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表中的纳谏文化

 公司总裁 2023-01-13 发布于河南

华表,皇权的象征。

天安门南北各矗立着一对汉白玉华表,蟠龙柱身,浮雕云板,犼蹲顶端。门北的双犼北望宫城,监督着君王莫要耽于宫乐时常走走基层体察民情;门南的双犼南望城外,守望着君王莫要游而忘归及时回宫处理朝政。人们常常把这两对华表叫做“望君出”与“望君归”。有华表的地方,必是皇家地盘;立华表的意义,本质是监督帝王。今天的华表,只矗立在故宫与皇陵(北大的华表为圆明园遗物)。

图片

天安门南的“望君归”

犼,龙子,喜好守望,华表上的蹲犼,履行着守望与提醒帝王的职责

华表,君王虚心听取意见的标志。

上古时代,开明君王尧帝在宫前面竖立起一根木柱,上置一块横向木板,用来书写百姓对君王的意见,故名“诽谤木”。久而久之,“诽谤木”就成了皇宫前面的建筑标配。世易时移,“诽谤木”由简陋演变为华美,木柱被雕龙石柱替代,木板被华丽云板替代,“诽谤木”的名称被“华表”替代,书写谏言被蹲犼守望替代。重要的是,无论几多变迁,提醒君王察民情听民意鼓励谏言的监督制度,始终没有被替代。

图片

十七世纪早期铜版画“谏鼓谤木”,尧帝立“诽谤之木”与“敢谏之鼓”,使天下百姓得尽其言

谏言制度古已有之,追溯历史,其起源已无直接的文字资料可考。根据人们代代相袭的传说,尧帝是历史上最早的一位设立谏官制度鼓励谏言的皇帝。《淮南子·主术训》载:'古者天子听朝,公卿正谏,博士诵诗,瞽箴师诵,庶人传语,史书其过,宰彻其膳。犹以为未足也,故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汤有司直之人,武王立戒慎之鼗,过若豪厘,而既已备之也。'自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时代已有谏言现象,遥想当年的部落首领,广泛吸纳民意,鉴别行政得失,推行原始民主,部落和睦有序,其中必然少不了收集民情、明辨曲直、忠心耿耿、敢说敢言、刚柔并济、上下通达的王公大臣和更多的“八卦小队长”,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兼职了“谏官”的职责。

图片

最少也是“咬咬耳朵

如果中国古代谏官圈有网红榜,邹忌与齐王这对君臣理应上榜。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图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图片

怎么知道自己是美是丑捏?就两条——一是亲自调查研究,二是听到真言实话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图片

看来,邹大人可称作是中国早期最知名的纳谏理论家和实践者啊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图片

上虚听谏,下忠直谏——原来纳谏就这么简单

战国时代,诸侯割据,田齐第四代国君齐威王——对,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围魏救赵的齐威王,也是那个大名鼎鼎的以人才喻宝物重用田忌、孙膑的齐威王——任邹忌为相,励精图治、选贤任能、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使国家国力日强并逐渐称雄,二十余年无敢出兵犯齐者。

图片

《战国策》的这段故事初中语文课本就有,今日温而习之,甚觉邹忌忠心护主,齐王真诚求实,妻妾客友纯真自然,徐公懵懂酱油,进谏百姓心直口快……上古人物朴实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春秋战国上层贵族收养门客成风,门客的主要职责也是为主人成就霸业参谋进谏。比如东方大国之齐国,即设有大田、大行、大谏、大司马、大理五大行政官,其中的大谏就是专门负责规谏君主得失的谏官。说真的,大谏可不是八卦八卦传传闲话指手画脚就能干的,管仲就大谏人选奏请齐桓公时说:“早入宴出,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不重富贵”。(《吕氏春秋·任数篇》)《说文解字》对“谏”的解释是:“谏,正也”。可见,谏官的首要任职条件,便是人品正直;谏官的核心性格品质,便是敢批龙颜。

图片

《说文》曰:“谏,证也。从言柬声。”《广雅·释诂一》曰:“谏,正也。”《字汇》曰:“谏,直言以悟人也。”

史载,谏官的权力主要有:封驳权、谏言权、稽核权、荐举权、纠核权等等。最早在组织上建立谏官制度的朝代是秦,曹魏肇始言谏设有独立机构,但凡定员皆有品第。谏言制度和谏官制度在唐代进入鼎盛期。门下省、中书省对皇帝的命令、中书门下的草诏以及一切军机大事都可以谏议。当时的谏官主要有给事中、谏议大夫、散骑常待、补阙、拾遗等。看看这些官名,“散骑常待,就是骑着马,散跟着皇帝不离左右,没有具体程序化的工作,随时听命皇帝顾问,谏阻皇帝不当言行。“补阙、“拾遗更是可以望文生义。

图片

大驾卤簿图

看到散骑常侍了吗?

