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图学会“神奇”足诊

 天天爱学习741 2023-01-10 发布于河南
小编导读

在中医诊疾断病的过程中,一些局部诊法往往会发挥独特的作用,足诊就是其中之一。足诊主要靠触诊的手感和观察外形变化进行诊断,归纳为“望、闻、问、触”。这其中主要是“触”,“触”包括触摸各反射区,感受皮肤温度、湿度及关节灵活度等情况,“望、闻、问”则是配合“触”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足诊如何一“触”知“百病”。

图片

足部反射区诊断分为两类:一是有痛诊断,二是无痛诊断。

图片

图1 足部诊断图


有痛诊断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是中医经络学的原理之一。

双脚是人体的一部分,是全身血液循环下肢通道的终端回转段。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并且承受体重的压力,最容易出现血液阻滞,当按压到血液流不通畅的部位时,患者会感到疼痛,这就给我们的诊断提供了信息,即有痛诊断。

有痛诊断有时不准确,有人的足部对痛反应迟钝,例如:有的人脚底的皮肤很厚,或长期穿拖鞋,或长期接受足部按摩,他们的脚多不敏感,按压哪个反射区都不痛,但他们不见得都没有病;也有的人足部很敏感,碰哪个部位都会疼痛,但也不见得都有病。所以有痛诊断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信息,还需配合无痛诊断来得出较可靠的结果。


无痛诊断

无痛诊断主要是运用“切诊”,也叫“触诊”,是根据以下5种情况总结经验作出的诊断。

1.气感:气感的产生是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供氧不良,以致二氧化碳不能及时被交换代谢排出,从而组织细胞中含有二氧化碳。当我们用手指向一个方向推压时,可将气体集中,气体集中了就膨胀了,手就能感觉到气体的存在,患者也会感到有明显的疼痛。出现气感时说明患者多为功能性疾病。

2.水泡:我们用手推压时,若感觉反射区内有水聚集在一起,手感推动有挤来挤去的感觉,柔软完整,这就是水泡的感觉。出现水泡感时说明患者多有囊肿类疾病。

3.颗粒:由于代谢产物中的酸类和晶体物质沉积在局部,所以触诊时可有颗粒感。其手感与气体感不一样,气体感是时有时无,轻压可感觉到,重压则无。颗粒感是有实物感,遇到颗粒感,表示患者的相应器官有炎症、钙化或结石的变化,多为器质性病变。

4.条索状物:其手感为规整的长条样物质,或轻或重的压、拔都可感觉到,多表示患者的相应器官有陈旧性病变或相应的部位曾经有手术史或外伤史

5.块状物:触诊时触摸到的块状物大小不一,大的如蚕豆大,小的比黄豆还小,手感也软硬不一。根据不同的反射区可有不同性质的病变,例如发生在肛门反射区的块状物,可能是便秘的反应,也可能是占位性病变;前者为功能性变化,后者则为器质性病变。

图片

图2  足部反射区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