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研自荐信背后的心理因素探究

 听松2018 2023-01-13 发布于广东

新年偶读有一位读研学生R成功选择导师的自荐信。

自荐信短短两页纸,千字文恰好符合阅读审美时长。

自荐信简洁明了,内容只分两大部分,逐一讲述清楚写信人坚定选择对方成为导师的三大理由和让导师可以选择自己的四条理由

自荐信文笔通畅、文字精辟、逻辑性强,佩服也惊叹自荐信里面还娴熟运用有几大心理学定律,值得探究也值得借鉴。

[图文来自网络,谨致谢意]

其一是杜根定律。

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

据说读研学生R向往的导师,优先接纳具有保研资格的研究生做学生,其导师招生的门槛之高及难度之大,完全可以想见。而R却能知难而上,仍能鼓起勇气给导师写自荐信,大胆与导师进行交流,非常坚定想要幸运地成为导师的研究生。

R此举完全合符心理学上杜根定律的现代意义:一是信心决定成败。二是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你最后得到的往往也是最好的,只要你有信心。三是对事业怀有信心,相信自己,乃是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前提。

最后的事实也再次印证了杜根定律,读研学生R果真如愿以偿。

其二是首因效应与共鸣效应。

在心理学中,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反映了人际交往中主体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就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可以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

如是反观R的自荐信,开头先是不谈自己说导师,开门见山地首先说说自己对导师的认识与了解,且提炼表达成自己坚定选择对方成为导师的三大理由,包括有“向往老师的研究方向,欣赏老师的专业能力,感佩老师的人格魅力”。

这样一来,既可第一时间给对方留下至关重要的良好第一印象,说明自己选择对方做导师,是做足功课且有充分理由的,随之还能引发心理学上的共鸣效应,即由话题共鸣产生双方的思绪共振,有效提升自荐信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其三是名片效应与亲和效应。

所谓名片效应,是指在人与人的交际中,如果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自荐信的第二部分,R紧接着阐述了让导师选择自己的四条理由,包括学习、工作、性格与读研憧憬等方面,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导师描述自己的概貌,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就如同使用“心理名片”一样把自己介绍给导师。同时,在向导师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的过程中,也借助彼此间存在着学习与研究的共同之处或近似之处,让对方感到相互之间更加容易接近。而这种相互接近,通常又会使交往对象之间萌生亲切感,有助于相互接近相互理解。交往对象由接近而亲密、由亲密而进一步接近的这种相互作用,就是所谓的“亲和效应”。

实际上,亲和效应是长久性的、自发的,多是无意识的;名片效应是短时间快速的、有目的性的、多是刻意的。

读研学生R坚信机会是留给勇敢人的。读研选择导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梦想成真,显然这封自荐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遗憾自荐信涉及诸多隐私内容,无法附录展示范文,仅就上述自荐信的先知彼后荐己等写作思维方式,略作心理因素探讨,且供求学求职的年轻人参考,祈愿在怎么想与怎么做方面,可以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