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书话让买书和读书更有趣

 王兆善 2023-01-13 发布于安徽

从阅读的历史来看,书话体裁的图书确实非常好的向导,好的书话,正如唐弢在《晦庵书话》序言里所说:书话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文章图片1

唐弢 晦庵书话

依弢公所言,披沙拣金,好的书话还是有很多的。从个人阅读体会所言,管窥蠡测,大概有几类:

一是日记体书话。如扬之水的《读书十年》、彭国梁的《书虫日记》等,这些日记体的书话当然不是正统书话的范畴,但是阅读体验极佳,轻松无压力,仿佛和作者一起在谈话聊天一样,这就是好的学人日记拓展的另外一个功能,读者按图索骥起来较为便利。

文章图片2

扬之水 读书十年

二是治学体书话。如黄仕忠的《书的诱惑》、高克勤《会心不远》等,这类书话都是作者在治学过程中,产生的阅读体会和感悟,非常的吸引人,很有学术质量和鉴赏性,我几乎一口气看完。

文章图片3

黄仕忠 书的诱惑

三是散文导览体书话。如钟书河的《左中右》、朱航满的《雨窗书话》《木桃集》,这类书话从文章本身来看,就是文字质感非常优美的散文,带有很强的知识性,自然是引人入胜,这是书话占比最大的类型,也是符合弢公气质的散文类书话。

四是书信体书话。如《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五卷巨册,吉光片羽间显露出巍峨的文学点评造诣。再如《范用存牍》(4卷),呈现出和出版重镇三联千丝万缕的关联,透露出作家、出版社之间出书写作的台前幕后。当然,书话的种类很多,外延很大,穷尽列举是很困难的。

文章图片4

夏志安夏志清 书信集

为什么喜爱阅读书话,毕竟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遣无涯,殆已!又恰似孔子所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自由的时间更少,人的阅读面和接受信息的带宽是受限的,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得以站的更高看得更远,不停的探索认知的边界,打破信息茧房,以最快的速度寻找的符合自己阅读趣味的文本。

在选择书话上,我并不赞成“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做法,有的书话大略的翻过,就已经很好了,还是择其精华而入手。

一是大家书话,不可忽略。如黄裳的《榆下说书》《银鱼集》,郑振铎的《西谛书话》,范用的《相约在书店》等,都是难得的佳作,历久而弥新。

二是要关注具有特定职业背景的作者,比如编辑职业出身的作者,写起书话来举重若轻,文美如斯,如金性尧的《饮河录》《伸脚录》,文笔简练流畅,功底深厚。再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老编辑高克勤的《拙斋书话》,文笔细如流水,浅浅淡然间,已让读者欲罢不能。

三是要注意横向汲取。书话严格意义上来讲,其实也是舶来品,是从国外流传进来,阅读书话也可关注阅读国外的优秀作品,拓宽视角。

书话概而言之,是散文中的一类,又带有自己的特殊标记,好的书话著作值得一读再读,总是给人以精神的享受,以及艺术的熏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