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觉非科技李东旻: 自驾驶下半场 融合计算竞逐量产之路

 cheyunwang 2023-01-13 发布于北京
2022 年即将过去,这一年自动驾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与变化,曾经的自动驾驶巨头Argo AI 谢幕,L4  自动驾驶领队 Waymo 的估值下滑。与此同时, 乘用车辅助驾驶出现多项技术突 破,行泊一体规模化上车,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各类场景落地… …
产业变革的洪流席卷身处其中的企业,对时势的判断和调整是决定企业能否顺势而为的关键。 觉非科技便凭借正确的预判,在这场浪潮中走上前来。
近期, 车云菌专访了觉非科技 CEO  李东旻,深度探讨了当前形势下作为一家自动驾驶解决 方案公司应如何做出预判和准备?
觉非科技 CEO  李东旻 

01

智能驾驶角逐量产时刻


时间回到 2019 年, 当时一级市场对自动驾驶的投资经过了几年火热的势头开始变得冷却, 当时一波人继续投资 L4 ,一波人在商业化看不到尽头时无奈放弃。
今天的情况不过是三年之后的再一次洗牌,L4  级无人驾驶的规模化商用仍难落地,乘用车的智能驾驶量产才是技术应用的良机。所以,曾经坚守自动驾驶的人们渐渐看清局势,把注 意力回归到量产落地上来。
“大家真正地开始回归落地, 回归到能够去影响汽车产业智能化进程的事情上,这个现象对 整个产业是非常利好的”,李东旻表示,  “我们认为 2022 年是乘用车智能驾驶的春天, 可 以称之为乘用车智能驾驶的原点,无论是 L4 还是 L2 都开始往乘用车量产方向去转移。”
觉非科技在 2019 年成立之时,正处于上半场的中后期,也正是自动驾驶行业面临了第一波 冷却之际。当时的觉非科技做了大胆的判断——2022  年前后产业进入智能化阶段, 技术商 用落地将成为产业的价值导向。基于此,觉非科技瞄准的是智能化量产解决方案。
从一开始,觉非就没有做特定场景的 demo 产品,而是集中资源投入到单点的技术路径上— —融合计算,因为高阶辅助驾驶的解决方案是不可能依赖单一传感器实现的。

02

融合计算释放潜能

量产能力再进一级


目前, 乘用车争相搭载智能驾驶的相关功能, 其解决方案也正从高端车型向中端市场扩大, 这其中存在三点比较大的变化趋势。
首先, 随着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向集中式发展,集中式域控制器应运而生, 支持软硬解耦, 因此打造集中式域控架构是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2022  年,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真正 进入到了域控为主的架构中。
其次随着域控的诞生,对算力的要求在提高。汽车智能化主要集中在座舱域和驾驶域,在软 件不断升级、数据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今在驾驶域的域控制器已进入百 TOP 的算力级别。
最后, 就是在前两点的基础上, 如何在有限的算力上去解决硬件的加速及软件的适配工作, 并且要把特定场景下的 Demo 产品扩展到开放复杂的道路环境。
依照这几点变化,李东旻总结道,当下乘用车智能驾驶量产落地的核心点主要集中在算力、 算法和数据方面。
顺应产业趋势, 为助力车企攻克难关,觉非科技选择了融合计算的技术路线。
觉非科技产品架构 
融合计算依赖两类上游的传感器,一类是与车辆位置相关的传感器;一类是计算平台。目前, 觉非科技已针对英伟达、地平线两大计算平台进行了相应的开发、适配和硬件加速。
觉非科技产品围绕两套系统——感知系统和决策系统。目的是让车辆能够更加精准的认识自 己的行驶环境、能够决策优化自己的行驶路径,实现最优的驾驶路线。
决策和感知两套系统又分为六个子模块,每一个系统由三个子模块组成,包括感知、跟踪、 预测、定位规划、记忆建图等。
软件方面,觉非科技提供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单机离线版本,而是能够跟后台的结构化数据、 训练数据形成紧密闭环,即所谓的“飞轮效应”。随着 OTA  的下发与升级, 车辆的智能化 水平越来越高, 终端的感受越来越好。觉非正是通过“数据驱动量产化”的方式, 将乘用车 智能驾驶做到更快量产。
发展至今,觉非科技已成为当前市场上少有的已具备成熟量产解决方案能力的供应商。李东 旻介绍,过去在其他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尝试其他方向的时候,觉非科技就已聚焦在提升场景 适配率、提升场景应用度上面。
在计算平台的加速、移植、适配方面,觉非已经做了大量的硬件适配工作。
比如决策模块,觉非科技所提供的决策模块在硬件加速的要求下完成,底层逻辑、核心代码 等进行了大量的工业化落地测试,同时,觉非的感知和决策系统,在针对不同的底层软件量 产适配方面,已经超出了同业选手一大截的工作量。
此外, 它还提供相应的功能安全去匹配量产, 这在自动驾驶软件行业中是比较少有的现象。
再比如觉非的量产级融合定位的模块,可以在多达 12 种以上的复杂场景中具备优异的表现, 这其实不仅仅得益于觉非的算法架构,同时也依赖于大量的道路测试,才能够实现真正量产所需要的安全性和系统的冗余度。

