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爱呗,还能为啥?你还真当贾母在骂他俩了?这句话的确是当着刘姥姥说的,却不是只有刘姥姥,也不是接刘姥姥的话,而是回应探春的话。 ![]() 前面贾母开玩笑地说:“咱们走罢。他们姊妹们都不大喜欢人来坐,生怕脏了屋子。咱们别没眼色,正经坐一回子船喝酒去。”探春赶快分辩:“这是那里的话,求着老太太、姨妈、太太来坐坐还不能呢!” 前面贾母刚来探春屋里,说了句“这后廊檐下的梧桐也好了,就只细些”,是刚刚发现的口气,可见她的确很少来秋爽斋。王熙凤也说了:贾母“往常也进园子逛去,不过到一两处坐坐就回来了”,探春这不得宠的孙女,是不大有老太太“来坐坐”的荣幸的。 ![]() 探春的话,大方得体,但也并非没有一点儿委屈。贾母对探春的欣赏是在后来:“老太太偏疼宝玉,有人背地里怨言还罢了。如今老太太偏疼你,我听着也是不好”,注意这里的“如今”二字:从前是不疼爱探春的。 贾母深谙世故,当然听得懂探春的话。既要安慰她的委屈,又要表彰她那大方得体的应对,于是“我的这三丫头却好”,难道的奖掖之语。 可是呢,刚刚说了“他们姊妹们都不大喜欢人来坐”,就被探春否定,是不是有点儿打嘴?为了不打嘴,就得举出来哪些“姊妹们”不喜欢客人来坐。要是举迎春惜春为例,跟懂事的探春比较着,岂不是捧一个踩一个?更不能拿亲戚宝钗说事儿。 ![]() 只好说宝黛了。中国人的传统,夸要夸别人家的孩子,骂要骂自己家的。骂“两个玉儿”,正说明“两个玉儿”是贾母最亲近的。骂是骂“两个玉儿”,可是,“幸福家族的孩子往往晚熟”,他们的不懂事不正是贾母惯的? |
|
来自: 福清盛华图书馆 > 《《红楼梦》赏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