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长宏 2023年1月12日 朋友们,老子大家一定都很熟悉,本姓李名耳,字聃,又字一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隐深山,倒骑牛,老子姓李,说的就是李冉。相传,青色的野牛是被李冉降伏后才成为自己的坐骑和为人们耕种帮手的。 李冉少年时期,一天在太清宫南面的一座大山上,突然出现一群野牛,这群野牛都是体格庞大、双角朝前的怪物,在一个头牛的带领下到处骚扰附近的村庄。由于这群的野牛总是群体出动,所以附近的各种动物都很惧怕,不要说猪狗之类的,就连虎豹等猛兽都惧之三分。 一日,李冉和本村的同伴“二子”瞒过大人一起到南山下割草。不长时间,他们俩就把篮子割满了,看看天尚早,便一起做起游戏来。他们把镰刀插在地上,两人一起站在远处用李冉手中的乾坤圈套镰刀把玩。正玩得起劲时,突然听到“哞------”的一声,山头上出现了一头巨大野牛。李冉看见这个从来没见过的庞然大物,猜测这便是人们传说能惊走虎豹的野牛,便想为百姓除害。于是镇定地拿起镰刀向牛走去,二子一看也拿着镰刀随李冉一起往山上走。谁知那从未见到过对手的野牛,一见这阵式,也是用前蹄刨刨土振作起十二分的勇气向山下奔来。快靠近他俩时把头一低,一个猛窜就想把俩人给抵死,只见李冉二人忙把身子一蹲,那牛正从他俩头上窜了过去。李冉见那头牛的气势,便想给他点厉害,杀杀它的威风,随即猛地站起身来,举起镰刀朝那牛屁股上狠狠砍去。只见这镰刀只露出了镰刀柄,那牛痛得一蹦老高撒开蹄子就往山上跑。俩人一见那牛被打跑了,便喊叫着随着追上了山。 受了伤的那头牛一口气跑到半山坡,钻进了一个很大的洞里,李冉和二子正准备到洞里抓个瓷实,猛听到一声吼叫震得整个大山直颤,随着声音一头比刚才的牛要大出一号来的巨大的青牛从洞里窜了出来。它窜出洞口后,往半山坡一站,见是两个小孩,气得暴跳如雷,对着他俩先亮了个下马威。真够凶的!但见它把头一低,伸出舌头往满荒草的地上舔,“嗤啦”一声,舌头过去的地方一片精光,连地皮都被它舔起有半尺多深。它心想:“自从占山为王以来,哪里吃过半点亏,今天倒被你俩小孩子占了便宜,真有失尊严,看我怎样收拾你俩。它大叫一声。李冉看着这个大头、大嘴、大蹄盘、头上那两只角向前伸着的大青牛,断定这一定是传说中的头牛了。只见这头野牛一个饿虎扑食,扑向他俩,他俩都闪身一躲,二子躲的稍慢一些,那大青牛已窜到二子身边,朝着二子就是低头一抵,二子也不急慌,闪身躲过后,顺势抱住了大青牛的前腿。那大青牛见腿被人抱住,急得张口就要咬二子。老君一看猛窜上去,用手里的乾坤圈对准大青牛的上排牙就是一下,咔嚓一声,大青牛嘴里的上排牙被砸掉了。这大青牛恼羞成怒,身子猛一横,把李冉撞倒在地,它低下头伸出舌头“呼嗤”一下,就把二子卷进肚里。李冉见二子被老牛卷进肚里,急得他怒从心中起、劲从骨中生,在大青牛正低头躬背冲到他眼前时,他猛地站起身,一把抓住牛角,一个翻身就骑上了牛背,他用腿把牛背夹紧,两手握住两只牛角使劲向后一攀,一下子把牛角攀了个方向,大青牛疼得乱蹦乱跳想把李冉从背上甩下去。说时迟那时快,李冉摘下乾坤圈把牛鼻子牢牢穿住,这一下大青牛老实了,李冉跳下牛背用镰刀又把牛蹄子切成两半,这一下大青牛彻底服输了。李冉回身狠劲一托大青牛的肚子,把它胃里的东西连同二子一起都给挤了出来,二子不一会就醒了过来。 于是,李冉便和二子骑上大青牛,高高兴兴地往山下走,没走多远,李冉发现后面跟了一群大大小小的牛。原来,这些牛见头牛被老君治服了,便都乖乖地跟了下来。李冉把它们赶到村边的一片草地里专门驯养这群牛,只许他们吃青草,还教它们拉犁拉车。 从此,由野牛驯养出的家牛,都是犄角朝后、蹄子两半的样子,不仅吃东西还要反刍而且只会拉车、耕地了。 |
|
来自: 溱湖之恋 > 《中外历史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