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绿宝石因其独特的黄绿至金绿色的外观而得名,以其特殊的光学效应而闻名。金绿宝石根据其特殊的光学效应的有无可分为金绿宝石、猫眼、变石和变石猫眼等品种,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金绿宝石猫眼。猫眼以其丝绢的光泽、锐利的眼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亚洲猫眼宝石被当作好运气的象征。人们相信他会保护主人的健康,免于贫困。变石更是被誉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在西方金绿宝石是赫赫有名的五大宝石之一。 一、矿物名称金绿宝石,矿物学中属金绿宝石族。 二、化学成分铍铝氧化物,分子式为BeAI2O4,常含有微量Fe、Cr、Ti等元素,不同的微量元素使金绿宝石产生不同的颜色。 三、晶系与结晶习性斜方晶系,晶体常形成三连穿插双晶.。 四、金绿宝石的品种主要品种有四种:金绿宝石、猫眼、变石和变石猫眼。 01、金绿宝石 无任何特殊光学效应,浅-中等的黄色至黄绿色、灰绿色、褐色至黄褐色以及很罕见的浅蓝色。 ![]() 02、猫眼 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造成猫眼效应的原因是内部存在大量细小、密集、平行排列的丝状金红石包体。 ![]() 03、变石 具有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也称为亚历山大石,日光下为带有黄、褐、灰色调的绿色,灯光下则呈现橙色或褐红-紫红色。其变色效应被誉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 ![]() 04、变石猫眼 同时具有变色效应及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即含有产生变色效应的铬元素,又要含有大量的丝状包体。 ![]() 五、基本性质01、折射率 1.745-1.755,双折射率0.008-0.010。 02、光性 二轴晶、正光性。 03、光泽 亮玻璃-亚金刚光泽。 04、解理 三组解理,贝壳状断口。 05、硬度 莫氏8-8.5。 06、密度 3.73g/cm3 07、吸收光谱 07-1、金绿宝石和猫眼:445nm为中心的吸收带。 07-2、变石:显示铬的吸收光谱。 08、包体特征 08-1、金绿宝石:指纹状包体,丝状,包体和双晶纹。 08-2、猫眼:平行排列的丝状包体。 08-3、变石:指纹状包体及丝状物。 ![]() ![]() ![]() 六、金绿宝石的质量评价01、金绿宝石 质量受颜色、透明度、净度、切工几方面因素的影响,高透明度的绿色金绿宝石最受欢迎,价值也最高。 02、猫眼 主要从颜色、透明度、重量、猫眼效应的明显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02-1、颜色:猫眼的颜色可以有多种,但以带其它色调的黄色为主,最好的颜色为米黄色,依次为黄绿色、褐绿色,褐黄色等。 02-2、眼线:要求眼线平直、均匀、连续、清晰、明亮、且位于宝石的正中央,随入射光的变化要灵活反应。 02-3、重量:重量越大者越珍贵。 02-4、透明度:一般以半透明为佳,这可使光带与体色对比更加清晰,过于透明会影响宝石的猫眼效应。 ![]() 03、变石 最受欢迎的是能够在日光下呈现祖母绿色,而在灯光下呈现红宝石红色。 变石要求变色效应明显,在白天颜色好坏依次为翠绿、绿、淡绿;晚上颜色好坏依次为红、紫、淡粉色。 ![]() ![]() 七、金绿宝石的产地原苏联的乌拉尔地区、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巴西、缅甸、津巴布韦等最好的变石产于乌拉尔地区。 斯里兰卡砂矿中产出黄绿色大颗粒变石及高质量的猫眼。此外,还有巴西是另一个重要产地,发现了透明黄色、褐色金绿宝石、高质量的猫眼及变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