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区的弹丸小岛,却成为日俄争夺焦点,还影响到远东地区的安危

 雾海中的漫游者 2023-01-13 发布于山东


我们知道,一直以来南千岛群岛(主要包括色丹岛、国后岛、泽捉岛及齿舞诸岛,故日方称为北方四岛)争端都是东北亚政局中十分敏感的一个话题。围绕着这几个看似不大的小岛的归属,不仅日俄两国间各种明争暗斗、相互较劲,甚至整个远东都会因为这一地区的每一个风吹草动而惊出一片波澜。
 
那么,为何区区弹丸小岛竟会成为日俄角力的焦点?在两国都高调宣称对其拥有主权的背后,几百年来二者又上演了怎样的“争岛”恩怨呢?
 
上图_ 千岛群岛的位置图
 
  • 从无主荒地变成日俄“角力场”


虽然日俄两国都一再宣称,南千岛群岛自古以来就是其领土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整个千岛群岛都是一片无人问津的无主荒地。当然,因为地缘优势的关系,日本人很早就了解到了千岛群岛的存在。
 
在正保元年(1644年)日本绘制的本国地图(正保日本图)中,就清楚地标明了千岛群岛的39座岛屿。然而此时位于日本最北部的松前藩,其势力才刚刚进入北海道(当时称为虾夷地)南端,对千岛群岛根本望尘莫及。直到1821年,松前藩才取得对北海道的控制权,但仍未完全控制千岛群岛,更谈不上有效的管理和开发了。

18世纪中后期,俄国势力开始大举进入千岛群岛。早在1711年,俄国人便在北千岛群岛的占守岛登陆。这是群岛诸岛中比较靠北的一座,距离俄罗斯勘察加半岛的洛帕特卡角仅有11公里。1779年,时任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发布诏令,千岛群岛上凡是未经过圣彼得堡许可的实物税及其他一切苛捐杂税一律废除。于是,俄国在事实上占领并控制了千岛群岛。

上图_ 日人林子平(1738-1793)所绘《三国通览图说》中所绘的阿伊努人

19世纪起,随着国力逐步发展,日本开始对千岛群岛进行系统的勘探、开发,并绘制岛屿地图、建立驻泊地和落脚点。不久,日本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虾夷地征服”运动,他们强迫北海道、千岛群岛上的虾夷人(即阿伊努人)着日服、用日语,禁止其原宗教信仰,改籍日本,这便与俄国发生了冲突。

由于此时克里米亚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沙俄对远东地区多少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权衡利弊后决定与日本协商解决群岛纠纷。1855年,双方在下田签署《日俄友好条约》,两国规定以择捉岛、得抚岛之间为两国在千岛群岛的势力分界线(这也是传统意义上南、北千岛群岛的分界线),此线以北归俄、以南归日。
 
1875年,双方又签订了《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又称《圣彼得堡条约》),日本以交出自己掌握的南库页岛为代价,换取了对俄占的北千岛群岛的控制权。至此,日本在事实上占据了整个千岛群岛。

上图_ 《苏日中立条约》签约现场
 
  • 两巨头的博弈


日俄战争后,随着日本大获全胜及沙俄在远东势力的萎靡,日本开始放手开发千岛群岛。南千岛群岛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还拥有许多天然良港,对于处于资本主义发展上升期的日本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
 
1930年代后,日苏交恶。苏联有感于千岛群岛扼控堪察加半岛及海参崴的出海“咽喉”,并顾虑日本军部内存在着势力强大的“北进”派,故而十分担心日本以千岛群岛为跳板进攻苏联远东地区,封锁苏联远东各港。但因为苏联面临着纳粹德国强大的军事压力,苏联只得在1941年4月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承认日本对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的主权,以便稳住日本、集中力量对付德国。

不过,随着苏军兵临柏林城下、纳粹德国灭亡在即,日军又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军打得节节败退,苏联看到了收回库页岛南部、夺取千岛群岛的希望。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坚持要求将千岛群岛全部划归苏联。

上图_ 1945年,雅尔塔会议的美苏英三巨头
 
然而,对于这么重要的一块宝地,罗斯福怎么能允许俄国熊独占?为此,他拉上丘吉尔表示反对,认为南千岛群岛应继续由日本管辖(即作为战后驻日美军与远东苏军的缓冲地),北千岛群岛则由国际托管(实际上就是由美英控制)。对于罗斯福的小九九,斯大林岂能不知?于是,这位钢铁同志以极其强硬的口吻提出,如不考虑苏联对千岛群岛的要求,苏军将不会在欧战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时。

