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体检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经历?中国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很高,平均感染率超过50%。今天这期就来说一说,感染了要怎么办,会不会发展成胃癌呢? 声明:内容仅为知识科普,如需治疗,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 感染会不会发展成胃癌? 会,但仅有约1%的感染者最终会得胃癌。 幽门螺杆菌,在一些资料中也被翻译为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菌、胃幽门杆菌等,这里统一称作幽门螺杆菌。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几乎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还是90%以上的消化性溃疡和70-80%的胃溃疡的病因。 【消化性溃疡: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将它定为Ⅰ类致癌因子,也就是有充分证据证明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没有感染的人的6倍。 不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当中,仅有15-20%会发生消化性溃疡,5-10%会因此发生消化不良,仅有约1%会发生胃部恶性肿瘤,包括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感染后要不要根治? 《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中提出:对家庭中所有的成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应考虑给予根除治疗。这一条得到了81.6%的与会专家的认同。 目前专家共识推荐铋剂四联疗法作为主要的根除方案,所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两种抗生素。在进行根除治疗的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腹泻、焦虑、头痛等不良反应,由于使用了抗生素,会杀灭胃肠道中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细菌,也会使部分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因此,成年感染者不能擅自用药,需要专业医师根据患者既往服用药物、药物不良反应、疾病史等情况,综合评估后,再确定是否治疗,如何治疗。 14岁以下的儿童,专家共识则不推荐其进行常规幽门螺杆菌检测,除非是有消化性溃疡或者消化不良,才需要检测和治疗。 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风险会增加,另一方面,非萎缩性胃炎或轻度萎缩性胃炎的老年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对于预防胃癌,并没有太大的益处,所以,老年人的治疗,需要医生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单独进行评估。 治疗后会复发吗? 会,根除治疗后,可能出现治疗失败或复发的情况,但复发的概率不高,我国一项研究表明,成年感染者在根除治疗后,一年的复发率为1.75%,三年的复发率为4.61%。如果家庭成员共同治疗,还能减少复发。 感染者还需要注意! 除了就医治疗外,感染者还需要提示家人进行检测,并做好胃癌的筛查。 家庭内传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家庭成员之间共用餐具、共用食物、咀嚼食物喂食、亲吻或不良的卫生习惯等,都有可能传播幽门螺杆菌。发现本人感染后,需要提醒家人也进行检测和治疗,还需要注意卫生习惯,尽量做到分餐、使用公筷公勺、不咀嚼食物喂食等。 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且年龄超过40岁的话,就属于胃癌筛查的目标人群,需要定期做好胃癌筛查,尽早发现胃癌或胃癌前病变,则能减少癌症带给我们的伤害。 资料 / 素材 请输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