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借梁山水泊避难——梁山招安之谜(之四)

 金色年华554 2023-01-12 发布于江西

上回我们讲到,高俅成了梁山的阶下囚后,宋江不但没有杀了恶贯满盈的高俅,反而还把他捧为座上宾。

那么,宋江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不合常理的事情来呢?

宋江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想通过高俅的关系,走走高俅的门路,来求得朝廷的招安,由此,也就写出了宋江谋求招安以报效朝廷的心之切,忠之烈。

小说第八十回,高俅被擒上梁山后,宋江大摆筵宴,会集梁山的大小头领都来与高俅相见。

彼此施礼毕,宋江持盏擎杯,吴用、公孙胜执瓶捧案,卢俊义等侍立相待。

宋江对高俅说道:“文面小吏,安敢叛逆圣朝,奈缘积累罪尤,逼得如此。二次虽奉天恩,中间委曲奸弊,难以缕陈。万望太尉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刻骨铭心,誓图死保。”

高俅见梁山好汉一个个英雄猛烈,林冲、杨志两人对他是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就先有了十二分的惧怯。

于是,高俅就当众夸口道:“宋公明,你等放心!高某回朝,必当重奏,请降宽恩大赦,前来招安,重赏加官,大小义士,尽食天禄,以为良臣。”

宋江听了高俅的这番承诺,心中大喜,拜谢不迭。而当日的宴席也办得甚是热闹,用小说的原文讲是“大小头领,轮番把盏,殷勤相劝”。

各位看官请注意,这“轮番把盏,殷勤相劝”的头领中,也有着林冲、杨志和鲁智深的身影。

梁山为高俅连摆了三天的宴席,可是,众头领里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更不要说是反招安了。

在第三天的送行宴席上,宋江又提起招安一事。

高俅道:“义士可叫一个精细之人,跟随某去,我直引他面见天子,奏知你梁山泊衷曲之事,随即好降诏书。”

宋江听了,便与吴用商量派萧让、乐和两人与高俅同去东京,寻求招安。

但高俅是个“转面忘恩之人”,他给梁山所作的“面见天子,便当力奏保举,火速并人前来招安”的承诺,其实只不过是一张为了能让自己早日离开梁山而开的空头支票而已,回到东京之后,高俅根本没有心思去兑现这个承诺,而只是将萧让、乐和两人软禁在太尉府里了事。

所以,对照高俅的行状,余象斗本要发这样的感叹了:“观宋江以礼待高俅,明欲图回朝奏主,岂知高俅乃人面兽心之辈。”说的真是太有道理了。

小说第八十二回,张叔夜与前来梁山招安的宿太尉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可作为前两次朝廷招安梁山失败的注解。

张叔夜禀道:“朝廷颁诏敕来招安,已是二次,盖因不得其人,误了国家大事。今者太尉此行,必与国家立大功也!”

宿太尉道:“天子近闻梁山泊一伙,以义为主,不侵州郡,不害良民,口称替天行道,今差下官赉到天子御笔亲书丹诏,敕赐金牌三十六面,银牌七十二面,……来此招安,礼物轻否?”

张叔夜道:“这一班人,非在礼物轻重,要图忠义报国,扬名后代。若得太尉早来如此,也不教国家损兵折将,虚耗了钱粮。此一伙义士归降之后,必与朝廷建功立业。”

所以,综上所述,在梁山上并不存在着所谓的反招安斗争。如果一定要说在招安梁山问题上存在着斗争,那也只是“素怀忠义”的梁山好汉与朝廷那些“奸佞之臣”之间的斗争,而与梁山自身无涉。

二、梁山好汉对招安持什么态度?

梁山众头领对招安的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想通过接受朝廷招安,来实现“平虏保民安国”的目标

(一)谋求招安是宋江一贯的执着。

自从在白虎山孔太公庄上与武松谈及了招安之事,谋求招安就成了宋江所认可的上山落草后报效朝廷的最佳选择。

所以,宋江无论是在瑞龙镇与武松分手时,还是后来每次劝降朝廷将领上梁山时,都把谋求朝廷招安作为最重要的谈话内容。

与武松的谈话,前文已经分析过了。现在专门讲讲宋江劝降朝廷降将的情形。

小说第五十五回,一丈青扈三娘在阵前活捉了天目将彭玘。

彭玘是宋江上了梁山之后擒获的第一位朝廷将领,所以,宋江对彭玘非常重视,不但亲解其缚,扶入帐中,分宾而坐,而且还对着彭玘倒头便拜。

宋江这礼,施的也太重了。

彭玘见了,连忙答礼拜道:“小子被擒之人,理合就死,何故将军以宾礼待之?”

