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夜访戴:千古潇洒第一人

 古稀老人赵 2023-01-11 发布于北京

文/杨存玉

雪是冬的灵魂,飘雪,冬天有了几多的浪漫,增添了几多的风景;赏雪,生活有了几多的诗意,生命增添了几多的色彩。踏雪寻梅、围炉夜话、雪夜访友,古人最浪漫的冬天,最潇洒的人生,都在纷纷扬扬的落雪里……

东晋王徽之,出身于赫赫有名的琅琊王家,“书圣” 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弟弟则是书法“小圣”王献之,被父亲和弟弟的耀眼光环所掩盖,王徽之在历史上没有那么知名,但在任性自由方面更加有名。

当时玄学,清谈之风盛行,名士风流,任诞放浪、不拘形迹的。王徽之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经常率性而为,“雪夜访戴”,青史留名,可见一斑。

文章图片1

王徽之家住山阴,一天半夜,纷纷扬扬地下起了鹅毛大雪。子夜时分醒来,马上穿衣起床,让仆人打开窗户,摆上酒菜,自己一边饮酒一边欣赏雪景,几杯酒下肚,浮想联翩,思绪万端。自东汉末年以来,豪杰并起,封建割据,年年征战,民生凋敝,豺狼横行,百姓遭灾,志士隐逸。有一种说不出的彷徨情绪涌上心头,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一下子想到好朋友戴逵,他这么有才华者,却不问世事,隐居山林。一想到戴逵,他就巴不得立即与他见上一面,等不得天亮,他让仆人寻来船工,连夜启程,奔赴剡县。

戴逵当时住在剡县,王徽之住在山阴,两地相隔百余里,王徽之乘着酒兴连夜溯江而上,行了一夜,赶到戴逵家门口的时候,天已大亮,雪也稍停,可王徽之没有进门,而是吩咐仆人立马掉转船头回家。事后就有人问他,你大老远那么辛苦拜访朋友,为什么到了家门口,连门都不进就回去了呢?王徽之没有一丝丝的后悔,坦然说道:“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文章图片2

每每读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我都悠然神往,向往王徽之的那种穿透千年的潇洒风度。向往这种伸展自如的人生姿态:生活开心就好,不必去计较付出多少成本,行事愿意为先,舍弃再多也都不算什么。想做就去做,不想,那就停下来。

“雪夜访戴”留美名,古今潇洒第一人,多想活成王徽之的模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