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世凯亲笔记录谭嗣同劝其起兵经过,文中透露罕为人知的内幕细节

 gudian386 2023-01-12 发布于山东

众所周知,“戊戌政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起重大历史事件,此事发生后,甚至改变了当时中国的历史走向。

由于此事主要发生在当时的清廷高层,因此在事情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变的完整内情都不为外人所知,人们所能了解到的,只有梁启超所著的《戊戌政变记》

文章图片1

梁启超

然而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乃是他从谭嗣同处得到的转述内容,且这篇文章是他后来流亡日本后所著,所以政变中的一些具体细节,尤其是慈禧一方的动向,并非特别完整,常让人引以为憾。

历史学家们本以为,这件事会像无数历史之谜一样,留下无尽的悬念,然而民国时期一份突然出现的珍贵史料《戊戌纪略》竟从另一个角度详细记载了这起政变的来龙去脉,至此戊戌政变的所有真相,被彻底揭开。

坦白说,这份史料即使放在今天,也是极具价值的,因为这份史料,正是由戊戌政变的当事人之一——袁世凯亲笔所写

那么问题来了,袁世凯为什么要偷偷写下这份《戊戌纪略》?他的目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袁世凯在这份由他亲笔所写的笔记里,究竟透露了什么不为人知的内幕?

第一、《戊戌纪略》出世记

世界上的一切秘密档案,之所以会冠以秘密之名,是因为在一些特殊历史时期里,这些文档都不宜公开面世,这份袁世凯亲著的《戊戌纪略》,也是一样。

事实上袁世凯在偷偷写下这篇笔记后,一直秘而不宣。1909年袁世凯下野后,举家搬迁至河南彰德的洹上村,在这儿他斥巨资建了一座“养寿园”

从此园名字便可知,当时的袁世凯将“养寿园”视作了自己的养老之地,而那份他偷写的《戊戌纪略》,也被他藏在了此园中,从不示人。

文章图片2

1924年,此时袁世凯已死去8年,著名报人郑逸梅的妻兄周梵生到洹上村袁家当西席,教袁世凯次子袁克文的儿女读书。

然后在教书期间,周梵生偶然看到那篇《戊戌纪略》,深知此文干系重大,于是便誊录了一份,寄给了郑逸梅。

郑逸梅收到后,同样知道此文的巨大价值,便欲发表在当时的《清闲月刊上》,不过在征求袁家意见时,袁家却表示拒绝,无奈之下,郑逸梅只得作罢。

一年之后,爱国人士步凤藻在上海开办《大报》,见到《戊戌纪略》后,认为此重大历史不应湮灭在岁月中,毅然将全文刊发于所办之《大报》上。

由此这篇袁世凯亲笔讲述戊戌政变经过的文章,才得以被世人所知,当年戊戌政变的完整真相,也彻底大白于天下!

第二、袁世凯在《戊戌纪略》里究竟说了些什么?

在这篇文章里,袁世凯主要讲了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政变前夕,谭嗣同在北京法华寺密会他的整个过程,包括两人会面时的细节,以及谭嗣同劝他出兵时两人的完整对话。

二是谭嗣同走后,袁世凯反水时他自己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以及他向直隶总督荣禄高密的全过程

三是他背叛和出卖光绪皇帝后他的一些真实想法,这部分内容可看作是他的自辩,是他对自己问心之后,自己给自己的一个回答。

本文只讲述上面的一、二部分,至于袁世凯那段“自辩”内容,因其中掺杂了大量他对自己的美化、开脱之言,本文不多加论述,各位若有兴趣,请自行查看。

第三、谭嗣同密会袁世凯

1898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袁世凯奉召由天津抵京,暂住法华寺。

文章图片3

北京法华寺

按照安排,他将在两天后的八月初一觐见光绪皇帝,聆听圣训。

此次袁世凯进京,乃是因为他小站练兵有功,光绪下旨擢升其为工部右侍郎,他是来谢恩的。

据袁世凯文中所述,之后的初一和初二两日,光绪两次召见于他,并在召见中对他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人人都说你练的兵、办的学堂好,此后你可与荣禄各办各事。”

