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氧低了不要慌,中医有妙招!在家就能救

 仰望岐黄 2023-01-12 发布于上海

血氧低和白肺,是这波病毒肉搏战里,很多人害怕的,也是不好的信号,说明病情转重、预后不良。

笔者从临床医生那,得来几个前期预警指标,和大家分享一下,比如西医的三个预警信号:

血氧饱和度低于93%(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8%,静脉血75%);

心跳次数大于100(正常心跳次数一般60~100次/分);

呼吸次数30(正常呼吸一般一分钟12~20次/分);

咱们中医预警,更加宏观、整体,也积累了上千年的人体观察史,体现在这次病毒大战中,也有几点现象,特别值得注意:

极度嗜睡、浑身乏力没精神(少阴心肾衰微、阳气低迷);

呼吸浅且快(肺肾、功能下降);

阳后三天还不大便(阳明腑实、肠胃不通),或突然拉肚子;

舌苔越来越厚,越来越黄燥粗糙、甚至焦黑(邪热内盛);

越发烧、手脚四肢越冰凉(阳郁极致、热甚厥深);

但是笔者也看到一些案例,患者没有特别明显的预警信号,只是家人或自己突然间测到血氧低,虽然不至于太低,但是,只要发现比正常的98%低几个点,绝大部分人都会开始焦虑、恐慌、无法睡眠,想着是不是该120急救送医了。

笔者不是号召大家不就医,没有自我医治能力的人,还是去医院稳妥;

但是对于咱们有能力自治的中医粉,暂且不论120好不好叫、医院里排的上排不上、排上的话要多少小时、有没有床位、休养环境怎么样、相应的救治措施是否能跟的上、跟得上又是否对症,是不是都要考虑一番?

最重要的,这一系列折腾,对患者本就不富裕的剩余正气、以及生命能量,是否是一种再消耗、过度消耗?

所以笔者就看见有中医人没走这条常规路,用中医的手段,在家就把血氧调上来:

一个是服用备好的人参(红参、西洋参、白参、沙参都有用的)、黄芪、肾气丸等中药,补益人体正气及三阴经能量,经过几个小时、或者一夜睡眠,血氧就能自己回升到基本正常;

说白了,血氧低,就是人体脏腑能量低导致;

还一个网友发来几张截图,显示一老年患者,晚上感觉心慌心悸、上气不接下气,想吸氧,在家血氧测下来明显低于90%(病中血氧最高也就92%);

在没送医120、没服用药物的情况下,用芡实、豆子贴敷了双手的鱼际穴(增强肺气宣发)、肾气丸贴敷了神阙穴+太溪穴(增强补充肾气)、麝香壮骨膏贴敷了胳膊内臂上的内关穴到郄门穴(增强心脏、心包能量)

不了解这几个穴位位置的新读者可以关注本号(微信公众号仰望岐黄),在公众号首页下方对话框中回复:鱼际穴、神阙穴、内关穴

结果睡了一晚、第二天血氧就提高到了96%,心跳降到60左右;另一个网友,也是用膏药贴了内关穴缓解了心慌心悸、心脏不适。

有读者问,这个麝香壮骨膏贴内关穴这么管用,那如果没有这个麝香壮骨膏,用别的膏药替代行不行?

笔者查了下麝香壮骨膏的主要成分:八角茴香、山柰、生川乌、生草乌、麻黄、白芷、苍术、当归、干姜、麝香、薄荷脑、樟脑、冰片、豹骨,个人觉得只要是温阳、驱寒、镇痛的应该都有效果,比如各种镇痛膏、风湿膏、关节扭痛伤科膏一类的。

其实不论吃不吃药,中医方法肯定有许多,关键要掌握其核心病机,临危不乱,方得始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