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业是一切人类现代劳动创造行为的基石

 育邻人 2023-01-12 发布于云南

育邻梦

网友提问:农民种粮算不算工作?

回复:农业是一切人类现代劳动创造行为的基石,农民是所有其它人类社会职业的衣食父母。因为,没有不吃食物就能长大的人、没有人可以饿着肚子搞科研、没有人可以饿着肚子进行文艺创作、没有人可以饿着肚子治病救人......

工作,人类社会分工协作体制中,劳动者通过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将生产资料转换为生活资料以满足人们生存和继续社会发展事业的过程。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天地看待万物都是一样的,不会对谁特别好,也不会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生命就是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最根本的差异就是具备主动从外部吸收其它物质成长自己的能力主动索取+被动适应便是自然生命物质维持生计的基本法则

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自然生命悄无声息地形成了具有相对均衡稳定性的“生态食物链”。作为自然生态食物链中的胎生哺乳动物,人类代际繁育周期最长【怀孕10个月+哺乳期12个月左右+超过50%生活食物需要被照料的时间5年以上】、身形强壮不及大象+凶猛不敌老虎+灵巧不如猴子、抗寒耐冻能力差,在自然生态食物链中真可谓属于弱势群体

农业

自然对所有生命群体都是公平的,某个群体被关上了一扇门、便会打开另一扇门,比如身形小巧的动物往往群体协作能力更强、个体凶猛的动物往往很难大规模群体协同。虽然自然没有给予人类强壮凶猛的身躯,但是自然造物给了人类最聪慧的大脑。因此,在亿万自然生命群体中,唯有人类将特定现实物质的形态+性状+功用提炼汇集成抽象的符号+读音+寓意形成了特有的抽象社会生存经验集合,唯有人类具备了按照自身生存需要进行主动劳动创造的能力。

驯化播种植物的农业驯服圈养动物的畜牧业和渔业采矿加工制成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的工业辅助人类战胜疾病的医药业、辅助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教育业......主动劳动创造便是现代人类与其它自然生命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也是人类能够借助自然创造出文明世界的动力之源。但是,作为必须依赖外部养料成长自己的生命,呼吸、饮水、吃饭便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大气是地球的外套,它无差异化地供所有自然生命使用,人类无须劳动费力就可以呼吸到它;水是自然生命之源,它也是自然非生命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亦可以很方便地得到它。但是,动物必须直接或者间接以植物制造的养料为食,所有动物生命都必须努力奔跑才能获得足够维持生存的食物。当然,人类也必须通过努力劳作才能获得足够填饱肚皮的食物。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货币,就控制了全球经济;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农耕是人类走出原始丛林、开启定居生活的基础。也即是说,如果没有农耕,人类很可能还和其它自然生命一样居无定所、风餐露宿、茹毛饮血

废井田开阡陌+将奴隶变为新国人+奖励农耕使秦国从弱变强,并为其逐步统一华夏奠定了坚实基础;土地被私有化兼并诱发的饥荒,不失为我国朝代更替的主要症结;土地收归国有&耕者有其田&联产责任承包,中国共产党团结农工建立新中国的基础便是土地革命。粮食出口大国、军事强国、科技强国、金融强国、教育强国......这是我们给当今世界老大美国的标签,当今世界四大粮商中有3个受他们家绝对控制。同时,放眼整个人类社文明历史,尚未有哪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壮大能够不依赖农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自然生命体系中,一切成长活动都必须付出主动劳动,比如植物主动从吸入水分+微矿物+阳光能量、动物则必须主动寻找可以供自己吃的植物或其它动物。当然,作为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的社群性哺乳动物,人类很早就懂得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个基本道理。

吃水不忘挖井人,比喻得到幸福或利益时,不忘记带来幸福或利益的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意思是在困难的时候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以后也应当加倍(在行动上)报答;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指一顿饭的恩德也一定要报答,再小的仇恨也一定要报复。今天,我们有了航空航天、有了数字信息通讯、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但是,谁都别忘了,饿着肚皮的人啥活儿也干不了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需要来自家庭的无私陪伴、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的谆谆教导。育邻人:探索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以期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建成社区邻里相帮的教育服务生态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