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葬礼上16位名人抬棺 正国级扶灵 全中国从未有过

 历史探奇 2023-01-13 发布于河南


作家叶圣陶曾经《相濡以沫》中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一个个自动组合起来的队伍……从上海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墓地,大家动手铲土,把盖上'民族魂’旗的鲁迅先生棺材埋妥,这样的事,上海未曾有过,全中国也从未有过。”

这是作家叶圣陶对鲁迅葬礼的回忆,可见当时的场面有多么震撼,下面就给大家讲讲鲁迅葬礼。


鲁迅是怎么去世的呢?大家都知道鲁迅曾经是学医的,那他为啥要学医呢?主要是因为他的父亲周伯宜。1893年,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因牵扯进科场行贿案被光绪皇帝钦定为“斩监侯”,周伯宜也因此受牵连,废掉了秀才的身份,重大的打击让周伯宜消极度日,最终染上了肺病,最终也因为肺病去世,年仅36岁。

鲁迅死因其实也是肺病,由于长期熬夜写作,从21岁开始,鲁迅就大量抽烟,一天要抽将近三盒烟,也就是60根,清醒时平均每10多分钟就要抽一根。由于长期大量吸烟,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先生因肺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56岁。然而在1936年那一年鲁迅还是坚持工作,完成了新作《故事新编》,写了《答托洛斯基派的信》、《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其中《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成为了鲁迅生前的最后一篇文章。


鲁迅去世后成立了治丧委员会,其中就包括北大校长蔡元培、“国母”宋庆龄先生、内山完造、沈钧儒、萧参、曹靖华、A·史沫特莱、茅盾、胡愈之、胡风、许寿裳、周建人、周作人。当然了这份名单有四个版本,其他版本删掉了周建人、周作人、许寿裳、曹靖华、胡愈之、胡风等6人,而增补了毛泽东和马相伯等2人的9人小名单,为何有多个版本,这里具体原因就不做解释了。


鲁迅去世的消息很快在全中国传开,很多名人自发前来瞻仰鲁迅先生遗容,为他送别最后一程的民众甚至排起了十几里长的队列。当时迫于外部环境的险恶,孙中山夫人宋庆龄主动站出来做葬礼主持,用她的特殊身份为这场葬礼提供政治庇佑。而以巴金、萧军为首的16位名人,纷纷为其抬棺,北大校长蔡元培和国母宋庆龄,更是为其亲自扶灵,其中国母宋庆龄后来官至正国级。

在鲁迅的棺木上,还覆盖着一块由沈钧儒亲笔题下的“民族魂”三个大字,荡气回肠,写尽了鲁迅的风骨一生。


下面就介绍下抬棺的16位名人:

巴金:著名当代作家,世纪老人,著有《家》《寒夜》《随想录》等作品

胡风:原名张光人,现代文艺理论家,左翼作家联盟领导者

肖军:作家,原名刘鸿霖,曾担任中国全国文联委员,作家协会理事。

肖乾:记者、作家、翻译家,著有《篱下集》,《梦之谷》,《人生采访》

曹白:民国时期的木刻家,30年代参与左翼文化运动,后参加新四军,创办《大众报》和《江南》报纸。

周文:翻译家、作家,将苏联经典小说《毁灭》、《铁流》改编为通俗本

欧阳山:近现代作家,著有《玫瑰花残了》《英雄三生》《前程似锦》等作品

聂绀弩:著名诗人、散文家,曾担任《文汇报》主编

黎烈文:作家。翻译家,著有《西洋文学史》《法国文学巡礼》等作品

鹿地亘:日本作家,反战代表,受到军国主义迫害后流亡于中国

黄源:俄文翻译家,译有《屠格涅夫生平及其作品》、《世界童话文学研究》等书籍

陈白尘:左翼戏剧家,创作大量剧本,代表作《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等等。

吴朗西:著名编辑家、出版家和翻译家,深得晚年鲁迅的信任

张天翼:作家,曾担任《人民文学》主编职务,代表作品包括《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

靳以:作家,代表作《血与火花》、《洪流》

孟十还:作家,俄国文学研究者,曾和鲁迅合作翻译《果戈里选集》,与鲁迅来往密切


在当时特殊的年代,没有敢说真话,唯有鲁迅站了出来,把自己置身于水深火热当中,去刺激那些在历史的激流中迷失的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放在了改变民族的命运上面,直到奋斗到人生的最后一刻,他不愧为民族的先魂,革命的先驱者。

把酒问青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