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做了民国的大总统,还妄想把被革命打碎的封建王朝的皇冠戴在头上,做一场皇帝梦。此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引发了人民强烈的反抗。 曾做过清朝翰林学士的湖南巨绅王闿运写了副对联来嘲讽袁世凯,对联是这样的: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横批:旁观者清 这副对联前两句为嵌字,其实可解读为“民国何分南北,总统不是东西。”对袁世凯毫不客气地痛骂,令老百姓看后直呼痛快,可谓大快人心。袁世凯知道后怒不可遏,可王闿运德高望重,而且此举为民心所向,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也只能忍着了。 袁世凯称帝后,把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民怨沸腾,掀起了一场反袁讨袁的运动,有人在京城公开征联: 或在園中,拖出老袁还我國 此上联以析字手法,语带双关。表面上看是在作文字游戏,把袁字拖出来,把或字加进去,其实际意思为把袁世凯从皇帝的宝座上拉下来,还我中华民国。可谓巧思佳作,亦可看到出联者文字功底深厚。 征联不久后,就有人对出了下联: 余临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 下联巧析了“道途”二字,表面上是说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堪回首且前途未卜。似在做文字游戏,余在道上就为途,不堪回首问前途句,则为把首放入道路中即加走之旁为道。意为中国的前途让人忧虑。上下联浑然一体,巧思妙对! 袁世凯死后,有一四川文人为其写了一挽联: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这挽联貌似大失水准,不能成对。但这恰是作者的高妙之处,运用了“缺如”的手法,意在言外余味无穷。此联没有对齐,意为对不起,画外音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此联立意奇绝,令人叹服。 无独有偶,1938年,大军阀刘湘的葬礼上,幽默大师刘师亮如法炮制,送去一联: 刘主席千古 中华人民万年 意为刘湘对不起中华人民。因此事刘师亮险遭毒手。面对当时的苛政猛于虎,刘师亮还曾编联: ![]()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以此谐音联来嘲讽国民党当局。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与一帮军阀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国家每况愈下,执政者一个比一个无能。有饱学之士写下一联,至今没有下联。此联为: 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 联中山指孙中山,其为广东香山人。城指袁世凯,河南项城人。陂指黎元洪,湖北黄陂人。河指冯国璋,河间人。海指徐世昌,江苏东海人。此联一出,众多文人争对,竟无一人对出,可见此联之妙!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试对一下,说不定你灵光一现,就会对出更精妙的佳句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