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二平:古旧地图上的“深圳”

 遇事明言 2023-01-11 发布于甘肃

        摘要:本文列举了一系列古旧地图,论证了从“新安县”“深圳墟”“深圳汛”到“深圳镇”“深圳市”“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轨迹及其在古旧地图上的显现。

        如今的深圳,已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北上广深”中外皆知。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不仅外国人不知道深圳,多数国人也不知道深圳,更读不准那个“圳”字。“圳”是“甽”的异体字,《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田边的水沟”。那么,这个水沟之地,是如何变为一座城市的呢?

1 深圳最早的“城”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军统一岭南,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个郡;南海郡设四县:龙川县、博罗县、番禺县、四会县。今天的深圳这一带,大体上归番禺县和博罗县管辖。

汉朝盐铁专营,各地设盐铁官,南海郡在番禺之东,设“东官盐场”,置“番禺盐官”,官署就在今天深圳南头城一带。如果说深圳是一座古城,也就“古”到南头城这里了。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析南海郡,在其东部和南部设立东官郡,领宝安(男相。“男相”是分封制度五等爵中最后一级的“采邑”主,是封邑)、安怀(令)、兴宁(令)、海丰(男相)、海安(男相)、欣乐(男相)六个县。宝安县是深圳古代最早的县级行政建制,东官郡的郡治和宝安县治都在南头城。

唐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改名为东莞县,县治从南头城迁到了莞城。

南宋以后,东莞县管辖的地区开始隔江分化,珠江西岸设立了香山县,东莞县只辖东岸。

明初沿海设防,洪武十四年(1381 年),在东莞县置南海卫,并设大鹏、东莞、香山三守御千户所。其中东莞守御千户所设在今深圳南头城。万历元年(1573 年),为扩建东莞守御千户所基地,从东莞县南部分出新安县,县名取“革故鼎新,转危为安”之意。这个新安县辖区差不多就是今日深圳市的前身,那时香港属于新安县管辖。

可以说,深圳的前世,一是盐城,二是移民城,三是海防城,是在明清海禁与海防中渐渐显示出“存在感”的边陲小县。所以,在明代之前的古地图上,找不到“宝安”和“东莞”的标注。

明代之前的古地图上,珠江东岸,通常只记“惠州”和“潮州”,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明初。明万历七年(1579 年),两广总督刘尧诲增补《苍梧总督军门志》时,补绘了《全广海图》。此系列图的第九图,始有“新安县”的标注,并绘出县境(图1)。万历元年(1573 年)设新安县,万历七年(1579 年)刊此图,可谓最早的“新安县境图”,也是“最老的深圳地图”。此地图上,首次标注了“九龙”,但看不到“深圳”的标注,那么,何时有的“深圳”之名呢?

图1 《苍梧总督军门志·全广海图》第九图

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深圳之名,史籍最早见于永乐八年(1410 年)”,但至今无人找到这个最早记载“深圳”之名的“史籍”。可以查到最早记载“深圳”二字的史籍,唯有康熙年间的《新安县志》。

由于明万历年间及此后的明代《新安县志》皆散佚,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年)编撰的《新安县志》就成了存世最早的新安地方志。此志海内外存世唯一完整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2018年深圳以“文脉深圳”为题展出了这一版本。

康熙版《新安县志》关于“深圳”的记载有三:一是“地理·墟市”中记有“深圳墟”;二是“兵刑·墩堡”中记有“深圳墩台”;三是“地理·梁”中记有“惠民桥,在深圳”。

2 深圳之“墟”

先说说“深圳墟”。史载,清顺治十三年(1656 年)始行“迁海”,康熙元年(1662 年)开始“迁界”。新安县三分之二土地上的人口被强行迁走,县也撤并到东莞。康熙八年(1669 年),新安县率先获得“展界”,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东南沿海“复界”。网上流行的说法是“深圳墟始于展界后”。但笔者相信,在清初“展界”“复界”之前,甚或明代就有了“深圳墟”,因为这里早已有了众多村落。

在明代地图中,找不到“深圳墟”。现在能找到的最早标注出“深圳”或“深圳墟”的是澳门戴龙基和杨迅凌所编《全球地图中的澳门》中的《广东沿海图》(图2)。此图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原图没有图名,也没有制作年代的记载,图纵72 厘米,横800 厘米,绢本彩绘。中国国家图书馆将其命名为《广东沿海图》,制作年代考订为清乾隆元年至六十年(1736 — 1795 年)。