此番光绪话语中的“各办各事”一句,显然是意有所指,袁世凯大概也是心领神会,否则也不会在《戊戌纪略》中特意将此话强调出来,这说明这次觐见,袁世凯其实已经感受到了光绪皇帝的拉拢之意。

此时的袁世凯其实并不知道,他现在这个“简在帝心”的待遇,并不是那么好消受的,因为很快,谭嗣同就来到了他的住处——法华寺。

据袁世凯讲,八月初三白天,他先是去拜会了李鸿章,之后又到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庆亲王奕劻府上问候。从这流程看,袁世凯这官还是做得很老道的,知道见了皇帝后,还得再去拜见一下朝中大佬。

当夜,袁世凯回到法华寺,正写公文间,忽然仆人进来,报称外面有位姓谭的军机大人(当时谭嗣同任军机章京)有事来见,那位大人没有等候通报,下车后就直接到了客堂等候。

袁世凯接过名帖,见上面写着谭嗣同三字,他虽未见过谭嗣同,但也知道来的是天子近臣,因此不敢怠慢,当下便赶到客堂迎接。

谭嗣同此时已等候在那里,他一见袁世凯,便道:“有密语,请入内室,屏退左右。”

文章图片4

谭嗣同

第四、法华寺密谈

袁世凯非常惊讶,之后两人进入内间,先是寒暄了一番,接着谭嗣同便单刀直入问道:“袁公,八月初五是不是要见皇上?”

接下来二人对话极其精彩,袁世凯也尽数记录了下来,本文将如实翻译,力求呈现二人密谈全貌。

袁世凯:“因英舰在外洋游弋,正在拟奏折,请皇上当面给小臣圣训。”

谭嗣同:“外侮不足虑,朝廷真正的心腹大患,是在朝内!”

袁世凯:“谭大人何出此言?”

谭嗣同:“袁公破格提拔为侍郎,乃是皇上简旨特恩,今皇上将有大难,唯有袁公能救。”

袁世凯大惊失色,道:“我袁家世受国恩,现在我又受皇上破格之赏,若皇上有令,敢不效死。谭大人,皇上究竟有何难处?”

谭嗣同:“荣禄近日向太后献策,进言废杀皇上,袁公知否?”

文章图片5

慈禧太后

谭嗣同又道:“袁公光明磊落,不知荣禄之狡诈,此人假意与袁公交好,心中对袁公却极是忌惮。袁公为朝廷辛苦多年,中外皆知,然而去年仅升了一阶,究其原因,实为荣禄从中作梗也。”

“当时康先生(指康有为)在皇上面前为袁公辩解,皇上说,我听慈圣皇太后(指慈禧)讲,袁世凯为人跋扈,不可大用。足见荣禄诋毁袁公之甚。这件事非我杜撰,朝中知道的人不少,为了你的事,连我本人也多次在皇上面前力保,不过每一次都被荣禄阻拦。”

“皇上曾讲,我知道袁世凯是个明白人,但有人说他不能用,我也为难啊。这一次袁公能破格提拔,实际上皇上是费了很大力气的。

铺垫到这里后,谭嗣同也不再隐瞒,对袁世凯讲出了他此行的目的:“如果你真心想救皇上,我有一策,可与袁公商量。”

说完,谭嗣同拿出一份奏章,密示袁世凯。

文章图片6

天津小站练兵时的袁世凯

奏章上写的内容大致是:

