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强大之路(8)

 当下正好 2023-01-13 发布于安徽

                   思维结构和心理结构

简单地讲,思维结构也就是智力结构对应的是人的大脑功能,代表着无情感、冷静、理智,心理结构对应的是人的心理功能,代表着情感的情绪以及价值偏好。

思维结构很好理解,但心理结构是一个很复杂也很有歧义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正如哲学,心理学中的很多概念一样,包括像理性这样的概念。

它主要指以下东西:人格(本我自我超我,他们也组合成结构)、性格(人的性格不是单一的,他们也组成结构)、价值偏好(不同的价值偏好也组成结构),以及与这三者有关的,情感,情绪等(更是结构)。

思维结构和心理结构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共同对外部事物起作用,一方会参与另一方对外部的反应,只是不同情境中各自的比重不同而已。比如,当你修电视机时,主要是你的智力结构在起作用,而当你被一个人骂时,主要是你的心里在做反应,但当一个漂亮的女人走到你面前时,你的大脑和心情同时起作用。

也恰恰是这样,在给我们带来好处(因为很多时候人要对外界进行整体的反映,以保持人格的健全)的同时带来了麻烦。比如,我们习惯认为原始人野蛮,真是这样吗?我们的心理已经干扰了我们的判断,在心理上我们已经预设了我们的社会文明。

我们的心里之所以弱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心理结构的功能常常会取代思维结构的功能,就是情感会淹没理智,本该是大脑起的反应,我们却只是在以心理反应,一旦这样,外界对我们的刺激就绕过我们的大脑,我们就成了一个客体,一个外界刺激所驱动的心理机器。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时候我们不仅是心理弱小,在智力上也陷于终止,我们已经无法作为一个主体以智力应对外部世界,这就是我们被情绪所淹没时,常常会变成一个白痴的原因。

思维结构和心理结构会相互产生影响,这给我们带来麻烦的同时对于我们也有巨大的好处。

我们先来说一下认知结构怎样对心理结构产生影响。它是依赖于人的情感,价值观等对于事实的反映,换言之,他是由你的认知结构参与作用下的外界对你的心理结构刺激的结果。比如,新闻媒体以老师很煽学生耳光为题报道了一件师生之间的冲突,当你看到这样的标题时,在你的认知结构里,就有了老师打学生这一事实设定。你被标题所认定的事实影响而先入为主了。但是,随着媒体把事实的真相深入揭开,慢慢的你会发现,其实是学生可恶,多次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故意捉弄老师,老师只是忍无可忍的对他加以反击,对他进行教训。在这个时候,老师强势,学生弱势,的社会认知背景自动隐去,在你的认知结构里,事实就是另一种样子了,而在这时,你的心理反应也随之改变,你从同情学生转到了同情老师。

那么,心理结构又是怎样对认知结构产生影响?心理结构一旦影响认知结构,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是歪曲的,他只是你带着恐惧,愤怒愿望所看到的世界,即你所看到的世界只是你害怕或希望看到的世界,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你头脑中的世界更多的是你心里的产物,为什么一个人在结婚前把恋人想象的是多么好,温柔贤惠什么的,似乎他具有一切优点,但婚后却感觉失望,原因仅仅是,所有这些优点,更多的是他附加上去的,而不是他本来具有的,一旦两个人的关系生活化,这些并不具有生活化的美也就就消失了,既,你对他的想法,在不同的情况里影响到了他对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的事实设定。

在这里,我再举个例子,当你晚上走在一片矮树林里的时候,被晚风吹动,摇摇摆摆,影绰绰的树木似乎就是鬼魂。你会感觉到很害怕。但是当你打开手电筒照射,你发现它只是树木,他之所以不像是树木,而像是鬼魂,那是因为你心里害怕,当手电筒告诉你它事实上只是树木时,你的害怕就消失了。

需要反复思考的几条原理

1,人不是机器,但非常容易变成机器,从你踏入社会的第一天起,你的心理就常常会脱离你的控制,也就是说,你的心理就常常被一些你从未意识到的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原理、规律所操纵,当然,有时也难以避免的被那些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与规律的人操纵

2面对任何让你在心理上自卑,屈辱,窝囊,无能,愤怒恐惧的人和事,你的对手绝对不是他们,也不是你自己,而是这些原理和规律。因此,要想让自己在心理上变得强大,你不是在于他人作战,也不是与自己作战,而是与这些原理规律作战

3你之所以在心理上很弱小,重要原因当然是那些控制你的情绪,情感的原理,规律的强大。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你没有意识到他们,揭破他们。也就是说你是否强大,主要取决于你是否具有对他们的认知能力

4牢记这一点,正如我们第一眼看上去的世界只是世界的表象,而不是世界本身一样,事实是什么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我们心理上如何,是事实在我们心理上如何激起了我们的语言和行为而不是其他东西,在心理上,我们是柏拉图的洞穴人,而不是禅宗中的开悟者。也就是说,在这个社会里生活,在很多时候,我们是睡着的,但我们从未意识到自己是昏睡的

5恰恰由于此,修改我们的认知结构,我们面前的世界将是另一种样子,而修改我们的心理结构,我们对于世界将做出不同的反应

6修改我们的心理结构,会碰到自我这一心理功能,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取消自我的存在,没有自我的人,指的他的自我是虚假的,他把社会他人的东西看成了是他的自我,因此他人的看法极大的操纵了他,而有自我的人,是指他的自我与人性相连,并能保持独立性,佛教中的无我绝不是只消灭了自我,而是看穿了虚假的自我虚妄并不执着它

7心理的第一铁律是人在心理上必须生存正如在生理上必须生存一样,他和自我一起成为破解我们心里奥义的密码

8人是社会动物,具有诸多社会属性比如职业,朋友关系,地域,信仰,价值观念等等,这些东西构筑了一个人存在的确认,并形成他的认同。这些认同本身,既可以是他强大的来源,也可以成为控制他心理的武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