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文阅读难点突破:小说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

 123xyz123 2023-01-13 发布于湖南

一、含义和特点

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概念来自英国作家、评论家 E.M.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一书,此书是根据福斯特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几次讲座内容辑录的。

扁平人物在17世纪被称为“谐趣人物”,有时也被称为类型化人物或漫画式人物。扁平人物是单面的,人物性格会单一些,作者在刻画的时候是为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其他的性格基本不会呈现。扁平人物是单一的,好人永远完美无暇正义凛然,连偶尔的一点坏念头都不会有的;而坏人则是坏事干尽无所不为。扁平人物是围绕着单独一个思想或特质来塑造的,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勾勒出来,比如《三国演义》中,刘备之“仁”、曹操之“奸”、诸葛亮之“智”、关羽之“义”等;又如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外国小说中,《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米考伯太太,她的形象可以用“我是绝不会抛弃米考伯先生的”来勾勒,《老人与海(节选)》中的圣地亚哥可以用“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来勾勒。

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多面、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福斯特说:“圆形人物变化莫测,如同生活一样叫人难以预料。”圆形人物性格是多面的,好比一个立方体,你会看到它有六个面,圆形人物就是这样,有许多不同的面呈现。比如《红楼梦》中的宝黛钗、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等;又如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外国小说中,《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大卫·科波菲尔,《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百年孤独》中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奥雷里亚诺、丽贝卡等;又比如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既有“忍”的一面,也有“狠”的一面,因而他属于圆形人物。

圆形人物性格是会变化的,人物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情节的发展,时间的流动,人物的性格会一起发生变化。扁平人物性格是稳定不变的,纵使经过了那么多年,经过那么多事,人物自始而一。“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他们对于小说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圆形人物”的复杂多变使小说更加真实,也使小说的内涵更加丰富;而“扁平人物”则具有高度的浓缩概括性,往往能让人过目不忘,同时也可以从侧面推动“圆形人物”形象的呈现。一部原本就很复杂的小说,常常既需要圆形人物,也需要扁平人物。

二、作用

1.圆形人物更加真实、立体、丰满——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

林冲(沧州遇旧-善良仗义、安分守己;买刀寻仇-正直刚烈、得过且过;接管草场-随遇而安、疑虑谨慎;雪夜复仇-凶猛果敢、奋起反抗)

阿Q(封闭落后农村的流浪汉,有农民的憨厚、质朴的一面,但更明显地具有偏狭、愚昧、盲目、无知、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自我麻木的“精神胜利法”等。)

鲁迅《铸剑》中的眉间尺、宴之敖,鲁迅《祝福》祥林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中的唐吉诃德,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娜塔莎等。

圆形人物内涵更丰富,性格中的矛盾会产生足够的张力;更能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更真实,更能打动人,更具有审美价值;让故事情节随人物而产生起伏变化,使读者在阅读中充满惊奇,充满期待;圆形人物性格的复杂多变,也让小说更真实,让小说的内涵更加丰富,艺术性也更强。当然,圆形人物也常常让我们琢磨不透、难以概括。

2.扁平人物更加简单、抽象、典型——寄寓我们某种被放大了的情感。

中国古典小说中有很多扁平人物,如《三国演义》中曹操是奸的化身,关羽是义的化身,刘备是仁的化身,张飞是勇的化身,等等。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王夫人、邢夫人等。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讽刺)(封闭、怀旧、胆小、多疑,极力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沙皇专制的僵化思想保守顽固的势力束缚人们的思想)

契诃夫《变色龙》:奥楚蔑洛夫(讽刺)(立场随着不同的信息不断变化,他左右摇摆、趋炎附势的性格变凸现了出来)

鲁迅《铸剑》中的国王、弄臣与妃嫔、街市上的人们;

巴尔扎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莫泊桑《项链》中的玛蒂尔德等。

扁平人物性情品质坚定不变,让人过目不忘。在讽刺小说中,“扁平人物”常常能产生喜剧效果,起到讽刺的作用。作为小说主人公,他很容易为人们所辨识记忆,成为典型意义的类型人物;作为次要人物,他能衬托圆形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但是形象单薄、一望可即。

3.一般的长篇小说中这两种人物往往是缺一不可。扁平人物能衬托圆形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两种人物共同承担阐释主题的任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