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英彪:腹泻4方】

 昊晟堂 2023-01-12 发布于山东

4个治疗“腹泻”的经验方

谢英彪 肖相如频道 2022-06-17 07:00

导读:今天学习治疗腹泻的4个经验方。



01

清肠止泻汤治疗湿热型腹泻



【经验方组成】


木香10克,白头翁10~15克,黄连3~5克,炒黄芩10克,马齿苋15克,炒白芍10~15克,槐花10克,地榆炭10克,苍术、白术各10克,炙甘草3克


【组方用意】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和胃,可解除胃肠痉挛,为胃肠气滞的首选中药。


白头翁擅长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药理研究证实,白头翁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两药一侧重理气,一侧重止泻,相须为用,同为君药;黄连、黄芩、马齿苋清肠泻热、止泻止痢,协助白头翁止泻;苍术、白术健脾燥湿,辅助木香化湿,槐花、地榆炭,凉血止血,清肠止泻,同为臣药。


炙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佐使之药。


本经验方对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病表现为大肠湿热证者收效甚捷。


【加减法】


一、湿重于热,下利白多赤少,脘痞苔腻者,加厚朴10克,藿香6克。


二、热重于湿,下利红多白少,苔黄腻者,加金银花15克,赤芍10克,秦皮10克。


三、兼夹积滞,腹胀满痛,利下不爽,腐臭难闻者,加莱菔子10克,焦楂曲各10克。


四、腹痛明显者,加川楝子10克,延胡索15克,炒白芍15克。


五、腹泻日久,大便稀薄,乏力肢冷者,加制附子6克,肉桂3克(后下)。



02

苍术、白术助运汤治疗脾虚型腹泻



【经验方组成】


苍术、白术各10~20克,山药10~15克,炒薏苡仁10~15克,厚朴6~10克,茯苓10克,防风炭10克,木香10克,青皮、陈皮各6克,焦楂曲各10克,炙甘草3克


【组方用意】


苍术、白术均可健脾燥湿,但苍术偏于燥湿,白术偏于健脾,辅助君药健脾燥湿。


木香、青皮、陈皮行脾胃之气,调理、改善肠道功能,缓解腹痛,防风制成炭之后,专于祛风止泻,焦楂曲助消化,止腹泻,同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且能缓急止痛,为本方使药。


慢性腹泻以脾虚型最为多见,余认为脾虚在健运而不在补益。临床中很少运用参芪一类的补脾气方药,而喜用健脾助运药物,收效甚显。


本经验方适用于消化不良、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疾病。


慢性活动期出现脾胃虚弱,运化吸收功能性障碍导致的慢性腹泻患者,以大便稀溏不成形,或夹有不消化食物,排便次数增多,吃荤菜后加重,面色无华,食少神疲、腹胀不舒,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者。


【加减法】


一、形寒怕冷,腹胀腹痛者,加炮姜6克,制附子6克,延胡索10克。


二、饮食停滞,脘胀嗳腐口臭者,加莱菔子10克,鸡内金6克。


三、面肢浮肿者,加猪苓10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


四、便前腹痛,胸闷者,加青皮6克,柴胡10克。

五、久泻肛门下坠,或脱肛者,加升麻10克,炙黄芪15克。



03

补骨脂止泻方治脾肾阳虚型腹泻



【经验方组成】


补骨脂10克,苍术、白术各15克,肉豆蔻6克,吴茱萸3克,熟附子6克,木香10克,防风炭10克,焦楂曲各10克,炙甘草3克


【组方用意】


本经验方是根据《证治准绳》四神丸化裁而成。


补骨脂擅长温补肾阳,止泻缩尿,为中医治疗五更泄泻必用之药;苍术、白术乃健脾燥湿首选药物。


三者合用,对脾肾阳虚导致的腹泻日久不愈,五更泄泻,颇为合拍,为本方君药。


肉豆蔻、吴茱萸、熟附子协助补骨脂温肾,木香、防风炭协助苍术、白术理气燥湿止泻。同为本方臣药。


焦楂曲消导助运止泻,为佐药;炙甘草健脾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方重点在温补脾肾,燥湿止泻,对伴有面色淡白,形寒肢冷,面肢浮肿,腰膝冷痛,或阳痿、带下清稀的脾肾阳虚型久泻、五更泻收效甚佳。


