高要求、与生态环境和谐友好共处、实现可持续运营的高质量发展的矛盾。河北钢铁产业应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和“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期,做好存量和增量两个维度上的改革。

(一)加大企业兼并重组,退城入园提升产业集聚

钢铁行业严重依赖于资源储备和交通优势,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有利于行业集聚发展,通过支持领军企业实施跨国界、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可以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根据《河北省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十四五”规划》,将重点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支持领军企业实施跨国界、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依托河钢集团、首钢集团等大型钢铁企业,争取2025年前10家钢铁企业产能占全省70%左右。同时,推进钢铁产能向临港沿铁集聚,建设唐山港、黄骅港优势,重点建设曹妃甸、京唐港(乐亭)、丰南沿海工业区、渤海新区四大临港精品钢铁基地,争取到2025年,临海靠港和资源富集地产能占全省70%以上,钢铁企业基本搬出城市主城区。

(二)加快产品提质上档,延伸钢铁产业链条

一是围绕市场需求、国家需要,加大钢材产品开发研发力度,重点在高铁用钢、汽车用钢、造船用钢、建筑用钢、模具钢、高速工具钢、电工钢、高级管线钢等高端冶金材料上下硬功夫,以优质的产品质量挤进高端产品市场,占领重点工程项目。二是提高关键、高端钢材品种有效供给质量和能力,加大优质钢材品种和高附加值钢铁新材料比重,实现特优普产品全覆盖,并向生产性服务业、装备制造、绿色建筑等领域延伸拓展,进一步提高短流程电炉钢占比。三是鼓励大型钢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电商平台等非钢产业,推动钢铁企业由传统的材料供应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变。四是通过发展钢材深加工延伸产业链,由钢铁产品向钢铁制品转化,实现增值增效,根据河北省2022年发布的《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文件强调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钢铁向装备制造、金属制品、建筑用钢结构等下游产品延伸。

(三)大力推进装备升级,实现装备数字化

随着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钢铁企业应当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先进工艺装备应用性研究,加快高端、优质、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实现装备升级、质量提升、产品上档。当前,省政府通过各种政策鼓励长流程钢厂转型短流程炼钢,力争2025年全省电炉钢比达到5%-1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左右。

(四)优化产能转变,加快推进钢铁产业绿色发展

作为环京省份,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对首都环境影响巨大,进一步加快绿色化改造成为行业发展的重心之一,应当加快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大力推行绿色制造,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当前,河北省已经完成“十三五”时期的去产能任务,但更重要的是长期保持去产能的成果,政府应当严禁新建扩大冶炼产能项目,不得新增钢铁产能,更重要的是推动钢铁行业由总量去产能向系统性优产能转变。同时,通过推广应用先进绿色制造技术,推进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提升行业资源能源利用和清洁生产水平,力争钢铁行业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

(五)依靠科技进步创新驱动,提升钢铁产业创新能力

唯有创新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是实现河北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建设钢铁强省的必由之路。一要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提升持续创新能力。二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全省钢铁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建设钢铁产业创新联盟。三要鼓励行业领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精品钢制造业创新中心。四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做实全面质量管理,提升企业整体精益管理水平。五要随着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的加快,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钢铁都要高度重视高端人才聚集和培养,实现“创业的一代”向“创新的一代”过渡。

(六)抓住重要机遇期,推动产能域外转移

国内钢铁产能过剩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应当鼓励省内龙头钢铁企业“走出去”,加强国际合作。通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东南亚、中亚、非洲、拉美、中东欧等国家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洽谈和对接。通过产能交易或省外建厂实现钢铁产能域外转移。面向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巴基斯坦、印度等亚洲周边国家及非洲重点国家,鼓励会员钢铁企业利用现有生产设备开展投资。

链接: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报告(上篇)

本文作者:胡恒松、王志旺、马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