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胆泻肝丸[药品]

 我心永恒0527 2023-01-12 发布于浙江
龙胆泻肝丸,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龙胆泻肝丸
审批文号
国药准字Z41020490
性状
丸剂(大蜜丸)
药品类别
中药
适应症
胆囊炎,
尿道炎
消化内科
,肾病内科
百科名医权威合作机构
科学、实用的健康科普
主要成分
  • 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性状特征
  • 龙胆泻肝丸为黄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状药物,味道苦、微甜,有轻微香气。
功能主治
  • 清肝利胆、清热利湿。。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 用于缓解头晕耳鸣、口干口苦、皮肤发黄、白睛黄染、带下色黄等症状。
  • 用于治疗因湿热蕴结肝胆而导致的黄疸,缓解皮肤、白睛发黄、目赤耳鸣、耳道肿痛、两胁疼痛不适、口干口苦、小便短赤,或伴有带下色黄粘稠。急慢性肝炎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也可服用龙胆泻肝丸。
  • 用于治疗因湿热之邪上蒙清窍、清阳不升而致的眩晕,缓解眩晕耳鸣、头重昏蒙、视物不清、胸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部胀满。
  • 用于治疗湿热之邪上蒙清窍而导致的耳鸣,缓解耳鸣持续不解、耳中胀闷、头昏头痛、烦躁易怒、腹部胀满、大便黏腻。
药前须知
  • 龙胆泻肝丸为非处方药物(甲类),可以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或药师指导购买和使用,最好在医院由医生根据病情开药。
  • 如果对泽泻、木通等过敏,禁止服用。
  • 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 感冒发热患者不宜服用。
  • 脾胃虚弱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患有高血压、肝病、肾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 过敏性体质者,谨慎服用。
  • 孕妇、哺乳期、月经期,禁止服用。
  • 婴幼儿、年老体弱者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制剂规格
  • 龙胆泻肝丸为丸剂,小蜜丸每100丸重20克;大蜜丸每丸重6克。
服用方法
  • 服用时间: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后服用。
  • 服用方法:口服,温开水送服。
  • 服用剂量:小蜜丸一次6~12克(约30~60丸),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1~2次。
不良反应
  • 服用龙胆泻肝丸可能会出现轻微腹泻或大便次数增多,停药后即可恢复。
  • 其他不良反应目前尚不清楚。
注意事项
  • 应该戒烟禁酒,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影响药物吸收,降低药效。
  •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 目前不清楚哪些药物会与龙胆泻肝丸相互作用,如果同时服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咨询医生。
  • 服用龙胆泻肝丸3天后,如果头晕耳鸣、口干口苦、皮肤发黄、白睛黄染、带下色黄等症状没有改善,还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 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少用量。
  • 龙胆泻肝丸不可长期连续服用。
温馨提示
  • 使用中成药时,首先需要请中医进行辨证,做到合理应用。
  • 不要自行根据症状盲目加量、减量使用,也不可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长期使用。
  • 发生不良反应时请停药,并及时去医院就诊,以确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调换药物。
  •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 不要听信广告宣传使用中成药。
  •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成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 存放于阴凉处,密封保存。
  • 如果希望了解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药物相互作用
  •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执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相关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