荣禄阴谋废弑君父,大逆不道,若不速除,皇上帝位和性命,恐将不保

袁世凯会在八月初五再次面见圣上,皇上可当面给他一道上谕,令他带兵先入天津(荣禄当时在天津),逮捕荣禄,然后宣读上谕,将荣禄就地正法

斩杀荣禄后,可命袁世凯代替荣禄任直隶总督,并将皇上谕旨传诸官军各部和各衙门,公开宣布荣禄谋逆罪状。同时,让袁世凯立即封禁电报局和铁路,隔绝消息,然后袁世凯迅速带领本部兵马,直趋入京

待袁世凯进京后,即可分兵一半,围禁颐和园(当时慈禧正住在颐和园),剩余一半兵马,则驻扎紫禁城,如此,大事可定!如皇上不听臣言,臣,现在就死在皇上面前

这份奏章,是以大臣口吻所写,字不多,但所诉内容却是惊天动地。

袁世凯在笔记中自陈,他在看完这份奏章后,当即“魂飞天外”

袁世凯:“为何要围颐和园? ”

谭嗣同:“不杀慈禧,国家永无出头之日。这件事我来办,袁公不必多问。”

文章图片7

袁世凯所练北洋精兵

袁世凯:“太后临朝听政三十余年,深得人心。我的部下都是忠义之士,要他们杀太后,断不可行。”(这句话不知是袁世凯真实心理,还是他对自己的美化自辩之言,抑或是讨价还价?)

谭嗣同:“我雇了好汉数十人,并提前电报通知了湖南,那边也有人来,除掉慈禧这件事,我办就行,你不用出面。但是,其他两件事你一定要办到,一是杀荣禄,二是兵围颐和园!”

说到这里,谭嗣同斩钉截铁道:“我的性命,在你之手,但你的性命,也在我之手。今晚必须把这事定下来,你同意了,我马上进宫请旨!”

袁世凯:“此事干系重大,我不能草率决定,即使你今晚杀了我,我也没法,而且就算你现在进宫请旨,皇上那儿恐怕也不一定能答应。”

谭嗣同:“这事我有办法,你不用操心,后天八月初五你面见圣上,你一定能看到圣旨,而且这道圣旨会当面交给你!”

眼见谭嗣同决心已下,袁世凯知此事难以善了,但他本人确实不想趟这浑水,于是又另寻借口推托道:“天津为北地重镇,如突然杀掉荣禄,必将引发大乱,万一导致国家分裂被列强瓜分,皆是你我之罪。”

“再有,北洋有宋、董、聂各军四五万人,淮军兵马也有七十多营,京内还有旗兵数万,而我这边士兵只有7000人,如果出兵,最多能出动6000,这事真不好办。恐怕我这边刚一出兵,京畿就重兵设防,到时只会先害了皇上。”

文章图片8

李鸿章的淮军

谭嗣同:“你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起兵,在出发时,再把圣旨分发给诸将,并以圣旨照会各国,谁敢乱动?”

袁世凯又道:“我军粮草子弹,均存放在天津大营内,现在军队里所带的粮弹很少,必须先将粮弹备足,起兵才能起作用。”

袁世凯的这句话,才算是讲出了真正的困难,谭嗣同一听,也知袁世凯讲的是实话,因此他立刻调整方案:“起兵勤王的圣旨可以先交给你保存,等你一切布置妥当,你再秘密派人告诉我动手的日期,然后起兵!”

袁世凯:“为了皇上,在下万死不辞!我担心的是,圣旨下了,就留了证据,如果中途再泄密,就会害了皇上,所以圣旨可以先不必给我。你先回去,容我再思量一下,等半月或二十天之后,我这边布置妥当,再回复你怎样?”

