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重症新冠药物大比拼,胜出者出乎意料!JAMA研究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哪种药物治疗重症新冠病毒远期效果更好?
近日,JAMA发表的REMAP-CAP试验结果给出了答案:白细胞介素(IL-6受体拮抗剂最优。
该研究入选了14个国家/地区的197家医院的4791新冠危重症患者,随机接受6疗法的1种或多种干预,包括免疫调节剂(n = 2274)、恢复期血浆(n = 2011)、抗血小板治疗(= 1557)、抗凝(= 1033)、抗病毒药物( = 726)和皮质类固醇( = 401)。主要终点是180天的存活率。
研究显示,免疫调剂剂量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拮抗剂改善6个月生存率的概率大于99.9%,而抗血小板治疗改善6个月生存率的概率为95%
该研究还表明,改善生存率的治疗,如白细胞介素-6受体拮抗剂,并不以增加残疾或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较差的生存为代价。
研究还发现,抗凝治疗、接受恢复期血浆、接受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的患者长期预后均未改善。
此外,单独使用羟氯喹或羟氯喹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则会恶化长期预后。
激素也并未能提高长期生存概率,在不同的氢化可的松剂量策略中,改善6个月生存率的概率为57.1%~61.6%
这项临床试验中使用的IL-6受体拮抗剂包括Tocilizumab(托珠单抗)、Sarilumab
IL-6受体拮抗剂以前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20221221日,FDA批准托珠单抗用于治疗重症新冠感染成年患者。
研究中,患者平均59.3岁,32.1%为女性,随访180天,2590例(63.1%)存活。
同期述评指出,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 P2Y12抑制剂)虽显示出改善180天死亡率。但急性期患者出血风险高,结果有矛盾之处,这一新证据还不足以促使改变实践或改变共识指南。
研究中,使用激素虽未显示可降低死亡率,但由于RECOVERY试验获益的早期证据,该试验的这一部分实际上未按计划进行,因此研究效力不够。
作者指出,治疗性抗凝、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羟氯喹和恢复期血浆的益处甚微,甚至可能有害。羟氯喹治疗与死亡率的增加有关。这提醒人们注意临床医生在使用未经证实的治疗方法时应谨慎,以及随着证据的发展而改变实践的重要性。
REMAP-CAP试验雄心勃勃,且具有前瞻性的“永久平台试验”,最初于2016年组织,其明确目的是在大流行中提供快速证据。在新冠大流行的最初几天,合作迅速采取行动,并使用这个适应性强的研究平台扩展到 197个国际站点。
REMAP-CAP 研究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实用干预的关注,其目标是在常规护理诊疗中可以随机。
202176日,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新冠患者诊治指南,将IL-6受体拮抗剂纳入可使用药物名单。
世卫组织推荐同时使用IL-6拮抗剂和皮质类固醇治疗新冠病毒重症患者,认为可以降低死亡风险。
来源:
[1]Higgins AM, Berry LR, Lorenzi E, et al. Long-term (180-Day) Outcome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 the REMAP-CAP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23 Jan 3;329(1):39-51.
[2] Long-term Follow-up After Critical COVID-19 REMAP-CAP Revisited. JAMA. 2023;329(1):25-27.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