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给后人留下的治疫方

 了然3z5ctoaa2w 2023-01-13 发布于广西
图片

口罩戴了也基本三年了,疫苗也跟着研发了好久,可是疫苗研发的速度总是跟不上病毒进化的速度,难道我们人类的智慧斗不过病毒?

当然斗不过。自然界中有多少种病毒?显微镜下人的手上有多少种细菌?不过是有的致病,有的不致病,于是西方科学一直试图消灭能够导致人发病的病毒。但是,假若西方科学真的厉害,那流感病毒为什么依旧存在呢?

在许多人推崇科技研发、相信实验室数据的时候,却忽视了我国古代有多次对抗瘟疫的斗争。固然古代在屡屡斗争中因瘟疫而使许多人失去生命,但也正因为那些血的教训,古代中医者研究出了对抗瘟疫的方法。

用在人身上的药,是靠着在瘟疫感染者中屡次试验让人活下去的方子有效,还是在小白鼠身上试验让小白鼠活下去的方法有效?老鼠可以在不见太阳、暗无天日的下水道生存,人呢?用小白鼠研发治人的药……就呵呵吧。

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一个方剂叫大青龙汤,看图片方义:

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原文中未提及它可以治疗疫病,但是看大青龙汤的适应症状:发热恶寒、身疼痛、无汗而烦躁。烦躁在中医眼中就是身体内部有热,热到浑身难受才会烦躁。再看看当下疫病的症状:(如图)

图片

再看大青龙汤的药物组成:

图片

    (以上为中医教材图片,用量少得可怜,不作参考)

麻黄加桂枝可以发汗,炙甘草可以防止发汗时伤到心脏(汗为心之液),杏仁可以防止麻黄宣发肺中津液而致肺燥,杏仁可以补充肺的津液,还可以肃降肺气,石膏是清热的,发烧口渴都可以使用,儿童发高烧用上含有石膏的白虎汤,一剂愈,当然用量.熬制.服用方法有讲究的,绝对比退烧药好用。生姜红枣是防止胃肠中的津液因为发汗而流失。有的人发汗完了口渴,就是胃肠中的津液排出去了,人运动会口渴,都是这样的道理。

以上是从中医角度去解释,那大白话就是,大青龙汤可以让人体内被感染的坏水坏的津液通过发汗排出去,然后用新的津液去补充。坏的物质离开人体,新的物质替代坏的物质。我认为这是符合外感病毒的治疗思路的,把病毒赶出体内,而不是在体内杀死,如果在体内杀死还是要通过二便等排出体外的,人体内不能有不需要的物质存在。

另外,人感冒咳嗽气喘往往就是因为肺气失于宣降,麻黄搭配杏仁直接解决这一问题。咽痒也是因为坏水闭阻在身体,人体又发烧,就会造成咽痒,当然,如果有的人素有水饮,再遇到发烧,咽痒咳嗽就会更加厉害,这就需要在大青龙汤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草药,这是因为人体个体的身体状况差异,所以中药处方是有加减的,每个人的身体基础不一样。

同时,大青龙汤也有禁忌,就是因为人体个体差异。原方中说:“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有汗而又外感,津液一直处于流失状态,再大发汗,是有可能抽筋的。有些儿童感冒发高烧抽搐就是津液大伤,多喝煮梨枣水可以预防发烧抽筋的。这也是为什么以前孩子感冒之后来罐桃罐头,补充津液,感冒就会好得彻底。否则津液受伤,会有其他变症。

当然,以上只是基于对大青龙汤的研究与思考,我没有被感染,所以没办法亲身试验。但是中医眼中,病毒不可怕,自然界细菌那么多,人类一直与其和平共处,中医不会想着消灭病毒,今天消灭小G,明天还有可能小C,与其树敌,不如见招拆招,然后强大自己,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下面附上大青龙汤的保守用量,根据体重有增或减,儿童肯定要少很多很多。

麻黄15g、桂枝20g、生石膏30g、杏仁15g、炙甘草10g、生姜2片、大枣10枚

大火快煮,九碗水煮成三碗,先服一碗,不汗,过会儿再服第二碗,依次……一直不出汗就加重药量,直至出汗,汗出则药停,不可过服以防伤津。

这个方子也适用于高烧而无汗的感冒,方中草药价格也都是非常便宜的,注意儿童减量,根据体重减量。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