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河南优衣库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事情的起因是,一名女子在优衣库里试衣服。 期间,同在店里的其他顾客的两个小孩,多次猛推试衣间的帘子,正在换衣服的女生险些走光。 女生立马出声制止,告诉小孩不能进试衣间,但是两个孩子并没有改正。 女生找到小孩家长,希望家长可以约束小孩的行为。 谁知道,一旁的家长不仅没有纠正小孩的行为,还出言不逊,与女生发生了冲突。 他们对女生进行辱骂,称其“没有素质”“不正经”“不检点”等,还污蔑她是从事某种不正当职业的人。 女生将当天发生冲突的视频发在网上,网友义愤填膺。 随后家长发声,说自己的孩子不过两岁。 言下之意,你一个大人,何必跟一个两岁的孩子斤斤计较?两岁的孩子又懂什么呢? 但是随后,女生再次发布视频说明情况。 她发出当时小孩站在家长身边的截图,表示小孩的身高已经到了成年人的腰部了,不可能只有两岁,四五岁左右还差不多。 并且门店里在场的店员也说,小孩大概是五岁左右。 女生还在视频里说了一些细节。 在听到小孩的家长毫无根据的污蔑后,女生十分气愤,便拿起手机拍下家长的辱骂行为。 期间孩子的爸爸赶来,女生本以为是来劝架的,没想到他却说了句: “你们两个人还搞不过她一个人吗?” 骂人的两人听了后,立马就来斗志了,便对着女子继续骂,甚至冲过来抢走了女生的手机。 优衣库的店员不停地跟双方道歉,最后也帮女生要回了手机,才结束这场闹剧。 对此,网友更加地对家长的行为表示愤怒,认为没有熊家长,就没有熊孩子。 02 去年高铁里小孩吵闹的事件也曾一度受到讨论。 高铁里,小孩在车厢里吵闹、尖叫不止。 不堪其扰的乘客上前进行劝阻,结果被小孩家长狂骂了一顿。 孩子奶奶说:“我就没注意小孩子声音有那么高,你去报警啊。” 孩子的妈妈说: “不好意思,我控制不了他,我管不了,小孩是你能控制的吗,三岁的孩子听不懂道理。” “你真有毛病,这辈子你别生孩子了,生孩子得被你带死了。” 孩子爸爸也是阴阳怪气:“你是第一次坐高铁吧,那我原谅你。” 网友说,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出来什么样的孩子,不奇怪。 是啊,明明是自己的孩子做错了事,这些家长却不问是非,强词夺理,没有底线地护短。 最终,一家人引起车厢众多乘客的公愤,在一众指责声中,他们才消停下来。 生活中,太多这样的父母了,对孩子没有底线地骄纵,也不觉得哪里有错。 03 熊孩子的家长,通常都在犯两种错误。 ①没有担当,习惯推脱责任。 只要出了事就来一句“他还是个孩子”。 一副“孩子我管不了,你能拿我怎么办”的架势。 就拿掀帘孩子的家长来说,他们辩解自己的孩子还只有两岁,无非也是想要用小孩年龄小、不懂事来推脱责任。 但是,年龄小就能随意做错事吗? 无辜被掀帘的女生,只因为对方年龄小,就是活该遇到这种事,必须选择默默忍受吗? 大有一种“大过年的”“来都来了”的中国式宽容味道,这其实依然是一种道德绑架。 不管怎么说,小孩做错事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就应该承担起责任,而不是一味地强横,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孩子开脱。 生而养之,养而教之,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义务。 父母拿“孩子还小”推脱一切,不仅不负责任,更会害了自己的孩子。 ②缺少就事论事与道歉的能力。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家长一旦与他人发生冲突,言语间都会转化、发散为对对方的人身攻击。 “一看你就是不正经的人。” “你真有毛病。” “你就是个XX的。” 他们没有下限地侮辱别人,试图对他人倒脏水,以此来证明这些遭遇都是这种不正经的人应该默默忍受的,他们活该。 他们根本不会理会事情到底是怎样的,自己的孩子又是否真的做错。 而正是因为这种思维,让他们永远不可能为自己的过错而道歉。 一方面,他们觉得道歉没面子;另一方面,他们觉得别人因为自家孩子受点委屈有什么大不了的? 换句话说,他们不仅无法明辨是非,更没有基本的道德修养。 还记得那个上海迪士尼事件吗? 一名年轻女子遭8岁小男孩“咸猪手”,女孩本想上前理论,让父母教育好孩子,却得到男孩一家人的辱骂殴打。 同样还是熟悉的配方:对希望得到道歉的女孩进行人身攻击和羞辱。 家长始终不承认自己孩子摸了女孩的臀部,结果到了派出所,瞬间被打脸。 一个无法明辨是非,无法勇敢认错的家长,更别提给自己的孩子灌输正确的是非观了。 他们的行为无疑是在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没有错;即使你真的错了,也有父母给你撑腰。 孩子耳濡目染家长的为人处世,成为熊孩子也不足为奇。 04 良好的言传身教下,并不会有什么熊孩子。 有教养的孩子背后站着有修养的父母,熊孩子的背后往往站着不合格的家长。 育人先育己,先让自己做个有品格的人,才能养育出一个有品格的孩子。 正如人民网曾发表的一段话所说:
自我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