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采第八批综合五家才纳入,数量上相对于三、五、七批少了一点,和第四批45个差不多,规则上第七批已经非常完善,感觉上第八批的标书规则上变动不会特别大,规则上第七批该有的都有了,该讨论的都讨论过了。 下面直接上干货,产品顺序就按下面的顺序,先简单分析前二十个。 竞争格(参与的企业+原研)在上一篇文章里有写到 (信息来源:CDE NMPA 风云药谈) 1/3、甲硝唑/奥硝唑:甲硝唑这几年市场量增长迅速,也是各省代理商赚了钱的品种。 奥硝唑这几年增量也比较迅速,市场体量不到一亿支,大概在7000W支左右。 两个产品从产品竞争格局考虑没有任何意义,不管限价给多少,但是,从供应链端看应还有机会,如果限价还过得去。 两个极端的局,不过大概率就那一个,做这类产品的朋友可以重点关注,顺位很难评判,原研不会来拼杀。 2、氨甲环酸:作为经典抗凝血产品,这两年增量速度也还可以,不到一亿只的体量,各地方有带量采纳入,本次参与的企业都不小,竞争格局异常激烈,限价高低与否基本上不大影响最终格局。 基本上看看就行。 4、头孢噻肟:三代头孢的经典药物,自从曲松和他啶第五批折戟沉沙后,噻肟的体量一路飙升,市场总体量应该突破两亿支,如果限价还可以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市场机会。全国大概有20个左右的省份带量,价格基本上都还可以。 5、头孢西丁:头霉素里另外两个(米诺已死,美唑霸屏)已经在国采第七,本次竞争格局比较激烈,体量的话应该是过亿支,西丁的销量≥美唑+米诺,本组大企业非常多竞争也非常激烈,看最终给的限价如何,如果要是卡着最低价扬子江的价格,那还有一点机会。 6、依诺肝素:遇上了国采中外企里“拼命三郎”赛诺菲,体量是够大,地方带量采有一些省份,这个局不太好破,老龙头当仁不让,新进者也想分一杯羹,只能说是有一定的机会,毕竟,经典药物永不退色。 7、阿加曲班:鼓励研发产品,2017年纳入国家医保,市场体量一直没有过千万支,价格还是比较不错的,从120到250左右都有,是比较新的产品,尽管各地方带量采也有,但是,预计限价方面应该还可以的。 但就目前的竞争格局来看,在原研不大降价的情况这个局也不太好破,理论上有一定的机会,客观理解上很难。 8、丙戊酸钠:作为经典的抗癫痫类药物,赛诺菲在中国销售了很多年,但是赛诺菲的是粉针不是参比,各企业过评的是水针。市场体量四千万支不到,市场集中度比较高。 从报量目录看是包含粉针剂的量,但是,粉针剂是否来参与存疑。 竞争格局比较激烈,这个破局的可能性比较小,适当看看。 9、呋塞米注射液:短缺药,市场体量一亿支以上,也是近几年产业链整合比较经典的产品,河南润弘、天津金耀、遂成、南国占有现有市场主要份额,有的过评有的没过评,后续还有企业在排队,竞争格局还是比较激烈的。 从产业链角度考虑有一定的机会,从竞争格局上来讲机会不是很大。 10、生长抑素:产品进入了部分省份的带量采,市场体量3000W支以上,目前,挂网价格有高有低,限价的不确定性增加。默克大降幅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国内参与的企业也都还不小,竞争比较激烈。 这个产品限价会影响预期,地方带量价格高高低低,可以看看。 11、托拉塞米:经典利尿剂产品,近两年市场销量呈下降趋势,过评后的价格高低都有,产品近几年市场上比较热。从限价角度考虑目前价格不太好预测,从产业链方面考虑产品机会点还是比较多的,但是,竞争非常激烈,属于两个极端的情况,可以重点关注。 12、阿托西班:预防早产,产品是2017年进入医保,除了海南中和销售还可以,包括扬子江在内的大企业销售的都一般,市场总量始终不温不火没有什么突破,本次报量突破40W支都不太容易。 产品的限价可以期待一下,辉凌是没有参加过集采的,不过从个地方带量采来看,有参与的意愿,本身这个产品辉凌销售也一般。 13、磺胺甲噁唑:第七批流标产品,当时限价是0.2元/片,一方面看限价是否有突破,另一方面参与的企业还是8家,整体的市场规模不是很大,从代理的角度原有在做的可以看看,想新介入意义不是很大。 14、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本次报量包含了1:1与2:1,2:1目前还没有企业过评,产品规模应该是第八批能排前三的产品,市场规模保守预计80-90个亿,目前是8进6的格局,后续还有一些企业在排队。 尽管各地方已经有带量采,如果限价还过得去,这个产品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尤其是各省做抗生素的大佬,毕竟体量在,就算是空间不是很理想的情况,最终的预期不会差的,重点关注。 15、氨曲南:产品曾经辉煌过,这几年掉量非常厉害,现在的体量就没那么大了,产品目前的价格体系比较混乱,目前是7家,但是有整体上有一定的机会,从当前格局看只需要有一家出局即可。 如果,限价还可以的情况下,这个产品应该有一个比较不错的结果,重点关注。 16、丙氨酰谷氨酰胺:补充氨基酸的大产品,近四五年市场相对稳定,之前也是几十亿的大产品,但是市场体量还在。 一方面看产品的限价,这个限价幅度段还是比较大的,生产成本不低,但是可以拿到粉针一部分市场。 遇到的是国采中“每投必降”的费卡,所以,这一组竞争比较激烈,好在是家数不是那么多,可以关注。 17、甲钴胺注射液:片剂已经集采,卫材降幅最高,可能硬伤就是限价+竞争格局,国内企业估计会把卫材当成一家降价的名额来算,从参与企业竞争格局来算+品间差比,这个产品的竞争程度比较惨烈,适当关注。 18、利福平:抗结核“四大金刚”最后一个,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有一定的机会,从竞争格局上看基本上没什么机会,操作的也都是抗结核线的代理商,适当关注吧。 19、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2022年国谈产品,据说是没有谈判成功,胶囊剂型的价格已经拼死了,目前是7进5的格局,东阳光又是两家参与,这次的策略估计和胶囊剂型的策略差不多。 非医保产品市场在培育过程中,限价应该还可以?竞争比较激烈。适当关注。 20、氢溴酸伏硫西汀:产品刚刚过专利期就被纳入进来了,市场规模几乎是每年翻倍增长,但是总规模也就在2亿上下,本次产于的几乎全部是大企业,这个产品的限价应该还可以,降幅应该不低,适当关注。 本次简析的产品是竞争格局TOP 20的,所以大家看起来竞争比较激烈,下一篇的话竞争格局会好很多。 市场总是超出人们的预期在变化,所以,一切皆有可能,以上简析仅供参考,轻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