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一个有诗意的灵魂朋友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标签中度过,有来自社会的荣誉、有来自Ta人的认可,也有来自自己的标榜。 然而,在标签中度过我们的一生,没有所谓的好与不好。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或者合理性。但结果都将是捕风、虚空。正所谓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一代过去一代又来,也是捕风、也是虚空。在众多标签中,我比较欣赏诗人张静雯的个人简介,她说:毕业4年的我,用“偏爱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来形容不为过。换了三四份工作,在选择每一份工作之前,都会慎重考虑。更多会考虑当下的工作“是否会更好地塑造自己的心灵和信仰?”对我来说,心灵的修行和思考,远比工作本身更有价值和意义。2次高光稳定。在刚毕业那年,经人介绍,进了“上海交通大学EMBA总裁班”,能和优秀的人一起共事。由于是一个创业型的公司,我会涉及一些琐碎的事情,有课程顾问和线下活动策划以及公号运营等。更多偏向于市场营销的角色。对于工作本身而言,没有太大的挑战性,时间也不会很长。因此,工作之余,我有了更多时间投资自我学习成长,工作半年后便离开了。后来,先后进入两家还不错的企业,分别是健康行业和文化行业,也都做到大客户经理和项目经理职位。而在这两份工作中,我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方式,于是又果断出来创业。第一次创业还是在校园时期,做“电子产品”领域,给我带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第二次创业是合伙做“品牌文化”的总经销商,结果并不理想,做了半年左右,团队解散了,自己也亏了二十多万。虽然第二次创业没有第一次创业幸运。但两次创业给我最大的感悟和教训:没有完善的系统知识体系和认知思维高度,终究会死在路上。而唯一没变的,是我对信仰执着,以及通过诗意的方式面对生活和人生中的风雨彩虹。甚至,在最失意时候,也能有李白“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般的从容与豁达。这些”诗意的文字“有发表在《中国诗歌》《新诗歌》《苏菲诗歌翻译》《贵州作家·微刊》《现代诗歌》《望月文学》《作家前线》《中国诗歌艺术奖》等网络媒体平台。对我而言,我是上帝的宠儿和信徒,因为每一首创作灵感都来源上帝,而我的大多数作品,也是对上帝的歌颂和赞美。这些都将会过去,也会成为我灵魂路上的磨练,以及生命中的结晶。关于我的成长点滴,我会以"诗意的文字"记录在视频号里,希望与更多有趣的灵魂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