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步:你跑久了一定会明白这四个道理!

 列黄者马克 2023-01-12 发布于广东

一、跑姿不在于“好看”,而是“合适”!

当别人吐槽你的跑姿不好看的时候,一定要理性看待,如果跑起来舒适,且不受伤,那就没必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很多国外的顶尖高手,他们的高姿并不是那么好看,但核心稳定,跑起来流畅,且快,让那些小白无言以对。在我的心目中,千个跑者,千种跑法,适合自己的就好。如果你追求成绩,可以完善跑姿,提升跑姿的经济性,达到“省时省力还能出成绩”的效果,如果你仅仅只是业余爱好,如果你的跑姿不影响你的跑步体验,也不会导致伤病的出现,就没有必要在乎好不好看,毕竟像基普乔格、大迫杰这种专业大咖的跑姿,是模仿不来的,我们只需坚持合适的原则,不受伤就好,你说呢?

二、提升步幅只是一道伪命题!

我跑步的特点是:高步频,小步幅!如果想提升成绩,必须提升步幅,于是我拼了命地练步幅,除了提升小腿力量之外,各种间歇、冲刺、爬坡轮番上阵,结果除了把自己弄得身心俱疲之外,收效甚微,到了比赛,照旧会回到自己熟悉的节奏:高步频,小步幅!不管你怎么提升,也无济于事。除非你是从场地五千、一万米慢慢练起的专业跑者,注重基础和核心,遵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将步幅打开,比如彭建华、多布杰,这种从初中开始专注于场地,慢慢过渡到路跑,他们的大步幅是水到渠成的,像我们这种大众业余,光靠后天的努力,很难达到那种大步幅的境界,所以顺其自然,不刻意强求,你说呢?

三、跑量不在于多,而是精致。

很多人误以为拉跑量就可以提升成绩,于是天天跑、玩命跑,企图通过拖量的形式,达到质的飞跃,可提升成绩,不仅仅是注重量,更要提升跑的质量,大多数业余爱好者,喜欢跑得慢,拉得长的节奏,动不动就是25公里打底,月跑量达到惊人的600公里,可是全马照旧破不了三!天天跑,拉跑量是不可取的,提升成绩要跑间歇冲刺,要跑抗乳酸阈值跑,要练核心,要爬坡,要遵循跑休结合的原则,要完善跑姿技术等,单纯地拉量只会让人体力不支,甚至受伤。个人建议,首先要跑休结合,拒绝天天跑;其次休息的时候,可以练核心,弥补体能短板;最后要建立丰富的训练模式,除了拉长距离,适当地跑跑短距离间歇冲刺,甚至可以爬坡上坎等。还是那句话,跑量不在于多,而是精致高效,每一公里都能达到训练的效果。

四、没有恢复,就难以提升。

跑步本来就是“疲劳,恢复,再疲劳”的过程,如果没有恢复训练,就很危险,会导致疲劳堆积,导致体能下降,影响训练效果,也会埋下伤病的种子,所以该调节的时候,一定要调,不要肆意妄为!天天长距离,或者竞速,本身对身体就是一种消耗。要学会穿插一些有氧运动,调整过渡,缓解肌肉疲劳;或者尝试交叉运动,比如骑行、跳绳、游泳、踢球、打篮球等,丰富运动的多样性,维持心肺功能的同时,避免受伤。对于精英跑者,身体疲劳的时候,遵循“跑步的问题交给跑步去解决”的原则,可以通过慢跑放松调整;对于大众业余爱好者,可以通过轮休,给身体以缓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拿身体硬撑,学会聆听身体的真实反馈,该调的时候一定要调,该休息的时候一定要干脆利落,别犹豫!跑步是一辈子的修行,不在乎一天两天的事,你说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