《广东沿海图》绘制了由潮州府到廉州府的沿岸与海域,以清代沿海图的“陆上海下”的方式呈现,图内标注有城寨、山岭、古塔、军事要地、重要建筑等,图上的海域面积超过一半,描绘了诸多近岸岛屿,显示此图的海防功用。此图在新安县城东突出描绘和标注了“深圳墟”。这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标注出“深圳”和“深圳墟”的地图。

图2 《广东沿海图》(局部)

乾隆朝,新安县已恢复生机,此图上的“深圳墟”画了八间房子,是图中新安地界房子画得最多的地方。但这里没有像旁边的“麻雀岭汛”“盐田汛”那样,画出“寨子”图例。说明此时的“深圳墩台”,可能还只是个小“瞭望台”,不值一“注”。


3 深圳之“讯”

明初沿海设防,建立卫所,下设“墩台”。康熙版《新安县志》“兵刑·墩堡”在记录“深圳墩台”时,还写有一句:“其深圳、五通岭、大梅沙、小梅沙四座,改作瞭望台,每台设兵十名。”意思是说,原来的“深圳墩台”,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年)时,已变为级别更低的瞭望哨所。

不过,在嘉庆二十四年(1819 年)新安知县舒懋官纂修、王崇熙等人编纂的《新安县志》“经政四”的“汛防”一节,则载有“深圳汛,把总一员”,而“墩台”一节中,则不再记“深圳墩台”。如此来看,可能是在19 世纪初,“深圳墩台”改为“深圳汛”的。

从《明史》记载看,最早的“汛地”是位于福建五水寨辖区内所划分的汛地。嘉靖四十二年(1563 年),福建巡抚谭纶上疏说:“五寨守扼外洋,法甚周悉,宜得复旧,……寨设把总,分汛地。”明代汛地,主要用于防外敌。清代汛地,主要目的是治内,稽查往来行人,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交通。

现在能找到的最早绘有“深圳汛”的地图,是浙江黄岩陈鎣绘制的《广东通省水道图》(图3)。原图纵150 厘米,横411 厘米,纸本墨绘,大约绘于清嘉庆十七年至二十二年(1812 — 1817 年)。此图在新安县城东标注了“深圳汛”。卷首有“同里徐骧”的序文,言明此图“为缉捕之用”,名为水道图,实际是一幅海防图,对“汛地”记录颇多。

图3 《广东通省水道图》(局部)

《广东通省水道图》将“深圳汛”标注在“麻鹊岭汛”西南,“官富司”北。乾隆朝《广东沿海图》也将“深圳墟”标注在这一区域。说明“深圳墟”与“深圳汛”,相距不远,也说明这一带当时是“稽查往来”的交通要道。

4 深圳之“圳”

最后说说,“深圳”的“圳”—那个田边的水沟。

康熙版《新安县志》“地理·梁”载:“惠民桥,在深圳,河沟深浚,凡遇雨潦、潮涨,往来维艰,更有不知深浅,动遭淹溺,康熙二十八年巡检廖膺庞建造古桥,名曰'惠民’。”

此条本是记桥梁,却是目前能见到的关于深圳这条“沟”的最早描述。一是其名叫“深圳”;二是定性为“深浚”的“河沟”;三是存在“雨潦、潮涨,往来维艰,更有不知深浅,动遭淹溺”的情况;四是当地官员“建造古桥”,以惠民生。

从乾隆朝《广东沿海图》上的“深圳墟”来看,“深圳墟”西边和东边各有一条河,两河交汇流入南边的大河。据老深圳人考证,“深圳墟”西边的这条沟就是“深圳”,因上游流经布吉(现称为布吉河),深圳墟东边两条河是沙湾河和莲塘河,两条河交汇形成一个三岔河口,这个河口至今还在。汇入南边的大一点的河,明代称“罗溪”,清代称“滘水河”,向西流入珠江出海口。

