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了多年数字化转型相关实践工作,发现数字化转型本身并不容易。如何为企业量身定制可用好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并非易事。 其中有很多经验方面总结,一方面来自于自身感悟,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同行交流分享,这里精炼梳理成15条金句,希望能够予大家启发,少走弯路。 1. 数字化转型不是数据分析,也不是数据挖掘,而是对业务体系的重新设计。技术只是工具,业务才是目标。 2. 数字化转型不光是技术的转型,而是组织的全面转型,船大不好调头,历史包袱的阻力不容忽视,大企业未必有优势。 3. 数字化不是万能的,企业有些问题数字化解决不了,根子的问题可能在于人才、管理、制度、模式、资金、文化。数字化咨询代替不了传统咨询,两者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4. 很多数字化咨询项目从出发点就偏了,所以不受欢迎,要时刻想着解决实际业务问题,而不是卖软件。 5. 数字化不是信息化,但是信息化是数字化的一部分。不经过信息化,没法实现数字化,信息化产生数据,数字化使用数据。 6.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不采纳你的方案,可能不是因为你的产品不好,更多是因为没钱。 7. 数字化转型不在于建系统,而在于用系统。实际产业落地中,大多数的系统建设工作只是单纯为了给领导交差,可能仅仅很少的比例是用来解决业务需求。 8. 系统不是万能的,完美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一定是人和机器的合作模式。机器的目的不是替代人,也不能彻底替代人,而是更好地让人发挥出价值,做更有意义的事。 9. 数字化的理由有很多,核心就一条,降低成本。在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谁的成本低,谁就能活下来。要不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本质就是在“算账”:是开发系统工具贵,还是人工干活儿贵?哪个便宜就用哪个模式。 10. 数字世界的效率是物理世界的10000倍,能在线上做的事情就别在线下做。数字化应用好坏的标准就在于,一个业务活动有多大的比例能在线上自动完成。 11. 数字化转型不能当作外包来做,如果甲方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厂商就更不知道怎么办,最终结果一定是“形式大于内容”。 12.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不是不该做,而是不该马上做。先活下去,再想着怎么活得好。 13. 数字化转型是乘法,不是加法。主业务做的好,数字化转型会给业务提速,主业务不及格,数字化只能让企业死的更快。 14. 数字化转型是风险型项目,只有一把手有能力负责和承担,如果一把手不亲自下场,主抓进度,转型项目大概率没法有效实施推进。 15.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真正的问题来自于存量的问题。开发一个新系统不难,抛弃旧系统,给旧系统搬家,新旧系统过渡,才是最难。 《大话数字化转型 — 迎接全行业的数字未来》 — 小刘老师 坚持每年一本数字化专著!推动数字产业发展 快速链接: https://item.jd.com/10067230393764.html 电子工业出版社 —— 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实践系列丛书 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科普类”教材! 深入浅出介绍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和方法,解读前沿技术理念,梳理业务落地痛点,总结盘点百家行业的转型实践案例与经典商业模式。 “... 业务系统中的数据是“原始”的,就和原矿石一样,没法直接使用。但是没关系,这些数据表中的数据只要经过加工,就可以马上被转换为方便理解的数据了。业务系统中的数据,其实就是技术人员视角的数据,只要通过元数据的翻译转换,就马上能变成业务人员容易看明白的内容了... ” '... 当下每个行业对数字化的客观需求是不一样的。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信息技术可以给每个行业都带来不菲的好处,但是数字化对这个行业能带来好处的大小、程度、潜力,都是不一样的。有些行业的数字化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也就是说,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需求还没有找到,没有被挖掘出来 ...' '... 在数字化的模式中,这些知识很多会以“规则”的形式固定下来,类似于格式“如果……,那么……。”这些规则会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编码,或者以某种特殊结构的数据存储在机器数据库中,通过信息编码的方式让机器掌握这个知识,然后计算机就知道在各种场景下如何把事情做得好,并且做得对 ...' 目录概要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化的“三驾马车” 转型之蓝图:从业务出发,以终为始 数字化体系:价值如何产生 数字化建设:构筑核心竞争力 数字化实践:敢问路在何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