谭嗣同此时已完全看明白了袁世凯的推托之意,于是又拿出一样东西,说道:“皇上已不能再等,我这里有朱谕一道,今晚就得定好计划,我才能回去复命。”

袁世凯接过朱谕一看,只见上面并非朱笔,而是平常的墨笔所写,字迹工整,口气也像是光绪口吻。

其内容大意是:朕锐意变法,但受到老臣们拦阻,如果操之过急,又怕慈圣皇太后不高兴,所以着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等人另议良法

袁世凯是个精明之人,一眼便看出此“谕旨”的不妥,他当即问道:“这不是朱笔所写,而且上面没有说要杀荣禄和围颐和园。”

谭嗣同解释说正本放在林旭那里,这篇是杨锐誊录给他的,然后又表示其中“另议良法”的具体内容,就是诛杀荣禄和围禁颐和园两项。

文章图片9

颐和园

至此袁世凯也基本明白了谭嗣同等人的想法,准备拖他一起孤注一掷,所以他先是表了一番忠心道:“青天在上,袁世凯断不敢辜负皇恩,你们这事一定筹划妥当。”

接着他忽然话风一转,又道:“我袁世凯确实没有这个胆量,不敢当天下的罪人。”

眼见袁世凯准备明哲保身,谭嗣同有些急了,不断催促袁世凯,表示今晚就要定好计划。

袁世凯在笔记中讲,此时他见到谭嗣同衣襟高高隆起,似乎藏有枪支利刃,也不敢继续硬挺,只得出主意说:“九月太后和皇后将巡幸天津,到时天津大军云集,皇上只需写一纸条,谁敢不遵?大事必可成!”

谭嗣同也知袁世凯所言是实话,因而坦诚道:“恐怕等不到九月巡幸,皇上就会被废弑,情势急迫,所以不得不出此起兵的下策。”

文章图片10

光绪皇帝电脑复原像

袁世凯:“现在巡幸之事朝廷花了几十万两银子,已是箭在弦上,另外我也可以请荣禄劝说太后,太后届时定会出巡,这事我来办,你请放心。”

谭嗣同闻此言,也不再坚持之前的意见,道:“报君恩,救君难。如事成,将来天下大事皆入袁公之手掌控;如果你贪图富贵,出卖我等,那么你也可以有封侯之赏,但同样也会害了君父。怎么选,袁公请自行决定。”

袁世凯闻言大怒:“你以为我是什么人!我袁家三代世受国恩,怎会做出卖君父的丧心病狂之事,但凡是有助于国家和皇上之事,我袁世凯必当以生死报之。”

在笔记中,袁世凯记录完这段对话后,紧跟着又写下“谭似信,起为捐,称予为奇男子”一句,由此可见袁世凯之狡诈,这段指天盟誓的“表忠心”之语,根本就是他为了安抚谭嗣同而炮制出的谎言。

接下来,袁世凯又故意问谭嗣同慈禧和光绪为何不和,以加深谭嗣同对他的信任。

谭嗣同答道:“因变法一事,撤去礼部六卿职务,这些人便跑到颐和园,围着慈禧哭诉,进皇上谗言。然后又有怀塔布、立山等人,偷偷潜往天津,与荣禄密谋,如此帝后两方彻底摊牌。”

文章图片11

慈禧太后

袁世凯假意劝和说:“为何不请皇上将变法的必要性向太后陈情,并事事加以请示?还有,不妨将六卿官复原职,或可缓和矛盾。变法之事,还是需要考虑到同僚们的意见,不宜操之过急,如果矛盾太大,暂时缓办,乃至停办也未尝不可,何必要闹到今日这种将要激起大变的程度?”

谭嗣同斩钉截铁道:“自古以来,非流血不能变法!只有将这群腐朽透顶的阻拦之人尽数除去,变法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至此,两人再也无话,谭嗣同告辞离去。

第五、告密

谭嗣同离去后,袁世凯并未第一时间跑去告密,估计是心里还有点犹豫,毕竟他本人也是积极支持变法之人,而且如果他真去告密,这“出卖君父”的千古罪名,他就算是结结实实地背上了。

