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康后嗜睡、易疲劳?研究警惕:这几种新冠后遗症,最长要一年才消失!

 Zsy20151225 2023-01-12 发布于广东


最近,2023年元旦前后的这场新冠大潮基本已接近尾声,很多“阳过”的朋友都已经陆续阳康了!

阳康值得开心,但是,这并非意味着我们的身体就彻底变好为了防止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我们还是要多休息,少运动,或者最好不运动。

事实上,除少数出现病毒性心肌炎的情况之外,大家还会受到其它几种新冠后遗症的困扰。

例如,小编自己,以及小编身边的朋友就反应,阳康之后,总是犯困,嗜睡,易疲劳,偶尔还会心跳加速,甚至呼吸急促。

图片

那么,为什么新冠康复后会出现新冠后遗症?新冠后遗症对我们的影响有多严重?它们又会持续多久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道,新冠后遗症又被成为长新冠

WHO对长新冠的定义是:在新冠感染后3个月仍然存在症状,且无法用其他诊断来解释。其中最为常见的症状是疲劳、呼吸急促、睡眠障碍或失眠。

图片

长新冠可不是省油的灯。去年12月,一篇发表在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期刊上,涵盖194项研究和735,006名参与者的综述论文就曾提出,在随访调查的4个月期间(平均126天),无论是否感染住院,至少有45%的新冠感染者仍存在一种及以上的长新冠症状。其中,最为普遍的五个症状分别是疲劳(28.4%)、疼痛(27.9%)、睡眠障碍(23.5%)、呼吸困难(22.6%)以及活动受限(22.3%)

值得一提的是,在没有住院的感染人群中,最常见的长新冠症状是疲劳,且比例高达34.8%

图片

那么,明明都已经转阴了,为什么长新冠症状还总像冬日的阴霾一样久久都不能消散呢?

近日,来自维也纳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在感染新冠病毒后,触发长新冠之疲劳综合征的病理机制可能是过度的抗炎反应。

与经典免疫炎症反应不同的是,在新冠病毒的侵袭下,长新冠患者体内出现了另一种抗炎模式,即交替极化巨噬细胞的主导疾病模式,这种模式会直接诱发长期疲劳综合征。

这项研究于去年12月2日发表在iScience期刊上,文章名为“A multi-omics based anti-inflammatory immune signature characterizes long COVID-19 syndrome”,中文译作“基于多组学的抗炎免疫特征表征长 COVID-19 综合征”

图片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共招募三组参与者:(1)接种过新冠疫苗至少三个月,且没有感染过新冠病毒;(2)至少三个月前感染过新冠病毒,但在入组时已完全康复且没有症状;(3)感染新冠后至少三个月后依然存在疲劳症状,也就是长新冠患者。每组各有13人。

研究人员在进行免疫激活标志物分析后发现,长新冠组既没有观察到促炎细胞因子上调,也没有观察到细胞因子升高,反而观察到细胞因子降到相当低的水平。也就是说,长新冠患者体内缺乏促炎活动以及全身炎症。

对此,论文作者Christopher Gerner表示,与健康组相比,长新冠患者体内检测到的急性炎症相关重要标志物处于更低水平,或者根本检测不到。也就是说,长新冠患者经历的并非经典炎症反应,新冠病毒导致长期疲劳并不是因为炎症,而是因为改变了抗炎过程。

图片

那么,在新冠病毒的攻击下,长新冠患者体内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诱发了慢性疲劳综合征呢?

这里,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后也给出了解释:在长新冠患者体内,形成了交替极化的巨噬细胞。

人体中巨噬细胞分为两类,包括经典活化的M1型巨噬细胞和选择性活化的M2型巨噬细胞。在新冠病毒的攻击下,常见的经典促炎性M1细胞转变为耐受性的M2细胞,从而导致抗炎模式的改变。

图片

正是这种抗炎模式的转变,导致抗炎渗透物牛磺酸和刺桐碱水平升高,氨基酸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以及酰基肉碱失调。其中,刺桐碱是一种能自发诱导睡眠的化合物,人体内刺桐碱水平越高,就越容易疲劳,因此会引发长新冠之疲劳综合征

图片

看到这里,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疲劳综合征也就这一小段时间,等修养一个月后,身体彻底康复,这些症状自然也就消失了。

但是,一项由WHO牵头、涵盖120万名新冠感染者的研究却表明,在感染新冠3个月后,有6.2%的患者仍然存在至少一种症状。甚至在感染1年后,有0.9%的患者还在经历新冠后遗症!

图片

此外,由于新冠感染者基数较大,每个新冠感染者都像开盲盒一样,根本不知道自己中了哪种“奖”,更无法预知自己身上出现的这些长新冠症状究竟会持续多久。可见,即使阳康了,也还是要注意修养,千万别作死。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阳康者而言,我们身上出现的这点毛病还不算长新冠,顶多就是新冠感染急性期出现的正常症状而已,不必过于担心。

图片

总的来说,新冠后遗症还是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当然啦,报道这些研究并非是危言耸听,正因为新冠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所以才更要了解清楚,做好心理准备,至少在出现这些长新冠症状时,我们不会被自己吓到,也不会出现更多的焦虑情绪,这样才更有利于身体恢复啊!

参考文献:
https://www./iscience/fulltext/S2589-0042(22)01990-3?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2589004222019903%3Fshowall%3Dtrue
https:///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97782
https://www./journals/eclinm/article/PIIS2589-5370(22)00491-6/fulltext

编辑 | succy


最后,小编跟大家聊聊硕博留学的一些事儿。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条件很好的同学,也会在留学申请中老是走弯路,这里给大家提个醒。

一是留学准备不要太晚,别等快毕业了才赶着申请。因为那样的话,绩点、论文、英语等方面的提升都再也来不及,毕业季又很忙,申请起来,会更困难。

二是不要光自己在那琢磨,多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很多同学在选校择校、文书准备、计划书撰写过程中,不去咨询专业人士意见,导致英文资料错误百出、计划书质量不高等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