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小药医师。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和你聊聊,齿痕舌和脂肪肝的事儿。
所谓的齿痕舌,指的就是舌边有齿痕。
而脂肪肝,相信不必我多说,很多人对它都略有了解。
但是很多人并不值得的是,这两者之间,关系十分密切。
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医案故事吧。
医案里的医家,乃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我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李振华老前辈。
话说2010年5月2日的一天,李师接待一个患者。
此人,年纪才45岁,为男性。
他为啥来看病啊?原来,在一个月之前,他因为工作劳累和心情压抑,右侧胁肋部位出现了不适感。同时,全身感觉乏力。
来看病,就得看舌脉。李师让患者伸出舌头。
谁知,此患却有些吞吞吐吐。他说,我的舌头,跟别人不一样。
李师道,看了一辈子病,什么舌头他都见过,患者不必为难。
听到这话,患者这才伸出舌头。原来,他的舌头舌苔白腻,而且舌边有非常明显的齿痕。痕迹之深刻、明显,确实比较少见。
李师问,从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的舌头有齿痕的?
患者回答说,已经好多年了。他一直认为,自己天生就是这个样子,无法改变。
接下来,患者做了一个B超。检查提示,为脂肪肝。结合其它化验指标,可确定为重度脂肪肝。
细问得知,患者除了感觉右侧胁肋部位胀闷不适外,还容易嗳气、吃饭胀肚不消化,厌恶油腻,整个人非常疲惫,没精神。大便稀溏不成形。另外,此人看上去面白体胖。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白胖白胖的,看上去倒有几分可爱。
看脉象,属细弦脉。
李师了解这些情况以后,就给拟了一张方子。但见——
荷香豆一包,蜂蜜适量。
每日一剂,用温水送服即可,一共开7剂。
李师嘱咐,回去以后,一定要避免摄入肥甘厚味之品,不要饮酒,要适当运动。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7剂以后,诸症大有缓解,右侧胁肋下的不适感消失大半。不过,患者依然有便溏之感。这时候,李师又给患者开了15剂的量。
到最后,患者不适感几乎完全消失,各项检查结果令人满意,脂肪肝消失,体重也跟着减轻10斤。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曾经刊载于10年前的《中医研究》上。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好好查阅。
现在,小药老师就和你一起分析,这里蕴含的道理和学问。
我们从患者的舌象说起。
这个人,舌体胖大,齿痕舌特别严重,舌苔白腻。
这舌象,提示什么呢?就是脾虚湿盛。
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舌体失养,所以舌头胖大。舌体胖大,压迫牙齿,于是就有齿痕。痰湿上犯于舌面,于是就有白腻苔。
而脾虚湿盛这个事儿,又恰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形成原因。脾虚,水湿不化,痰浊内积,淤阻肝脏,就形成脂肪肝。
这个事儿,用藏象理论来比喻解释,更恰当。脾属土。肝属木。脾土不好,肝木无法生长。脾土里都是痰湿,肝木没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脂肪肝的出现当然不可避免。
肝脏出现病变,肝气郁滞不畅,患者就会感觉到胀满不适。脾虚运化失常,所以患者容易嗳气、吃饭胀肚不消化,神疲乏力,大便稀溏。
这时候怎么办?就得以健脾为主。我们来看看文中所使用的配伍——
关于这个配伍,最早的时候记载于《方剂学》之中,这里头的山楂和刺梨主要起到的就是健脾燥湿、理气消胀。
人参一味,温通脾肾阳气,是可以辅助化湿的。湿邪,得阳则化。
所有这些,目的都只有一个,健脾理气化湿。
总结起来,八个字:健脾化痰,理气活血。
道理,其实并不复杂。只不过,这里所昭示的病因病机,很有普遍性。
不信,你可以去观察一下。在重度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里头,有很多人的根源,在于脾。你如果去观察他们的舌象,会看到大部分都有明显的齿痕舌。
所以,小药老师提醒你,如果一个人齿痕非常严重,伴随舌淡或舌暗,舌苔白腻,舌体胖大,体型超重和肥胖,那一定要把脂肪肝放在心上。不要等将来出现肝区的不适,再去重视和想办法。齿痕舌头越重,脂肪肝可能就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