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2日 高度警惕!小诊所和村医的“四件套”治疗可能让不需要吸氧的新冠患者死亡率升高! 药物用之得当会获益,用之不当会害人,是最基本的医学道理。 当下,小诊所和村医的所谓“四件套”治疗大行其道,正用于数不清的新冠患者,甚至有些自媒体鼓吹村医让患者症状缓解快。实际上,这些医生经常没有能力区分新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而是不管轻重,一律就是这“四件套”治疗,对于不需要吸氧的非重型新冠患者,死亡风险会升高。 本文就是要告知大家这个重要信息,请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传递,尽量避开不当治疗带来的风险。 简单分析“四件套”治疗,指的就是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退热药治疗+激素治疗。其中第四点最重要。 1.抗生素治疗:对于新冠肺炎无用,但通常不加重病情,只是耐药细菌可能增多。 2.退热药治疗:没有问题,但只是对症,不能降低死亡风险。 3.抗病毒治疗:需要抗病毒药物的老年人群或其他高危人群,最推荐的是早期使用Paxlovid治疗,其余的抗病毒药物还有莫诺拉韦等。遗憾的是,村医和小诊所基本没有,只有利巴韦林之类的药物,也无效。 4.激素治疗:这是最需要关注的。 村医和小诊所的医生经常很喜欢用激素,比如地塞米松,因为激素可以让患者症状明显减轻、退热效果不错,还可以体力增加、精神好转和食欲增加,患者会感觉一下子好多了。但问题是,这种治疗很像是带着蜜糖的毒药,初期让你感觉好,但后期可能会更糟糕。 请先看WHO新冠指南的最新建议,如附图1所示: 简单翻译下:第一行的Corticosteroids就是激素,第一列是非重型新冠患者,前面的建议是打叉的,英文是recommendations against,也就是反对这个建议,虽然是weak或conditional,也就是弱或有条件下的反对,但这也是反对。 证据如下,请看来自顶级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III期临床试验的文章,如附图2、3所示: 住院的新冠患者,2104例患者分入了地塞米松组,4321例患者分入了常规治疗组。结果显示:地塞米松的疗效和病情轻重有显著的相关性。 病情危重,需要创伤性机械通气的患者,地塞米松减少了36%的相对死亡风险,从41.4%下降到29.3%。 病情重,需要氧疗但不需要创伤性机械通气的患者,地塞米松减少了18%的相对死亡风险,从26.2%下降到23.3%。 病情轻,不需要呼吸支持的患者,地塞米松不能减少死亡率,并且,使用地塞米松的患者死亡率是17.8%,未用地塞米松的患者死亡率是14%,死亡率反而增加了,RR是1.19[95%的可信区间0.92-1.55],也就是增加了19%的相对死亡风险,虽然整体P值无显著性差异。 另一项2022年发表的美国退伍军人医院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一共纳入19973例新冠住院患者,不需要吸氧的新冠患者9450例,共分成2组,用地塞米松的患者3514例,不用地塞米松的有近6000例,结果显示:使用了地塞米松的患者90天的死亡率增加了76%,并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如附图4、5所示: 所以,既有权威指南指出,又有III期临床试验证据和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地塞米松在重症和危重的新冠患者可以明确获益,但是在不需要吸氧的非新冠肺炎无用,并有可能让患者死亡率升高,增加19-76%的的死亡风险。 原理推测是地塞米松在病情初期使用,会削弱免疫系统,反而导致病毒复制活跃,增加了重症新冠的风险和死亡风险。 去小诊所或村医治疗的新冠患者,大部分都是初期不需要吸氧的非重型,比如有持续数天的明显发热、咳嗽或咽痛,很少有明显呼吸困难、病情重的患者选择去小诊所或村医。因此,对这种含有激素的“四件套”治疗,大家请想想,是不是有可能死亡率升高?再想想,有的小诊所和村医是爆满状态,人人输液,确实让人揪心。 我的建议是:在感染新冠后,如果病情不重,没有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下降(≥93%),尽量不去小诊所或村医接受“四件套”治疗,这都不如自己在家口服相应的药物,按照指南观察和对症降温等处理即可,虽然症状缓解的慢一些,但更安全。如果病情重、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下降,尽快去大医院诊治。 最后小结一下,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接受激素治疗可以获益,但不需要吸氧的非重型新冠患者滥用激素治疗可能导致死亡率升高,尤其是要非常警惕激素治疗。糊里糊涂的乱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带来的是更大的死亡风险。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见这篇文章,这些宝贵的知识,是美国人用血的经验教训换来的,我们可以借鉴和参考。 ![]() ![]() ![]() ![]() ![]() |
|
来自: 杏林夜话图书馆 > 《新冠肺炎专栏农腊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