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说服熊孩子?面临促销诱惑你会怎么做?领导为什么总骂你?看完这些心理学知识,顿时明白了

 鱼白书生 2023-01-11 发布于江苏


又是一年开学季,一大早就听到邻居家里叮叮当当,传来妈妈数落孩子的声音:
你怎么回事?跟你说了多少遍,赶紧收拾去学校,你以为我今天很困吗?
又在玩手机,信不信我揍你?
整整10分钟,类似的责骂就没有消停过。
一大早的宁静,就这样被妈妈的责骂声打乱。
不知道孩子心里会作何感想呢?我还真是替孩子着急。
长期生活在妈妈这样密集的叨叨声和指责声里,他的内心会是什么样的呢?
也许有家长会说,这太正常了,谁家不是鸡飞狗跳?
有孩子就会这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其实,这就是低估了父母的指责对孩子带来潜在副作用。
你可能以为今天叨叨孩子两句,明天骂他两句不会有什么了不起,孩子都要打骂才能成材,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超限效应,它指的是当一个人接受到的刺激过多、过强,作用时间过久后,就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者逆反,最终结果只会事与愿违。
简单来说,就是父母对孩子越唠叨、越指责,对孩子产生的结果就会越差。
唠叨指责虽然很有必要,但孩子依然低效率。
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模式就会带来强大的杀伤力。
中山大学应用心理学系硕士,原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副教授陈晓,在《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中提到一个观点: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当父母一味地用负面的批评,和指责的言语来教育孩子时,孩子就会在无形中,变成父母讨厌的样子。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父母子女之间,还存在亲密关系的恋人,夫妻之间。
当你一直用负面的态度来评价或是定义对方,对方最后就会变成你口中指责的样子。
陈晓教授指出,这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吸引力法则,当你期望什么,渴望什么,就会吸引什么。
反之,你总是说孩子不好,伴侣不好,他们就会变得不好。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我们想到对方的不好,对他们不满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管好自己的言行,不要总是抱怨和指责。
我们要尽量找出对方身上,我们没有注意到的优点,并对优点给予肯定和认可。
永远只看缺点,他们的缺点就越来越多。
当你懂点心理学,你会发现生活可以变个模样。
你也许会说,我不懂心理学,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不要着急,生活中很多常见的问题,你都能在《什么心理》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心理学没有那么玄幻,它也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
比如心理学首先会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自我,什么影响我们的行为,什么会决定我们的态度,以及生活中那些令人难以理解的现象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下面就跟大家简单分享三点心理学的应用。
第一,打骨折的价格,你要不要买它?
打个比方,你想买一套真皮沙发。你知道周围邻居和朋友有人买了,价格大概几大千左右。
你看中一款沙发定价要2万块。
你觉得太贵不想买,销售员告诉你现在有折扣,折后只要4000多块。
你一定会心动,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
紧跟着,销售员再告诉你,他们一款茶几也参加促销活动,原价5000的茶几,现在折后只要1500元。
你又心动了。
新沙发配个新茶几,没毛病。
就这样,在各种打折的诱惑下,你会在原定购买沙发的预算之外,再多花一笔不少的钱。
这就是一个有趣的决策心理现象,叫锚定效应。
心理学家做过研究,当人们在做某些定量估计,比如对商品价格的估计时,如果在做估计之前人们接触了一些无关的数值,那么这些数值随后就会变成估计的起始值,这些其实直就像锚一样把估值锚住了。
就像你的心理价位在五千,店家给你四千,你就会很快下单。
厉害的销售员比心理学家更懂你的心,有时你觉得自己是精明理智的消费者,你的每次购物都是正确决策,但事实上你早就落入商家设定好的圈套。
如何打破这种效应,成为真正理智不冲动的消费者,不多花冤枉钱呢?
教给大家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欲望冷静下来,让子弹再飞一会。
在最终购买前,让自己保留1~2周的冷静期。
在这个产品可能给你带来的价值和你需要付出的成本之间,做一个比较和分析,最后一周之后你再来决定是否真的要购买,这也就是延迟消费的意义。
第二,家长要如何说服熊孩子?
如同文章开头提到的情景。
父母教育孩子都有一肚子苦水。
尤其是辅导孩子学习和作业。
曾经有一位妈妈就诉苦说,孩子整个暑假不做作业,就知道玩电子产品,快开学的那几天,拼命补作业,搞到夜里12点。
平时好说歹说,甚至威逼利诱,孩子就是拖拉,不积极写作业。
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孩子主动写作业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解决方法就是学会话该怎么说。
说服他人有两种方式,一是被动说服,二是主动说服。
被动说服,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向被说服者直接传递信息,让他们被动接受,而主动说服,就是让被说服者全程参与说服的过程。
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规划好自己的暑假生活,认真完成暑期作业,你就让孩子自己制定暑期计划。
你让孩子先写下承诺书,他们自己制定的规划,要是做不到,就要受到惩罚。
有了这一步,父母就不必担心了。
哪怕孩子的规划有各种问题,毕竟让孩子自己主动挖坑,要比父母给他们挖坑的效果好。
等到孩子不遵守自己的约定后,我们就采取惩罚措施。
如果孩子对惩罚不满,父母就提醒他们去早先作出的承诺,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再闹腾了。
每个人都有自我的规则,有自己内心的秩序感,一味强制他们接受我们的想法,只会适得其反。
不如骑驴顺坡下,把主动权还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承担后果。
第三,领导为什么总批评你?
人在职场,你是否有过被领导批评或责骂的经历?
同一个团队,大家都做得不好,领导为什么单单骂?
这背后的原因你知道吗?
心理学上有个三维归因理论,它是美国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在1967年提出来的。
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原因的解释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线索归因,就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的归因,第二种是多线索归因,就是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之下,才能进行的归因。
三维归因理论就属于多线索归因。
你上班迟到了,被A领导批评了。
你要分析原因,就要从多角度去考虑。
首先要看这个批评针对谁,发生在什么的情境下,谁是批评行为的发出者?
经过梳理,你发现迟到被A领导批评,下一次你迟到,但B领导并没有批评你,那就证明A领导对迟到这个事更敏感。
如果其他领导也因为你迟到批评你,那就证明A领导并没有做错什么。
同时你还要观察A领导对其他员工迟到的反应,有没有批评他们,从而做出判断。
这个方法就是让我们正确全面地看待每一件事情,不轻易把过错归罪到他人身上。
再扩大一点范围来说,婚姻中你跟另一半总是相处不好,各种争吵,你总以为是对方的过错,你想离婚重新开始。
通过三维归因分析法,你会发现,你也有不少问题。
如果不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换再多伴侣,婚姻依然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什么心理》中有句话说得好:学点心理学,才能提升生活品质。
如果你想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人际关系,了解这个世界,这本书能帮你学会用心看人,既活出自我,又能跟外界和谐相处。
-------------End--------------

关注公众号,带你读好书。
一周一本书,深度解读,一年轻松读完52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