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十月》:中国人民大学成立

 菖蒲泛舟 2023-01-10 发布于福建

1950年10月:

/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红色基因格外鲜明/

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

北京东城区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一号大院的操场上,学生们排队进入会场,他们背着马扎,穿戴着灰色的制服和帽子,不一会儿操场上便整齐划一、“灰压压一片”。

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与朱德的到来,让学子们未曾料到。刘少奇发表讲话说:“人民大学的学生是人民在困难的时候用小米供养的,人民大学的学生必须为人民服务,如果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那就不是人民大学的学生。”

人民大学的红色基因格外鲜明,重达27吨重的校训石上,镌刻着毛泽东手写的“实事求是”——这与中央党校的校训一致!它还有很多“红色院系与专业”: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运动学科……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红色烙印十分鲜明的大学,差点建在境外:

1949年6月至8月,刘少奇受毛泽东委托,率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谈及 “我们想请苏联为中国的建设管理人才办一所专门学校”,主要开设“工业、商业、银行、法律、教育等系”,斯大林表示:“这是好事,有困难,但可以办。”后经反复磋商,决定“中国大学不设在阿尔马达(即今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而设在北平,由苏联派教授”;毛泽东复电同意建校方案——

这个差点儿就“建在中国境外的中国大学”,就是中国人民大学。

新中国成立前后,知识分子仅占全国总人口的0.37%,与新政权建设的迫切需求远不相称;因此,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之外,人大还开设了多种层次与类型的函授班与夜校。教学计划基本以苏联为蓝本,再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编制。当时的学生也都是 “调干生”,直到1957年开始,才在全国率先单独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

很少有一所大学如它一般,从发展之初,便随着党中央的搬迁而搬迁,命运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1937年七七事变后,延安逐渐成为全国抗日中心,被视作革命灯塔,去延安是当时进步青年的首选,其中不乏从南洋、日本、欧美回到祖国参加抗日救亡工作的青年侨胞。时任中组部部长的陈云提出“广招天下士”——同国民党“抢夺”知识分子,因此,陕北公学实际上是一所统一战线学校,毛泽东先后9次到学校演讲。

两年后,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青训班和延安工人学校合并成立华北联合大学,毛泽东亲临讲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赠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随后师生们经过3个月的行军到达河北阜平;1939年11月初,在城南庄举行开学典礼。

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再次决定将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1948年8月24日,在河北正定举行开学典礼。校长吴玉章,后来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第一任校长。

敲黑板:1950年大事记

1、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接受解放西藏的任务,毛泽东指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力量,集中打击亲帝分裂主义分子。

2、1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展开剿匪斗争。

3、3月3日——政务院通过《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

4、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通过。

5、6月6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6、6月25日——朝鲜战争开始。

7、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施行。

8、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

9、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

10、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河北综合广播

编辑丨王璐

责编丨杨兆歆

监制丨布肃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