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细节”经历,给我3点深刻启示和觉知

 邹海 2023-01-13 发布于上海

这是邹海公众号的第232原创文章



你是不是会经常提醒自己要注意细节?

可是,结果却又经常犯细节的错。

导致错过了很多原本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包括恋爱婚姻、职场事业等,哪怕是一条朋友圈文案,一篇公众号推文、一条短视频剪辑等也不例外。

一个细小点没做好,都会让自己捶胸顿足,还犯如此低级错误,骂自己真是傻X。

即使如此,也不尽得把自己骂醒,从而长点记性。

拿我自己来说。

在剪辑短视频时,会提前做好各事项准备,比如剪辑调色、降噪处理、声音增减益、文字配音、素材匹配、片头片尾等

在做的过程中,也能按照预期准备和思路进行,到最后完稿时,也会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发现没问题,便觉得完美大吉。

可到最后推送完,当再去平台完整看一遍时,各种小瑕疵就出来了,顿时便各种不满,只好再次到日记本写上自我反思。

基于此,关于“细节”的经历,给我3个最深刻的体验和觉知。

第一、不要自以为是

很多时候,你我都会犯自以为是的时候,倒不是刻意表现自我的骄傲,更多是人性使然,不愿意多思考一步,多想一步,这是思想上的懒惰。

以至于在行为或结果上得以体现,从而就会错一次又一次的细节错误,这原本是可以规避。

前提是我们要摒弃个人的自以为是的思想,它有时是一种偏执。

第二、不要试图一遍做到完美

任何人,都想一次性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当你有了这个想法后,心里自然也会萌发急功近利的想法,近而也会犯思想上的懒惰。

总想着一次性做到完美,不管是自己去做事儿,还是领导交给你的任务等,都是如此,这也是人性。

第三、开启上帝视角,跳出自我视角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有这么一句话,你的认知世界决定着你的现实世界,倘若一味停留在自己的认知世界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必定会有狭隘。

对于我们日常做的小事儿而言,想要结果尽善尽美,跳出自我视角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和手段。

跳出自我视角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当你做完事儿时,不要立马去检查是否有瑕疵,而是隔几个小时或半天一天,之后再检查相应的细节是否有误。

这种通过延长时间,在不同时间状态下去客观对待,不至于被当下情绪或状态所左右思考和抉择。

另一种情况,是要检查或审核的事情或内容交给别人去做,完全抛开自我主管因素的影响,这种效果要比第一种要好。

但,这里对审查方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也会有所要求,起码不会让一个完全任何经验的人去做。

著书《道德经》的老子说过: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这也体现细节对于一个人成事的重要性,愿你我因细节成就自己。

来个小结:

生活或工作中,你我总会因为“细节原因”而失去原本该得到更好的结果,至于如何避免这种情况,记住这三点心得:

首先、凡事不要自以为是地想当然,遵循实事求是做好每一件小事儿;

其次、不断尝试和试错,不要试图一次做到尽善尽美;

最后、开启上帝视角,跳出自我视角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