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曾在《情绪管理》中写道:工作越久的人,越懂得喜怒不形于色。 初入职场时,我们难免年轻气盛,常被情绪拖累,狼狈不堪地收拾残局。 行至中年,却渐渐懂得了收敛心性,不动声色地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压垮一个人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过激的情绪。 人到了一定年纪,学会给情绪降温,工作才能不断升温。 ![]() 作家老杨的猫头鹰曾说: 成年人管理情绪,就像经营一门生意,常常要自负盈亏。 工作中尤为如此,很多功亏一篑的罪,多半是情绪埋下的雷。 自媒体人@胖胖说职场的经历曾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几年前,他们公司与一位客户商谈续约,他作为负责人,兢兢业业地拜访、谈合作,对签约的事信心满满。 没想到,对方公司竟言而无信,在临签约前决定与别人合作。 想到这么多日的心血就这样付诸流水,他的委屈与愤怒充斥胸口,怎么都压不下去。 头脑一热之下,他径直闯进技术部的办公室,大声斥责道: “看看你们做的垃圾手册,害得我们被老客户解约!” 朝着同事发火后,他仍不解气,甚至当着众人的面踹碎了办公室的玻璃门。 看着大家惊愕的目光,他这才意识到自己闯祸了。 ![]() 果然,当天晚上公司便勒令他停职,无论他如何道歉也无济于事。 勉强坚持几天后,他无可奈何地选择了离职。 事后他才知道,公司本来对他印象很好,想在今年提拔他,而他情绪过激的行为却让领导彻底失望。 工作中,你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吗?
很多时候,工作之所以碰壁,不是因为能力缺乏,而是源于情绪失控。 当一个人被情绪裹挟,往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解决它惹出的麻烦。 职场从不是其乐融融的游乐园,而是危机四伏的试炼场。 情绪稳定,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护身符。 ![]() 《反内耗》中写道:
工作本身不是囚笼,是内耗为我们套上了重重枷锁。 撒贝宁曾分享过自己的一段往事。 他刚进入央视工作时,由于缺乏主持经验,节目做得刻板严肃,收视率很低,为此常被批评。 看着周围的同事都渐入佳境,只有自己总被数落,他更加意志消沉。 久而久之,台里编导选主持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跳过他。 提起往事,撒贝宁苦笑着说:“那段时间特别难熬,我每天都想辞职,但心里又不服气。犹豫了几个月,还是决定留下来。” 想清楚后,撒贝宁不再抱怨,而是努力调整状态,适应工作。 接不到主持任务,他就留在演播室里看别人录制,记录细节,琢磨学习。 当编导安排给他写文案的零碎工作时,他也绝不敷衍。 时间久了,编导注意到了他的改变,有一次主动联系他主持节目。 而他的表现让领导眼前一亮,不仅能引经据典,还可以和嘉宾侃侃而谈。 之后,他也如愿获得了更多主持机会,顺利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 伏尔泰曾说:
工作中真正拖垮我们的不是严苛的环境,而是焦灼的心境: 因某句质疑而耿耿于怀,因某次失败而反复懊恼…… 当我们陷入内耗,为无足轻重的琐事消磨意志时,信心会被打击,行动力也迅速降低,工作里真正需要提升的部分却无暇顾及。 与其焦虑同事关系,不如默默努力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与其担忧职业前景,不如平心静气扫清摆在眼前的障碍难题; 与其苦盼机遇降临,不如沉淀心绪在自己的领域深耕精进。 工作遭遇瓶颈时,保持低耗的情绪,高度的专注,才能更好地积蓄实力。 ![]() 奈飞公司有条非常有趣的招聘准则:我们只招成年人。 所谓的“成年人”,不止是指年龄成熟,更是指情绪的沉稳。 工作置顶,情绪置后,是处事的法宝,也是每个成年人的修行。 电视剧《谁说我结不了婚》中,有个情节让我感慨很深: 实习生刘娜一时大意,将两位客户资料发错。 客户得知后非常愤怒,立刻宣布与事务所解约。 田蕾作为负责人背下了这口黑锅,老板对着她破口大骂,同事也凑在边上添油加醋。 她被骂得眼圈通红,却依然一言不发,等老板发泄完才深深鞠躬道歉,接着便着手处理问题,没有一句多余的抱怨。 ![]() 为了弥补错误,她连夜修改好方案放在客户桌前。 为了投其所好,还精心准备了一副山水画镜框送给客户。 哪知客户根本不听道歉,还撵走了她。 电梯关了,她只得狼狈地扛着镜框从19楼挪回去,一不留神踩空了楼梯。 坐在冰冷的地上,忍受着脚踝阵阵剧痛,望着碎成一地的画框,她再也忍不住抱头痛哭。 可第二天一早,她又准时来到了客户公司楼下,一路小跑地迎上去,又是撑伞,又是拎包,找准一切机会道歉。 在她一次次努力下,客户最终收回了撤销书,一场危机终于被挽救。 ![]() 人到中年,精力大不如前,困难却翻倍出现。 职场如战场,没有时间供我们疗伤,没有人在原地等我们成长。 那些遇事能扛的人,不是能力超群,而是清醒地认识到,与其陷入情绪的死局,不如抽身处理问题。 工作的心酸和委屈,当我们选择平复消化,它们便是一层有力的铠甲,帮助我们更理智地解决问题; 当我们选择反复咀嚼,它们便成为了最沉重的阴影,阻挠我们的理智,透支我们的精力,将困难逐层升级。 人到中年,当你过滤掉情绪,聚焦于问题,才能从一团乱麻中理出头绪,轻松破局。 ![]() 人到中年,工作不止是一份收入,也是我们养家糊口的资本,安身立命的底气。 熬夜加班时,也会感到身心俱疲;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时,也会迷茫和焦虑…… 我们不能决定遇见什么,唯有不断提升情绪免疫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而当你咬牙挺过每一个艰难的时刻,所有的危机终将会变成转机。 工作如修行,无处不艰辛,但这一路的长途跋涉,披荆斩棘,也终会成全更好的自己。 |
|
来自: blackhappy > 《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