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冠mRNA二价苗有望应对新型变异株XBB.1.5,防“感染 重症 死亡”,展现三重保护力

 文明苑 2023-01-12 发布于山西

随着新冠病毒的持续变异,尤其是在进入奥密克戎(Omicron)时代后,基于原始毒株设计和研发出的单价疫苗似乎已无法承担建立免疫防护屏障的重任:面对层出不穷的Omicron变异株,原新冠疫苗的效力下降问题日益突出。

在此背景下,针对新冠原始毒株和Omicron变异株的二价新冠疫苗成为研发热点。初步研究数据显示,多款二价新冠疫苗在保持原有免疫防护作用的同时,对当前主流的Omicron变异株的侵袭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基于此,自2022年8月份以来,这些二价新冠疫苗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紧急获批上市[1]

自上市至今,美国的新冠变异株流行形式一直在不断动荡。2022年8月底BA.5占87%,BA.4占11%,呈绝对优势,10月初BQ.1, BQ.1.1, XBB等亚系开始抢占份额(如图1所示),占比逐渐升高,BA.4/5节节败退,逐步失去优势流行株地位。从2022年11月下旬开始,XBB.1.5异军突起,占比迅速升高。2022年12月30,美国疾控中心(CDC)更新的最新新冠毒株检测数据显示,XBB.1.5突变株已经占美国新检出毒株的40.5%。[2]

文章图片1

图1 美国22年10月初-12月底变异株流行形势变化[2]

在这样一个多种谱系共存、激烈厮杀的背景下,被寄予厚望的二价新冠疫苗,究竟如何?

1.面对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Omicron谱系变异株,二价疫苗展现出更好广谱性

德国BioNTech公司22年11月18日公布Omicron BA.4/5二价疫苗对最新流行的新冠毒株的中和效果数据。研究显示,第四针接种Omicron BA.4/5二价疫苗针对BA.5亚型变异株(BA.4.6, BQ.1.1和XBB.1)和BA.2亚型毒株(BA.2.75.2)的中和抗体滴度提高8.7倍 (95%CI:5.7,13.3) 和4.8倍 (95%CI:3.3,6.9);与单价疫苗加强相比,中和抗体滴度提高3.2-4.8倍[3]

文章图片2

XBB是2种不同BA.2变异株BJ.1 (BA.2.10.1.1) 和 BA.2.75 (BA.2.75.3.1.1.1) 的重组体。XBB.1.5是XBB的一个进化分支。美国Emory大学副教授Mehul Suthar预测,其免疫逃逸特性与XBB相似,他预计二价苗也将加强对这种新兴变异株的保护[4]

2022年9月1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推荐接种BNT162b2二价mRNA疫苗(原始毒株+Omicron BA.4/BA.5)[5]。随即美国CDC也公布了2022年9-11月新冠mRNA二价疫苗在美国真实世界中的研究数据。

2.二价疫苗能够坚守预防感染的“初心”

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是新冠疫苗的“初心”,病毒的持续变异导致“初心”渐被遗忘,疫情防控重心被迫向预防重症和死亡倾斜,而美国CDC于2022年12月2日发布的这个真实世界数据[6]让我们看到,二价疫苗将有助于推动疫情防控回归“预防感染”的正轨。

研究者收集了自2022年9月14日至11月11日期间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超过36万例成人的核酸检测结果,其中阳性者(>12万例,占比34%)为感染组,阴性者(>23.8万例,占比66%)为对照组。

通过对比分析两组人群的疫苗接种情况(从未接种疫苗、已接种2-4剂单价疫苗但未接种二价疫苗、在接种2-4剂单价疫苗的基础上接种了二价疫苗),来评估新冠mRNA二价疫苗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力。

表1 与仅接种≥2剂单价疫苗相比,不同年龄组间隔不同时间接种二价mRNA疫苗的相对有效性[6]

文章图片3

结果显示(见表1),与仅接种≥2剂单价疫苗相比[6]

若在最后一次单价疫苗接种2-3个月后接种二价疫苗,在18-49岁、50-64岁、65岁及以上三组人群中,二价疫苗提升预防新冠感染的有效性分别为30%、31%、28%。

若在最后一次单价疫苗接种8个月或更久后接种二价疫苗,在18-49岁、50-64岁、65岁及以上三组人群中,二价疫苗提升预防新冠感染的有效性分别为56%、48%、43%。

由此可见,接种新冠mRNA二价疫苗,预防有症状新冠病毒感染的保护力能在原有疫苗保护的基础上最多增强56%。有了这些额外增加的保护力加持,在面对新冠病毒的侵袭时,我们的安全感应该也会增加很多。

3.二价疫苗具有预防急症就医和重症住院的效力

现如今,新冠病毒的演变趋势为:毒力逐渐减弱,而传播力逐渐增强。这种变化推动了疫情防控策略的转变:虽然预防感染是疫情防控的正轨,但显然防治重症和死亡更加重要,即尽量降低“感染后病情严重到须住院救治”的风险。

