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感染率超50%,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怎么办?

 安小易说肿瘤 2023-01-10 发布于上海

大家有没有体检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经历?中国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很高,平均感染率超过50%。今天这期就来说一说,感染了要怎么办,会不会发展成胃癌呢?

声明:内容仅为知识科普,如需治疗,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

1

感染会不会发展成胃癌?

会,但仅有约1%的感染者最终会得胃癌。

幽门螺杆菌,在一些资料中也被翻译为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菌、胃幽门杆菌等,这里统一称作幽门螺杆菌。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几乎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还是90%以上的消化性溃疡和70-80%的胃溃疡的病因。

【消化性溃疡: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将它定为Ⅰ类致癌因子,也就是有充分证据证明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没有感染的人的6倍。

不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当中,仅有15-20%会发生消化性溃疡,5-10%会因此发生消化不良,仅有约1%会发生胃部恶性肿瘤,包括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2

感染后要不要根治?

《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中提出:对家庭中所有的成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应考虑给予根除治疗。这一条得到了81.6%的与会专家的认同。

目前专家共识推荐铋剂四联疗法作为主要的根除方案,所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两种抗生素。在进行根除治疗的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腹泻、焦虑、头痛等不良反应,由于使用了抗生素,会杀灭胃肠道中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细菌,也会使部分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因此,成年感染者不能擅自用药,需要专业医师根据患者既往服用药物、药物不良反应、疾病史等情况,综合评估后,再确定是否治疗,如何治疗。

14岁以下的儿童,专家共识则不推荐其进行常规幽门螺杆菌检测,除非是有消化性溃疡或者消化不良,才需要检测和治疗。

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风险会增加,另一方面,非萎缩性胃炎或轻度萎缩性胃炎的老年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对于预防胃癌,并没有太大的益处,所以,老年人的治疗,需要医生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单独进行评估。

3

治疗后会复发吗?

会,根除治疗后,可能出现治疗失败或复发的情况,但复发的概率不高,我国一项研究表明,成年感染者在根除治疗后,一年的复发率为1.75%,三年的复发率为4.61%。如果家庭成员共同治疗,还能减少复发。

4

感染者还需要注意!

除了就医治疗外,感染者还需要提示家人进行检测,并做好胃癌的筛查。

家庭内传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家庭成员之间共用餐具、共用食物、咀嚼食物喂食、亲吻或不良的卫生习惯等,都有可能传播幽门螺杆菌。发现本人感染后,需要提醒家人也进行检测和治疗,还需要注意卫生习惯,尽量做到分餐、使用公筷公勺、不咀嚼食物喂食等。

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且年龄超过40岁的话,就属于胃癌筛查的目标人群,需要定期做好胃癌筛查,尽早发现胃癌或胃癌前病变,则能减少癌症带给我们的伤害。

资料 / 素材

输入

【参考资料】

[1] 王凯娟, and 王润田.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 Meta 分析. Diss. 2003.

[2] 时昭红, and 刘浩.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32 (2011): 3327-3331.

[3] 刘文忠, et al.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中华消化杂志 (2017).

[4] 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 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等. 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J]. 中华消化杂志, 2021, 41(04):221-233.

[5] 杜奕奇,蔡全才,廖专,方军,朱春平.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J].胃肠病学,2018,23(02):92-9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