余常将此方加减运用于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肠结核、肠癌等疾病。


一、偏于肾阳虚者,加肉桂3克(后下),熟附子增至10~15克(先煎30分钟)。


二、偏于脾阳虚者,加干姜10克,肉桂3克(后下)。


三、湿盛脾运失健者,加山药15克,炒薏苡仁15克,厚朴10克。


四、气滞腹胀者,加枳壳6克,郁金10克。


五、滑泄不止者,加诃子10克,五倍子10克。


六、气虚下陷脱肛者,加炙黄芪15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



04

溃结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经验方组成】


金银花30克,地榆炭30克,白及10克,复方珠黄散5克。


【组方用意】


金银花为本经验方君药,金银花可清热解毒,它性味甘寒,且能清肠凉血,用于热毒下痢、便下脓血也有良好疗效;地榆炭清热凉血止血,为臣药;白及护膜、生肌、止血,促使溃疡愈合;复方珠黄散,清热凉血,护膜生肌长肉,同为佐使药。


4味合用,其奏清热泻热、护膜生肌功效,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活动期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排黏液脓血便、鲜血便。


采用保留灌肠的方法,使药液均匀分布于充血水肿和糜烂、溃破的溃疡结肠黏膜上,药液直达病所。本经验方已制成本院协定处方,临床应用近20年,收效甚佳。


【制法】


先将地榆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后加入金银花,再浸泡15分钟。


煎煮2次,第1次1小时,第2次0.5小时,混合后待完全沉淀,浓缩滤汁(约150毫升,冷藏沉淀极少);白及用水适量,浸泡1小时,煎煮3次,每次30分钟,用纱布过滤成白及胶。


取复方珠黄散置乳钵中,加适量甘油(约10毫升),研磨均匀后加入白及胶,充分研匀,再加地榆、金银花浓缩液和防腐剂(苯甲酸纳2.5克),研磨均匀,使全量为500毫升,分装于250毫升瓶中备用。


【加减法】


一、大肠湿热型,加白头翁、槐花各30克,秦皮15克。浓煎2次,取浓缩液50毫升,加入溃结灌肠液中。


二、脾虚湿盛型,加苍术、白术各30克,蒲公英30克,葛根炭15克。浓煎2次,取浓缩液50毫升,加入溃结灌肠液中。


三、脾肾阳虚型,加补骨脂10克,肉豆蔻6克,苍术、白术各20克。浓煎2次,取浓缩液50毫升,加入溃结灌肠液中。


【灌肠方法】


① 直肠推注法


将溃结灌肠液加温后吸入50毫升注射器或灌肠器中,下接导尿管或肛管,将管头插入肛门20厘米,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将药液缓慢推入肠道,留置1~2分钟后缓慢拔出导尿管或肛管,嘱病人右侧卧,将臀部垫高30厘米,保持10分钟,然后再平行、左侧卧及右仰卧,以使药液进入直结肠部位。


本方法适用于乙状结肠以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尤其适宜门诊患者在家庭中使用。


② 直肠点滴法


将药液经直肠匀速滴入结肠,也是药到病所的一种给药方法。


该方法在药物剂型、药物组成等方面和直肠推注法均一致,但在其给药的速度和保留药物的时间方面,优于直肠推注法,适用于急性活动期、病情较重的患者,对保留灌肠耐受性较差的病人尤其适宜。


操作方法:取灌肠筒或250毫升玻璃瓶,放入加温后的药液150~200毫升,将一端接上输液导管,操作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取侧卧位,然后把输液管的另一端缓慢插入直肠,一般深度15~30厘米,点滴速度控制在每分钟50~60滴,温度、疗程同直肠推注法。


③ 直肠气药法


本方法又称直肠气药灌注法,运用适当的气压,将药液灌注至结肠各个部位,使药液均匀分布于结肠黏膜表面,起到治疗作用。


该疗法能将药液布满整个结肠,治疗范围广,药物留置时间长对全结肠溃疡的病人尤其适宜,弥补了传统的几种灌肠方法的不足。


【灌肠次数】


每日早晚2次保留灌肠外,其余均为每晚保留灌肠1次,经观察,每晚临睡前灌肠1次比较方便,患者乐于接受,且不影响正常休息或工作。


【灌肠液温度】


以39~40℃保留时间最长,腹部不适反应最轻;37~38℃次之;36℃以下保留时间较短。


【保留灌肠前准备】


经观察,排空大便再保留灌肠者,疗效明显提高。若晚间不排便者需做清洁灌肠后再做药物保留灌肠。


【灌肠液剂量】


经60例临床观察,每次灌药250~300毫升者18例,125~175毫升者42例。


结果显示,250~300毫升组保留时间为6.5小时,125~175毫升组保留时间为7.3小时,提示每次灌药125~175毫升的保留时间较长。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开中药处方的经验》,谢英彪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201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