2022年12月16日,美国CDC发表一项新冠二价mRNA疫苗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预防住院的疫苗有效性研究[7],结果显示与未接种疫苗的人群相比,加强接种mRNA二价疫苗的老年人预防新冠住院的疫苗有效性为84%;与发病前≥2月、仅接种≥2剂单价疫苗的人群相比,加强接种mRNA二价疫苗的老年人预防新冠住院的有效性增强73%;且既往接种一价疫苗与发病间隔时间越长,加强接种mRNA二价疫苗的相对有效性越高,预防老年人新冠住院的有效性最高提升83%。(见表二)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老年患者中,70%以上都患有一种以上的基础性疾病。在高龄且患多种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群体中,二价疫苗预防住院的高有效性让人倍感欣慰。

表2 ≥65 岁免疫功能正常老年人中,新冠mRNA二价疫苗加强针预防新冠感染相关住院治疗的有效性[7]

文章图片4

同一天发布的另一项18岁及以上人群真实世界研究显示,与接种过2~4剂新冠疫苗的人群相比,加强接种1剂mRNA二价疫苗,提升预防新冠急诊就诊的有效性达42-53%;提升预防新冠相关住院的有效性达38-45%[8]。(见图2)

图2 加强接种mRNA二价疫苗预防急诊就医和重症住院的相对有效性[8]

文章图片5

综上所述,二价mRNA疫苗加强接种能够明显提升对预防急重症和住院的有效性。

二价mRNA疫苗真实世界有效性研究小结:

二价mRNA疫苗作为加强针在美国全面推广的2个月内,正是变异株流行形势从Omicron BA.4/BA.5为主逐步转向BQ.1.1,BQ.1,XBB等多种谱系共存的时期[2]。在这样的流行病学背景下,真实世界数据显示,二价疫苗仍能有效降低新冠感染,急诊就诊及重症住院风险[6-8],展现“防感染+重症+死亡”三重保护力,让人们得到了更高效的保护,以便更有信心应对新型新冠变异株的侵袭。

4.好消息:复星/BioNTech二价mRNA疫苗已在香港正式获批

尽管上面这些来自真实世界的研究尚存在一些局限性,有待更长时间的观察、更大的样本量以及更严谨的研究设计来充分验证其结论,但在目前情况下,鉴于以上初步数据结果完全符合人们对二价疫苗的预期,复星/BioNTech二价mRNA疫苗得到了欧美多国的大力推荐。

至于国内,复星/BioNTech二价mRNA疫苗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2022年12月20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复星/BioNTech mRNA疫苗以及复星/BioNTech二价mRNA疫苗均获正式注册为中国香港药品/制品[9], 注册商品名为“复必泰” mRNA疫苗。

其中,复星/BioNTech mRNA疫苗获注册用于12岁及以上人群的基础免疫接种,复星/BioNTech二价mRNA疫苗获注册用于12岁及以上人群的加强接种。

这意味着,在澳门特区自2022年11月1日开放自费接种复星/BioNTech mRNA疫苗后,今后内陆居民也可以去香港接种复星/BioNTech二价mRNA疫苗疫苗加强针。

总而言之,实验室研究及真实世界研究均已反复证明,相比众多基于原始毒株研发的单价疫苗,针对Omicron及亚谱系变异株的mRNA二价疫苗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和广谱性,在Omicron时代无疑是更具优势战力的抗疫主力军[1]。

参考资料:[1]苗懂星球,变异株疫苗开打!「二代」新冠疫苗时代正式来临?https://mp.weixin.qq.com/s/Kt9u0byyXhVfC569t0qZHg[2]USA CDC. Data Tracker. https://covid./covid-data-tracker/#variant-proportions[3]Zou J, Kurhade C, Patel S, et al. Improved Neutralization of Omicron BA.4/5, BA.4.6, BA.2.75.2, BQ.1.1, and XBB.1 with Bivalent BA.4/5 Vaccine. BioRxiv preprint November 2022; doi:10.1101/2022.11.17.516898[4]https://www./colorado/news/covid-variant-xbb-1-5-cdc-tracking-us-cases/[5]CDC, Interim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for the Use of Bivalent Booster Doses of COVID-19 Vaccines — United States, October 2022, https://www./mmwr/volumes/71/wr/mm7145a2.htm?s_cid=mm7145a2_w[6]Link-Gelles R, Ciesla AA, Fleming-Dutra KE, et al. Effectiveness of Bivalent mRNA Vaccines in Preventing Symptomatic SARS-CoV-2 Infection — Increasing Community Access to Testing Program, United States, September–November 2022.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22;71:1526–1530. DOI: http://dx./10.15585/mmwr.mm7148e1 [7]Surie D, DeCuir J, Zhu Y, et al. Early Estimates of Bivalent mRNA Vaccine Effectiveness in Preventing COVID-19–Associated Hospitalization Among Immunocompetent Adults Aged ≥65 Years — IVY Network, 18 States, September 8–November 30, 2022.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22;71:1625–1630. DOI: http://dx./10.15585/mmwr.mm715152e2 [8] Tenforde MW, Weber ZA, Natarajan K, et al. Early Estimates of Bivalent mRNA Vaccine Effectiveness in Preventing COVID-19–Associated Emergency Department or Urgent Care Encounters and Hospitalizations Among Immunocompetent Adults — VISION Network, Nine States, September–November 2022.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22;71:1616–1624. DOI: http://dx./10.15585/mmwr.mm715152e1 [9]兩間藥物製造商供應的新冠疫苗獲註冊為香港藥劑製品.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https://www./gia/general/202212/20/P2022122000520.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