门下省、中书省对皇帝的命令、中书门下的草诏以及一切军机大事都可以谏议。宪宗时期名相李潘任给事中时,河东节度使王锷花费数千万钱贿赂权贵宠臣,请求兼任宰相。估计是运作到了皇上那里并说动了皇上,于是皇上下密旨说:“王锷可以兼任宰相,应该立即草拟诏书报来”(以下级举荐皇上批准的方式来任命,可以让皇上更主动,有进退)。李藩见到时天色已晚,如果不马上谏言制止,来日有司便依制正式下旨,情急之下竟然用笔涂掉了“兼任宰相等字,奏言:“不可”。同事看了赶紧跟他说:“纵然认为不可,也应该另外写奏章,怎能用笔涂改诏书呢?李藩说:“形势紧急了!过了今日,就无法制止了。天又晚了,哪有时间另写奏章!后来此事果然被搁置了。

图片

除了耿直忠诚的李潘,唐代还有一对家喻户晓的网红谏——魏徵与李世民。君臣两人,一个卧榻诏见,一个直言不讳,堪称史上虚心纳言和犯颜直谏的典范。据说仅贞观元年一年时间魏徵就前后上谏两百多件事,李世民全然接纳。《旧唐书·魏徵传》载:“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纳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恩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贞观十三年,魏徵上奏《十渐不克终疏》,总结出十个唐太宗执政的问题,如同金刚铃般警醒皇帝,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魏徵去世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为他废朝五天,追赠魏徵为大司空,亲自为他刻书碑文。在阎立本所作的入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像中,魏徵位列第三。那句知名的“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便是唐太宗评价魏徵的。

图片

唐太宗纳谏图,徐仲和临阎立本画

明君也是人,是人就有缺点,对于李世民来说,魏征就是他的一面“镜子”,可以看清楚自己。通过这面”镜子“照到自己的缺点,有时也是让人难堪甚至害怕的事。太宗自己也说:“魏征,朕所畏惧者也。一次,魏征从外面回来,看到太宗皇帝车驾齐备,像是要出门,见到魏征,突然又下命令将车马驱回。魏征不解,问道: “听人说陛下要驾幸南山,外面都己严装待命,却突然不去了,这是为什么?” 太宗皇帝笑着说: “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还有一次,太宗皇帝得到一只特别好的鹞鹰,非常喜欢,在朝廷上把它架在胳膊上,逗着它玩儿。正玩得高兴的时候,远远望见魏征走来,急忙把鹞鹰揣在怀里藏了起来。魏征奏起事来,没完没了,说个不停,太宗皇帝也不敢动。等魏征告辞后,急从怀中掏出鹞鹰,结果早给憋死了。一次,唐太宗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对皇后长孙氏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在朝堂上当众刁难他,使他下不了台。皇后听了,连忙向太宗道喜说,魏征之所以敢当面直言,是因为陛下乃贤明之君啊!明君有贤臣,欢喜还来不及,怎能妄开杀戒呢?太宗恍然大悟,此后更是“励精政道”,虚心纳谏,对魏征倍加敬重。魏征也进谏如故,“思竭其用、知无不言”,从不畏龙颜之怒。

图片

其实,谏官制度之所以能够存在,更重要的原因是皇权自身需要“披腹心而效愚忠的忠良之臣。以秦朝刑法严苛,始皇刻薄寡恩,也有有趣的讽谏故事。《史记·滑稽列传》记载:秦始皇曾打算扩建园囿,使其东至函谷关,西致雍、陈仓。侏儒优旃说,大王您这样做真好,可以在园囿内多放入些禽兽,这样如果有外敌入侵,就可以用禽兽御敌了。始皇听了,一笑置之,搁置了这个计划。优旃,优就是其职业,旃才是其名。这人估计是个宫廷喜剧演员。大概就这个样子。

图片

嘛玩意儿,咱祖师爷还是著名谏官?

说起来,皇帝也不易。虽说皇权是最高的统治权力,它至上至大又唯一,但是皇权的六大组成部分——最高决策权、最高行政权、最高军事权、最高监察权、后宫权、传位权中,皇帝亲自掌握的只有最高决策权、后宫权和传位权,而最高行政权、最高军事权和最高监察权多数时候分别由最高行政官、最高军事官和最高监察官与皇帝分掌。即使是最高决策权,因其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从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出发,皇帝在行使这项权力时也必须听取不同的意见建议,乾纲独断在许多情况下是要不得的。所以,好的皇帝,一定得听得进不同声音,容得了和自己意见相左的臣僚,喝得下苦口良药,撑得大行船肚囊,不能因言废人。宋太祖赵匡胤就曾经立碑声明不杀言事之官。

图片

按照礼法,谏官是言者无罪的,但不遵守制度的皇帝却是大有人在,《艺文类聚》载:楚庄王时,三年不听朝,并对文武百官下命令说:“寡人恶为人臣谏其君”,“有谏即死无赦。有数百人因进谏而被杀,苏纵却不怕死,对楚庄王强谏。他说:“处君之高爵,食君之厚禄,爱死(惜身怕死不谏,则非忠臣也。”历史上以死相谏的史例不胜枚举。范仲淹因谏而三次被贬官,诗友梅尧臣曾寄诗《灵乌赋》,希望他拴紧舌头,锁住嘴唇,但范仲淹却回赠同名的《灵乌赋》,表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图片

范仲淹像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就是中国古代谏官最重要的职业道德


如果你也被感动了
请转发给你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