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拾掇||小时候的猪栏和牛栏

 捡些时光 2023-01-10 发布于江西

01

每次回乡下,走到大路转村头的路口,就可以看到围绕着小村的三四棵大樟树,郁郁葱葱 ,层层叠叠,绿意盎然,其高大上的样子远高于村里最高的房子。

大樟树下,有许多小时候的印记,如今大多数也几乎荡然无存了,比如说那一间间矮矮的猪栏牛栏,如今回家去,已经看不见了。

猪栏牛栏是用来养猪和养牛的地方,我们习惯性叫牛栏。

小时候不是家家都有独立高大的房子住,常常是兄弟两家甚至三家共住一幢的,但基本上家家都有一间牛栏。

我们村的牛栏一般建在村头,靠着池塘边和樟树底下的,一间挨着一间,中间还有三个茅房。

茅房不大,是小两间型,正间供方便(厕所),侧间用来装烧火的灰去肥田,说是侧间其实就是茅房里的那么一小格。

牛栏不大,但比茅房要大得多,里面也分了两间,是用木栅栏隔开来的。

靠门口的给牛住,实至名归的牛栏了,靠里头的给猪住,实至名归的猪栏。

02

牛栏里有个石槽,是猪的大饭碗。记得小时候,母亲每天煮饭的同时也要煮一大锅猪食。

就是去菜园摘大把大把的青菜,冬天也去捡野菜,洗洗干净剁碎了丢在铁锅里,加上一大锅水,条件好些时还加一点碎米进去。

烧大火咕嘟咕嘟煮,边煮边翻锅,一直煮熟煮烂,然后装起一大桶,放点盐,和上米糠,带上一把大铁勺,嗨呀嗨呀提到牛栏去喂猪。

猪们看到食物来了,着急地拱着木栅栏想出来吃,母亲喝斥:好吃猪,可别急,还没倒好呢。

母亲定下来喘口气,看一看急红了眼的猪,然后再运足气提起桶把食物倒满石槽,再用铁勺搅一搅散散热,这才打开栅栏门放猪出来吃。


不安分的猪边吃还边看看你,它知道桶里的还没倒完,这时母亲拿铁勺再加一勺进去,又加一勺进去。

刚加进去的热气腾腾,猪被烫得抖了一下嘴,还是等不及继续吃,母亲再加一勺进去,把桶里的加完。

吃到后面只剩下一点点汤。猪又回回头看着桶,桶里已经没了,母亲手头还留了一点米糖,再把米糠加进去,猪连汤吃得一滴不剩。

03

猪住的地方地势低,而且是臭哄哄的水上世界。

也难怪,人家可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呆在里面的,吃喝拉撒全在那一小间,那么小块地方,还得住两头猪。

不像牛,白天是要出来去外面干活或者吃草的,晚上就回来睡睡觉而已。所以看起来比猪睡的地方干净多了。

当然,必须常态化帮猪们打理宿舍,我们的土话就叫填牛栏吧,基本上每天操作一次的。

我们会利用放学的时间去割些干草,或者周未时,母亲带我们铲一些路边上的草垛,晒干了去填猪栏。

还有一种是在冬天,地里只种了红花的时候,母亲就会在田里铲出一条条土沟,这样就生成了一个个方块大泥巴,我们叫土坯。

土坯晒干后,我们只要有空就去挑回家,叠在避雨的墙边,叠好高,一担一担挑,这个工作可以持续好长一段时间,挑得肩膀生痛生痛。

土坯是填牛栏的一大材料,必须砸碎了再填下去,吸水性蛮好。

每当填牛栏的时候,猪们就哼哼叽叽地往最边上站,我们一边填一边会警告说:以后要拉往最里头去拉,别老没教养站哪拉哪,前面是你睡觉的地方,保持干燥会长得更壮。

04

一直往牛栏里面填干草填草垛填土坯,猪栏越来越高了,快高过牛栏水平线的时候,农忙季节来了,又有得力气活干了。

牛栏粪是田里最好的肥料,一担一担挖起来,挑出来,放在板车上,拖到大路边,再一担一担挑到田地里,均匀地撒开来,换成累累的稻谷弯弯。

印象中那个时候的农村好少买肥料,田里的好收成基本上是靠牛栏粪来撑腰,那米饭吃起来格外香呢。

牛栏粪到了田地里,猪又拥有了新窝一样舒服,我们填上干草,天冷奢侈些,还填上些散稻草,松松软软,让猪们住得舒舒服服,吃得清清爽爽,猛长猛大。

村子里的人,谁不盼望猪快快长肥长壮,每年养两回猪基本都是孩子们的学费来源。

猪栏和牛栏,那矮矮的小房子,小屋子却大贡献,如今再也见不到,却永远都忘不了!

-The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