宋江道:“某等众人,无处容身,暂占水泊,权时避难,造恶甚多。今者朝廷差遣将军前来收捕,本合延颈就缚。但恐不能存命,因此负罪交锋,误犯虎威,敢乞恕罪。”

彭玘答道:“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倘蒙存留微命,当以捐躯保奏。”

宋江道:“某等众兄弟也只待圣主宽恩,赦宥重罪,忘生报国,万死不辞。”

宋江在这番话中,向彭玘表明了自己的两个心迹:一是权居水泊以避难;二是只待招安以报国。

金圣叹因为不待见宋江的忠义之心,于是,彭玘对宋江所说的“当以捐躯保奏”这句话,在七十回本里就被改成了“当以捐躯报效”。这“保奏”与“报效”,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而宋江“某等众兄弟也只待圣主宽恩,赦宥重罪,忘生报国,万死不辞”这句非常重要的表露心迹的言语,索性就被金老先生删得无影无踪了。

不过,芥子园本在宋江这句被金老先生删掉了的话语下面,倒有个公道的批语:“说得真真切切,妙。”

后来,每逢朝廷将领被俘,宋江总是以“权借梁山水泊避难,专等朝廷招安,与国家出力”这样的理由,来表明梁山的立场,劝这些将领暂上梁山,以便一同替天行道,等朝廷招安之后,再全忠仗义,忠君报国。

比如小说第五十六回,徐宁被汤隆、时迁等赚到梁山后,宋江就劝徐宁道:“现今宋江暂居水泊,专待朝廷招安,尽忠竭力报国;非敢贪财好杀,行不仁不义之事;万望观察怜此真情,一同替天行道。”

芥子园本在此有一句眉批:“节节处处露此真情,始见拒敌官兵皆万不得已。”此言甚是。

比如小说第五十八回,呼延灼中计被俘,宋江亲自将呼延灼扶到中军帐里坐定,拜道:“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盖为官吏污滥,威逼得紧,误犯大罪;因此权借水泊里随时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

金圣叹看到这里又不爽了,批道:“处处以此数语说人入伙,正是宋江权诈铁案,而村竖反因此文,续出半部,又衰然加以忠义之名,何也?”

其实,宋江“处处以此数语说人入伙”,正是宋江荡荡“忠义之心”的自然表露,可惜金老先生为了腰斩《水浒传》,所以只好硬着头皮要作如此说了。

接着,宋江还对呼延灼说道:“倘蒙将军不弃山寨微贱,宋江情愿让位与将军;等朝廷见用,受了招安,那时尽忠报国,未为晚矣。”

比如小说第六十五回,索超中计被擒,宋江就置酒相待,并好言抚慰道:“你看我众兄弟们,一大半都是朝廷军官,盖为朝廷不明,纵容滥官当道,污吏专权,酷害良民,都情愿协助宋江,替天行道。若是将军不弃,同以忠义为主。”

比如小说第七十七回,卢俊义活捉了酆美之后,宋江同酆美陪话道:“宋江等本无异心,只要归顺朝廷,与国家出力,被这不公不法之人逼得如此,望将军回朝,善言解救。倘得他日重见恩光,生死不忘大德。”

酆美拜谢了宋江的不杀之恩,登程下山,宋江就派人一直把酆美送出了梁山地界。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从宋江对朝廷降将的这一次次劝说表白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宋江那份期盼朝廷招安,以便忠君报国的“忠义之心”,是多么地坚定,多么地执着。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宋江对朝廷降将的这一次次劝说表白,并不是藏着掖着与降将两个人之间说的私密话,而是当着众多梁山头领的面,在大庭广众之下讲的公开话。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宋江这样做,既表明了宋江期望朝廷将领上梁山的情之切,也表明了宋江“望天王降诏,早招安”的心之烈,更表明了宋江统一梁山众头领思想的意之重。

那么,梁山其他头领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文章选自本人拙著《水浒探秘》,宁波出版社)

(图片取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