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99年,王懿荣病了,家仆抓药回来,他突然想看看药材

 铁血老枪 2023-01-13 发布于上海
正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让他发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秘密——甲骨文。

据说,王懿荣那一年病的很严重,看了很多大夫,用了好几种方子都没能治好病,家里人都非常着急。后来还是到宫里求了恩典,请来了御医给看病,才有了好转。

在御医开出的药方里,有一味药材叫“龙骨”,当时抓药的时候,家仆问了好几家药店都没买到。

药材名叫“龙骨”,又很难买到,王懿荣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他很想知道这味叫“龙骨”的药材到底是什么样子。

几经辗转,家仆好不容易才在一家知名药堂买回了“龙骨”,正急匆匆的着拿药材去准备去熬药,王懿荣却叫住了仆人,让人把药包拿给自己,他说想亲眼看看这个传说中的“龙骨”到底是什么样子。

打开药包后,王懿荣发现这所谓的“龙骨”竟然像是一块龟甲,他好奇的拿到眼前仔细观察,竟然惊讶的发现“龙骨”上有字!而细看之下,这些字似乎还有点眼熟。

王懿荣本身就是一个对文字和书法有极大兴趣的人,他平时熟读史书,对各个朝代的历史和文字都有一定的研究。

而且他对古董有深入的研究,对一些铭文、碑刻、拓片都有独到的见解。

看到龙骨上的字,王懿荣很是激动,他顾不得自己还在病中,就开始没日没夜的研究起来。他在书房里翻阅古代典籍,一个字一个字的查找、对照。

在翻阅了大量的史料之后,王懿荣终于发现了龙骨上的个别字,和商朝的文字很相似,这一惊天发现令王懿荣激动不已。为有更多的研究资料,王懿荣不惜拿出大量积蓄,有偿收购龙骨。

“龙骨”上留存的字数越多,能换的银钱就越多。据说当时王懿荣要得急而且量大,收购的价格也高,不少人听到之后都把这当做了一次发家致富的好机会。

一些村里人为不惜出动全家的壮劳力,到处挖坑刨土,只为能找到这个所谓的龙骨拿去换钱。按字数论价钱,万一运气好,碰到一块写满字迹的龙骨,那很可能就是一大笔意外之财。

王懿荣的做法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好好的一个朝廷大臣不做,非要改行倒腾药材,还为此花了大量的银钱,不少人都觉得他不是病了而是疯了。

不管外界的传言如何,也不管别人对自己如何看待,王懿荣拿到了大量的龙骨之后,就开始了潜心研究。

他先是把那些龙骨进行了分类整理,将字迹清晰的龙骨单独挑出来,然后把上面的字迹全都抄录下来,然后再在史料中仔细查找。

经过一番努力之后,还真让王懿荣发现了名堂。龙骨上记录的内容,有很多处提到了商朝君主的名字,而且还有记录商朝重要历史事件的。

由此王懿荣得出了一个结论,龙骨上的文字,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由于这些文字全都是刻在了龟甲上面,所以王懿荣管这些字叫“甲骨文”。

其实,王懿荣并不是第一个发现龙骨上有字的人。早在他之前,不少文人或古物爱好者就在龟甲或兽骨上发现过有雕刻痕迹,但是他们有的人并没有深入研究,也有的人虽然深入研究了,但只能证明这些痕迹是某种文字。

但是,对于文字到底源于什么时期,记载的内容又是什么,一直都没有定论。

一直到王懿荣公布了自己的研究结果,“甲骨文”的名字才正式诞生,它所记录的内容,也才被人们真正了解。

由于王懿荣的发现,更多的人意识到甲骨文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这背后的深远意义,于是有更多的人开始投入到对甲骨文的研究和学习当中去。

为了纪念和肯定王懿荣做出的巨大贡献,后人称他为“甲骨文之父”。也正是在王懿荣的带动下,更多关于甲骨文的秘密被逐渐破解。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有着巨大的意义。从历史层面上来看,甲骨文的出现将我国的历史文明一下推进到了殷商时期,这期间的很多内容。

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一下子变成了有据可循的历史。从文字方面来看,我们的汉子文化一下子又延伸了数年,确定了汉字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开始广泛应用的事实。

如今,无数的甲骨文被逐渐破译出来,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古老的文字,更加深刻更加详细的了解古老的华夏文明。
参考资料:

《清史稿》王懿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