如果苏军不参加对日作战,势必意味着美军将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付出更多的伤亡。几经权衡,罗斯福只得妥协。最终,苏联收取千岛群岛成为苏军参加对日作战的先决条件,被写入《雅尔塔协定》。

上图_ 雅尔塔协定俄文版原件
 
  • 千岛群岛战役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就在苏军开进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日本关东军一溃千里之际,夺取库页岛南部及千岛群岛的作战也同时展开。

在南库页岛之战激战正酣之时,苏军勘察加防区部队开始进攻千岛群岛。自1943年起,日军便将这里作为国土“绝对防御圈”的北部屏障而重点经营,在各岛依托地形地势修建了绵密的掩体、火力点、屯兵所和海岸炮台,驻扎的联队还配属有装甲兵、航空兵和潜艇。对于苏军来说,千岛群岛绝对是一个不好啃的硬骨头。

上图_ 千岛群岛战役

18日凌晨2时,苏军发起进攻。由于事前缺乏侦察(千岛群岛夏日常被大雾笼罩),且部队对两栖攻岛作战无甚经验,苏军一上来就在占守岛吃了瘪,苦战半天毫无进展。在增强了海空支援火力后,苏军组织突击队发动迅猛冲击,经过残酷的白刃格斗终于巩固了桥头阵地并向纵深发展。日军调集兵力反扑,被苏军在舰炮火力支援下击退。

19日晨,苏军攻占了岛上制高点165、171高地,日军集结预备队,准备做拼死一搏。这时,千岛群岛日军司令堤不夹贵中将接到本国来电,要求日军停止一切武装行动。随即,日军派出军使与苏军商讨停战事宜。19日中午,苏军向日使递交了要求日军无条件投降并保证全员生命和非军用财物安全的声明。在大局已定的形势下,日军只得答应投降。至23日,苏军占领了全部的北千岛群岛。

上图_ 得抚岛是千岛群岛最靠近北方四岛的岛屿,而择捉岛是北方四岛之一,二者之间隔着择捉海峡

此时,日本已宣布投降,按照远东盟军司令部指示,同盟国所有武装力量应暂停行动,等待划分受降区接受日军投降。但苏军为了最大化夺取胜利果实,仍命令部队继续向南千岛群岛进发。直到9月5日推进至齿舞诸岛,终于完成对整个千岛群岛的全盘控制。

为不给美英留下口实,苏军远东司令部特意在9月1日高调发表了收复整个千岛群岛的声明,以表明他们是在投降仪式之前拿下的千岛群岛。

上图_ 日俄领土的变化
 
  • 今日四岛:俄罗斯的必争之地


总的来看,千岛群岛战役是一场政治价值大于军事价值的战役。其中虽不乏苏联大国扩张的意图,但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彻底战胜日本。战役开始前,日本已然投降,此时的战役成败并不会对战争大势造成什么影响。但夺取南千岛群岛对于苏联乃至后来的俄罗斯来说,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抛开南千岛群岛丰富的资源不谈,苏/俄控制四岛后,大大改善了其太平洋舰队的航行及部署态势,苏/俄海军舰艇,尤其是最为倚仗的核潜艇可自由出入于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之间,不再受制于人。

上图_ 千岛群岛 近现代照片
 
同时,北方四岛是苏/俄在远东牵制日本乃至美国的战略要点,它与库页岛的南端遥相呼应,给日本上了一道“紧箍咒”,封闭了日本进入鄂霍次克海的各条航道。而且,四岛上的诸多良港,更为苏/俄深入太平洋腹地提供了优越的前进基地和落脚点,这样其就能更好地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施加影响,从而服务于其国家战略。
 
正因如此,尽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势不振,但其从不放弃对四岛的主权,并不断充实四岛的军事力量,强化对各岛的控制。
 
参考资料:
[1]吴荣华 《二战苏联海军史》
[2](日)和田春树 《日俄战争:起源和开战》
[3]范浔华 《试评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对日宣战》
[4]周军 《雅尔塔协定与苏联对日宣战》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