有趣的是,康熙版《新安县志》记录的惠民桥,在大约咸丰十年(1860 年)绘制的《新安县水陆塘汛舆图》册页第十九页“深圳墟陆汛”图中,有着突出的描绘(图4),在“深圳墟”和“陆汛”之间的“深浚”的“河沟”上建有一座拱桥,它就是惠民桥,即后来的人民桥,跨越的是现今的布吉河。在这幅地图上,“深圳墟”是下面的小房子,和“深圳陆汛”隔着这座惠民桥。大喇叭出口是“滘水河”,即后来的“深圳河”。

图4 《新安县水陆塘汛舆图·深圳墟陆汛》(局部)

清代的“滘水河”,可不是今人看到的近于小水沟的“深圳河”。在意大利传教士佛伦特里西蒙·沃伦特里(Simeone Volonteri,1831 — 1904 年,中国名为“和神父”“安西满”)1866 年绘制的第一幅实测的《新安县全图》(图5)上,这条河是用双线勾画法描绘的宽阔河道,并在“深圳墟”南边的“螺湖”渡,画出一艘单桅大帆船,表明由此乘船可达珠江入海口。值得注意的是,在入海处标注的“high water”(高潮水位),再次证明这是一条受海潮影响的河。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游相继修建了铁岗水库、西丽水库和深圳水库等,水流被截断,河床萎缩,已看不到河水滔滔西出珠江口的景象了。

图5 《新安县全图》(局部)

需要指出的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之前的古地图和古文献中,都没有“深圳河”的标注和记录。那么“滘水河”何时成了“深圳河”?

从现有文献看,“深圳河”的记载出自英国殖民者。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1898 年6 月9 日)中英签订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正文和附图都没有提到“深圳河”,但在附图中首次绘出了“深圳湾”(图6)。

图6 1898 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附图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3 月),中英双方签订了划定陆地界线的《香港英新租界合同》,提到“沿深圳河北岸下至深圳河界线之南,河地均归英界”,“大鹏、深圳两湾之水,亦归租界之内”。这是英方首次将“罗溪”或“滘水河”,依“深圳墟”或“深圳汛”,称其为“深圳河”。于是,此河名就成了香港和新安县划界的官方名称。

不久,在1909 年英文版的《香港地图》(图7)上,就有了“深圳河”的英文标注“Sham-chun.R”。

图7 《香港地图》(局部)

5 深圳的“镇”和“市”

从历史上讲,深圳有两个根:一个是有1700 多年历史的“东官盐场”的官署南头城,它是深圳古代城池的根;一个是有着300 年以上历史,至今仍存东门老街的“深圳墟”,它是深圳近现代城市的根。

倘若以千年古郡或千年古县命名这个城市,那深圳就显得“历史悠久”得多了。可是,后人偏偏是以几百年的古集市和不足百年的小镇之名来命名这个城市,令深圳“新”得如新生儿。

1914年,广东省新安县复称宝安县。1931年,宝安县在“深圳墟”设立“深圳镇”。1953年,因“深圳镇”联贯广九铁路(1911年,广州至九龙铁路全线贯通。1949年,广九铁路广深段改名“广深铁路”。)工商兴旺,中共宝安县委从南头迁往“深圳镇”,结束了南头一带作为这一地区中心的1700多年历史。

1978年8月,中共惠阳地委向广东省委提交《关于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的请示报告》,提出“宝安县邻港九,深圳是出人国境通道……宝安这个地方将要建成为外贸基地,深圳将建为旅游区。为了进一步搞好边防,根据省委的指示精神,经地委常委讨论,我们建议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这是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提出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

1979年1月30日,袁庚同志到北京汇报在宝安建立蛇口工业区一事,所用的是一幅《香港明细全图》(图8)。在此图上留下了袁庚同志的重要注记:“一九七九年一月三十日,向先念、谷牧同志汇报关于在蛇口建立工业区的设想时,带去汇报的地图。先念同志批了,就照此办理。从而奠定了开办工业区的基础(法的依据)。”近年来,笔者在讲大湾区历史地图时,最后总要讲到此图,并将它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图”。在此图上还可看到“宝安县”,这是它最后的“身影”。

图8《香港明细全图》

1979年3月2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关于宝安县改设为深圳市的申请。1980年8月26日,国务院又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从“深圳墟”“深圳镇”“深圳市”到“深圳经济特区”,这历史性的跨越,让历史老人也惊掉了下。

【作者简介】梁二平,海洋文化学者,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学术总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