因此八月初四,他老实了一天,不过到了八月初五晚,其人回到天津,便再也按耐不住,当晚就赶至荣禄住处,一直等到晚十点左右,才见到荣禄。

不过此时天色已晚,荣禄已准备休息,所以两人相约次日再谈。

八月初六一大早,两人相见,袁世凯将他与谭嗣同的谈话一一告知,至此维新派密谋之事被荣禄尽数获悉。

荣禄听闻后,大惊失色,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当即下令封锁进京的各大要道,然后乘专列直奔京师,出发前,他特意招来袁世凯,请他喝茶。

袁世凯见茶之后,心中忐忑,荣禄见状,抚杯大笑道:“这不是毒药,你放心喝。”如此,袁世凯方敢饮用。

文章图片12

直隶总督荣禄,当时还兼任北洋通商大臣

这一段袁世凯特意记在了笔记里,可见当时他也是方寸大乱,生怕自己这“告密小人”也被一块除去,袁世凯羽翼未丰之时,过得其实也是如履薄冰。

讲述完告密这段经历后,袁世凯的记载戛然而止,最后他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写了一段话:

......慈圣,祖母也,皇上,父亲也。处祖母父亲之间,为子孙者惟有出死力以调和,至伦常之变,非子孙所忍言,亦非子孙所敢闻。

谨述大略,五衷如焚。时在八月十四日记于天津督署。

从落款时间看,袁世凯此文写于他向荣禄告密后的第八天,当时光绪帝已被囚禁瀛台,戊戌六君子也被逮捕,袁世凯见此结果,或是心中有愧,同时也有写份材料自证清白的意思,所以才写下这段珍贵的历史材料。

在前文那段他故意为之的“内心独白”里,袁世凯将慈禧比作祖母,将光绪比作父亲,他说,祖母与父亲之间发生了矛盾,当子孙的只有尽力去调和,若双亲对决,既非他这子孙所能听,也不是他这子孙所能谈的。

袁世凯的记载到此为止,没有写荣禄赶到北京后所发生的事,不过他的儿子在袁克文在《戊戌纪略》发表后不久,写了一篇《戊戌定变记》,补上了后面的那段历史。

文章图片13

袁克文

第六、慈禧的反击——大结局

据《戊戌定变记》中记载,荣禄到达北京后,直奔颐和园,密告慈禧维新派意欲先发制人的谋划。慈禧听完后,面不改色,只叮嘱荣禄:“你先回去,这事我自有处置。”

待荣禄走后,慈禧立刻传旨回宫,于八月初六(1898年9月21日)傍晚赶至紫禁城,光绪此时已接到慈禧回宫的消息,于是率宫人跪迎。

慈禧下轿后,见到跪着的光绪,冷笑一声,连道:“好!好!”然后下诏恢复垂帘听政,又令人将光绪带到瀛台囚禁。

不久后,慈禧下旨,命九门提督缉拿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党人。

当时梁启超早已南下,躲过一劫,康有为则在前一天凌晨就逃到了天津,躲在大沽口外的英国商船“重庆轮”上,而谭嗣同等六君子,被一一逮捕。

康南海这个“同志们在一线就我就不必去了”的举动,历来被人诟病,毕竟后来的事史书上都记得明白,六君子皆被斩首,而康有为则跑到了欧美享福,还娶了六个老婆。

文章图片14

康有为

戊戌政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袁世凯的记载,表明在“百日维新”末期,维新派的处境已非常艰难,因此维新派决定孤注一掷,准备拉拢袁世凯,发动兵变。

谁知袁世凯心中胆怯,不敢作此搏命一击,虽谭嗣同百般相劝, 但袁世凯最终还是做出了出卖光绪及维新党人的决定,至此维新派的兵变计划功败垂成。

其实回顾谭袁二人在法华寺的密谋,若真按二人谋划,等到慈禧和光绪九月天津巡幸那一天,光绪一声令下,袁世凯紧密配合,未尝没有成功的可能。

文章图片15

北洋军

然而历史上这一幕并未发生,事实上当袁世凯决定走进荣禄府邸的那一刻,维新派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称帝之后的万人唾弃中,黯然去世。这个拨弄历史之人,最终也被历史所反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