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后感染肺炎比例为8%,警惕这几个症状,小心孩子得白肺!

 许尤佳育儿堂 2023-01-09 发布于广东

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白肺”,还有人在网络上放出自己的X光片。一时间猜测四起,“白肺”是啥?看着怪吓人的,以前怎么没听说过?

从2022年我们国家的奥密克戎临床病例的分型情况来看,新冠感染后出现肺炎的比例大概是8%左右数据源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

虽然比例不高,但是小孩一旦中招,也是很危险的,今天我就给各位家长好好讲讲严重的肺炎症状之一——白肺。

什么是白肺?

健康的肺由通气功能正常的肺泡组成,这样的肺泡充满了空气,在X光和CT上都是透光的,并显示为黑色

若孩子有严重的肺部炎症,健康的肺泡组织被破坏,肺里的密度增高,透光性变差,这时X光和CT就表现为烟雾笼罩的白色。白色面积达到 70%~80%,就被叫做“白肺”。

当小孩有以下症状,建议CT排查

以下指标可以帮助快速排查,有任何一条家长都要警惕起来:

·反复发热>39℃,超过3天;

·呼吸急促,1~5岁呼吸≥40次/分;

·精神状态差,烦躁神疲多日,喂养量下降一半以上。

提高警惕的同时,也希望家长不要过度焦虑。有黄痰不是要排查白肺的标志,如果孩子只是单纯咳嗽,未伴有呼吸困难、发热、精神状态差等症状,就不建议做 CT。

中医来看,这次病毒的起因是“湿毒疫”,湿邪容易阻遏气机,郁滞化热,损伤肺部,导致渗出液增多,形成白肺。痰瘀壅滞肺络,深入营血,肺气壅遏,扰动心神,导致胸闷气短等问题。

治疗寒邪,要温散、祛邪,用辛温解表之法;治疗湿邪,要芳香避秽化浊。要维护肺部健康,关键要祛寒湿,下面讲讲当寒湿在表皮、肌肉、脏腑时,如何辨证祛寒湿。

寒湿在表皮

肺主皮毛,易受外邪攻击。要防新冠肺炎,肺经一定要疏通,增强肺的功能,在表皮阶段争取抗邪外出。

若发现孩子有寒湿在表皮,表现出怕冷,提不起劲,湿咳、痰白稀薄或有泡沫,鼻塞、流清涕等症,就证明寒湿阻肺,可参考中成药:荆防颗粒、小儿风寒感冒颗粒、小儿豉翘颗粒

此外,可参考我之前发的宣肺降浊方:麻黄2g,连翘3g,前胡5g,柴胡5g,柿蒂5g,姜半夏5g,黄芩2g,藿香6g (后下)。配用杏桃宁,风寒、风热咳嗽都可以喝,无需刻意辨证。

寒湿在肌肉

脾主肌肉,且肺经和脾经同属太阴,同气相求,脾肺同治效果才好。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无酒精)以祛风散寒、燥湿化痰。

寒湿在脏腑

当孩子出现舌质淡、苔白腻、水滑,舌体胖大有齿痕,大便软烂、挂壁、屁股老是擦不干净,判断为脾虚湿盛

可尝试用我的芳香醒脾暖胃新品——茯仙清。方中砂仁理气化湿止泻、温六腑,佛手解郁、用于脘痞,茯苓健脾。

亦可将许暖贴交替贴于定喘、肺腧、膏肓、神阙、中脘穴,起温肺化痰、宁嗽暖胃、补阳气、强体质的作用。

做到以上两点,再配合感利通草本沐足液泡脚,能温肺通窍。交替应用,避免戾邪深入太阴,继生痰湿瘀热,终至疫毒闭肺(白肺)。

小孩腹泻痊愈后,日常食疗可以用栗子,健脾又养肾。《玉楸药解》中记载其能“补中助气,充虚益馁,培土实脾”,孙思邈言其为“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食疗选用栗子山药粥(食疗方见文末)。

同时,寒湿的孩子要减少不必要的输液,因过度输液会加重寒湿;避免滥用抗生素,我常言其多属寒凉,会损伤脾胃。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预示着肺部有被炎症所浸润,家长要及时带其就医:呼吸困难,持续胸闷/痛,一直睡不着或不容易醒,皮肤苍白、口唇发紫,小于3月龄的婴儿出现发热症状等。

综上,当肺部的炎症较重,渗出液较多,CT白色区域达70%以上,临床上称为“白肺”。

孩子感染新冠后,最好在表皮、肌肉阶段就把寒湿的问题解决,防其入里,扼制其往白肺方向发展,若出现咳嗽不断、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吃不下饭等症状,要尽快就医诊治。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栗子山药粥

材料:干山药15g,大米30g,板栗3颗,去核红枣2枚。

做法:栗子煮熟、剥皮,红枣洗净,山药去皮、洗净切块;砂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烧开后倒入大米,煮开后倒入栗子、红枣,小火炖约半小时;加入山药,小火煮约20分钟。

功效:健脾益肾,温阳补气。

宜忌:3岁以上面色萎黄、体质弱、体重增长缓慢的孩子消化好、无病痛时对证服用。每次小半碗,1天2次,连用不超过3天。蚕豆病可用。

茯仙清祛湿小能手!

多种功效守护孩子,醒脾又暖胃!

天气寒凉,备好许暖贴!

让孩子暖起来,让家长心无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