03

浪潮翻涌,产业优秀供应商浮出水面


汽车产业下半场冲击智能化的过程中,产业链的联动变得紧密。仅智能驾驶端, 就出现了硬 件、软件等多类供应商之间的协作, 以及直接与车企的配合。
原来产业是瀑布式的链条生态,现在逐渐演变成网状式的生态,上下游的边界变得模糊,更 强调整体的协同作业。
李东旻认为,接下来有竞争力的生态是靠能力的互补来维持的,在具有庞大需求,并且专业 度足够高的合作体系中,企业之间的能力互补是最为重要的。这样的生态圈就像一个具有准 入门槛的俱乐部,随着门槛也会越来越高,进入俱乐部的代价也会越来越大,意味着产品及 解决方案需要越来越成熟。
觉非科技与地平线的合作也呈现出了这种趋势。芯片+算法解决方案, 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快 速推动自动驾驶量产落地的范本。
今年 5 月,觉非科技与地平线达成生态战略合作, 以“芯片+软件解决方案”集成的形式推 进全场景智能驾驶的量产落地。
不久之后,觉非科技基于地平线征程 5 芯片, 率先推出了一套「城市通勤融合定位量产解决 方案」, 通过将“融合计算”与“地图空间数据”结合, 实现了车辆自定位与实时建图的技 术突破,快速推动行泊一体功能的量产落地。
在这一合作中,觉非极大地扩大了自己量产上车的机会, 为行业更快速地实现自动驾驶的量 产落地提供了技术支撑。从开发模式上看,地平线+觉非这样的芯片与算法解决方案相结合 的模式,可以大幅降低系统开发成本,为车企提供更为灵活的多硬件平台部署可能。
此外, 当智能汽车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 觉非的当务之急是抓住未来三年的窗口期。“我们 要尽可能将模块标准化, 向主机厂需要的方向拓展,让更多的车辆搭载觉非的融合计算解决 方案”,李东旻说到,“我们的搭载方法也非常开放, 可以是一个模块或两个模块、或几个 模块的拼凑,以满足主机厂快速迭代的需求”。
觉非科技以其准确的预见性和判断力,走了融合计算的技术路线,专攻乘用车智能驾驶的量 产落地,积累了先发优势。
就在今年 11 月份,觉非科技完成了新一轮融资。在投资方看来,数据驱动量产化将成智能 出行产业的新引擎, 觉非科技是具有高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的代表公司。
尽管今年自动驾驶的寒气逼人, 但一级资本市场还是比较乐观。投资人形成了一些明显的共 识:第一,汽车产业到了下半场的智能化;第二,真正拿出量产能力才是跑赢下半场的核心。
李东旻也对车云菌表达了这样的信心:“我们非常相信经过 2~3 年的发展,觉非科技能够在下半场的智能化里面,崛起成为更加成熟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也希望在量产之路上, 觉非能够成为伙伴们值得信赖的深度合作伙伴。”

智能电车风云录,谁在引领新赛道?

新车快评:护卫舰07+欧尚X5 PLUS+Air ev晴空,本周新车又是自主品牌的主场

蔚来:驶出弯道,进入直道

智能车销量排行|今年智能车销量已超400万辆,渗透率逼近30%



我就知道你“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