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的表达方式

 123xyz123 2023-01-13 发布于湖南

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今天我们来看表达方式中的描写和抒情。表达方式有5种,但在诗歌鉴赏中重点考查描写和抒情。

我们在分析描写时,要考虑它的角度,是近景还是远景,是俯瞰还是仰视;要考虑它的方式是运用了哪一种感官,是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还是触觉来写;同时我们还要考虑技巧,比如正侧结合、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

我们先来看角度,“两个黄鹂鸣翠柳”,这是近景,“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远景,远近结合。“鹰击长空”是仰视,“鱼翔浅底”是俯瞰。

我们再看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短短20字的一首小诗,从触觉、视觉、听觉来写。我躺卧在床上,那枕头和被褥像寒冰一样冷,这让我很惊讶。这是触觉。抬头望见窗户已被白雪映亮。这是视觉。当夜深沉的时候,我才感觉到窗外的雪下得很大,不时听到雪压竹折的声音。这是听觉。

技巧中几个结合,以及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是一个难点。我会在课程中结合例题来讲解,这样更清晰。

抒情包括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感。

间接抒情常考的有借景抒情,比如“天地寂寥山雨歇”,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托物言志,如明代于谦的《石灰吟》:“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字面上看是歌颂石灰,实际上是托物言志,表现诗人高洁的理想。

借古讽今,“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借用陈后主因为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吸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

文章图片1

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地,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分不清,作者在画里还是画外,景物与人融合为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