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李钟秀,原中国妇女出版社社长,曾居住在东四三条。 ![]() 父亲在“送灶”的活动中,自始至终不出场。似乎他觉得在厨房里听几个孩子叫叫嚷嚷与他的尊严不太协调。母亲是我家的“大拿”。只见她点燃灶王爷画像及“随从”,口中念念有词:“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上方,见玉皇。好话多说,孬话瞒着。”说毕,她从桌上拿一块关东糖在大铁炉子的灶口外,使劲地涂,然后说:“什么都别说了,用糖把嘴堵上吧。”母亲笑眯眯地伸直了腰。 厨房里,混合着燃香味儿、蜡烛油味儿。这阵又掺和进烧焦的关东糖味儿。小小的厨房,一时挤进七个人:母亲和她的六个孩子。倒显得热气腾腾。 祭礼结束,每个孩子都分到数量、品种相同的关东糖及糖瓜。这是我家的传统,任何糖果、花生、瓜子,都是按人头均分,不分大小。我们从小都习惯这种平均分配。从没人提出异议。 每年一次的“祭灶”,每年都有新鲜感。 1949年1月31日,北平解放。 解放前一年的冬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已把北平团团围住。二姐当时参加了地下党的外围活动,她从学校带来解放军的信息和解放区的流行歌曲,如《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团结就是力量》《你是灯塔》等。母亲从街面上也听到许多传闻。可街筒子的老百姓,只待解放军进城。 农历腊月二十三,我家照旧“祭灶”。在点燃灶王爷画像时,母亲说完了往年的那套话后,又找补了一句:“北平解放了,您就别再回来了。” 从此,我家再也没有“祭灶”活动。 附:《送灶王爷上天》(歌词)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清水米豆祭神马,酹酒糖瓜送灶君。 孩子争斗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上天言好事,坏事丢一边。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云车风马少留连,家有杯盘鱼肉鲜, 盼君早归取利市, 司主全家获平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合)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上方,见玉皇,好话多说,孬话瞒着。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 (完) ![]() 栏目说明 本栏目摘于东城区政协文史委员会、东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编著的《胡同故事》,仅作学习分享。 “传承胡同文化、讲好胡同故事、永远地留住乡愁,这是无数人的心愿,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信仰和追求。”(单霁翔)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这里是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