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的成因及防控措施

 庭前春雪 2023-01-13 发布于山东

石明 张中良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

摘 要: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工程材料和施工技术得到很大的创新和改良。其中,钢筋混凝土组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在中国乃至国际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问题层出不穷,这不仅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施工企业的良好形象。本文着重于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的分类分析,总结并介绍相对应的防控措施,对实际生产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外观缺陷;成因分析;防控措施;

文章图片1

混凝土工程的内在质量直系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危,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和建筑企业高度重视,研究并发布了一套系统全面的施工质量管控及验收规范,而混凝土外观质量较少被关注,也没有外观质量控制的相关理论和施工经验可循。因此,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在施工现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技术难题。结合在喀麦隆房建项目的工作经验,我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问题谈下自己的体会。

1 露筋

混凝土结构中的受力筋或构造筋没有被混凝土包裹住,露于表面,形成露筋。

1.1 成因

混凝土浇筑时,振捣操作不当,振到钢筋使保护层垫块移位,或垫块数量过少,造成钢筋与模板贴的太近,保护层厚度过小致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拆除后形成露筋缺陷;混凝土结构断面太小,钢筋太密,拌合物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填满钢筋周围,致使露筋;配合比设计不当,混凝土拌合物产生离析,构件与钢筋接触部位缺浆,致使露筋。

1.2 防控措施

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检查钢筋及保护层垫块位置,木模板要充分湿润;当构件断面太小,钢筋太密时应选择适当粒径的粗骨料;确保混凝土配合比和拌合物的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

1.3 整改建议

将外漏钢筋的铁锈和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残渣清理干净,加水冲洗干净,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整修;若露筋部位较深,应先剔凿薄弱部位的混凝土,洒水湿润后,用细石混凝土捣实平整。

2 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石子多,沙子少,酥散无强度的状态。

2.1 成因

配合比设计不佳,砂石级配不好;混凝土浇筑时欠振或漏振,模板漏浆;一次浇筑混凝土太厚,分层不清,振捣质量无法保证;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太大,致使混凝土拌合物产生离析,石子扎堆。

2.2 防控措施

施工前严格控制配合比,严格计量并经常检查;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控制下料高度,超过2m时用串筒或溜槽,或分层下料分层捣实;混凝土搅拌时要充分、均匀,浇筑时振捣要充分,不可欠振、漏振或过振;

2.3 整改建议

对于小蜂窝缺陷,冲洗湿润后可用1∶2或1∶2.5水泥砂浆进行填补抹平;对于较大蜂窝缺陷,剔凿松散粗骨料,冲洗湿润后二次支模,用细石混凝土填塞捣实。

3 麻面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不光滑、不平整的现象。

3.1 成因

模板表面清理不彻底,附有杂物;浇筑前模板未洒水湿润,混凝土失水过多;混凝土配合比计量不准确,细骨料没有充分填充构件表面;混凝土振捣不到位,气泡未排除。

3.2 防控措施

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的杂物和木屑要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对可能漏浆的模板拼缝,要封堵严实;混凝土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对搅拌站控制室的计量系统进行校核,并经常检查。

3.3 整改建议

若混凝土构件表面做粉刷,可不处理,后续粉刷施工可整修;若构件表面不再做粉刷,用清水冲洗并湿润,用1∶2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4 孔洞

混凝土内部有空腔,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较大。

4.1 成因

钢筋过于密集,混凝土浇筑时不顺畅,不能充满模板而形成孔洞;混凝土振捣方式不正确或欠振、漏振;混凝土中含有泥块或杂物,浇筑时严重跑浆。

4.2 防控措施

当钢筋过于密集时,可采用豆石混凝土浇筑,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并振捣密实;制定详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向工人交底到位,另其用正确的振捣方式,振捣充分;防止砂石料中混有土块和木块等杂物,浇筑前保证模板拼缝严实,不跑浆。

4.3 整改建议

在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剔凿掉孔洞周围松散的石子、混凝土残渣,凿成斜形,用钢丝刷仔细清刷并冲洗湿润,浇筑比原混凝土高一等级的豆石混凝土。

5 夹渣

混凝土构件中夹有杂物,拆模后露于表面的现象。

5.1 成因

混凝土拌合物中含有木块、水泥袋等杂物;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或施工缝表面的木屑锯末等杂.物未清理干净。

5.2 防控措施

混凝土搅拌前,确保砂石料中不含大木块、水泥袋等杂物;混凝土施工前,仔细检查模板和施工缝表面,将遗留的木屑锯末等杂物清理干净。

5.3 整改建议

当表面缝隙较细时,用清水冲洗湿润并抹1:2的水泥砂浆;当夹渣部位较深时,在确保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剔凿夹有杂物周围混凝土,清理完杂物后,用水冲洗湿润,浇筑比原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豆石混凝土,仔细捣实并认真养护。

6 裂缝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构件表面出现施工质量缝

6.1 成因

混凝土施工时,接槎处延时过长而凝固,造成收缩不同而产生裂缝;混凝土水化热太大,养护不充分,导致混凝土收缩不均匀而开裂;

6.2 防控措施

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宜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及时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以防收缩不均出现施工冷缝;选择正确的养护措施,延缓混凝土的升降温速率,避免混凝土内部水化热释放不均导致构件表面开裂。

6.3 整改建议

在构件表面裂缝处抹环氧胶泥,或粘贴玻璃纤维布,然后抹水泥胶泥;对于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可采用压力设备将胶凝材料压入裂缝,等胶凝材料硬化后即可与原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沿着裂缝位置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抹平即可。

7 缺棱掉角

结构构件阴阳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的现象。

7.1 成因

模板设计时未考虑拆模掉角的因素;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不均匀,造成拆模粘连;混凝土养护不充分,拆模过早,拆模方式不正确导致构件阴阳角处受损;拆模后对结构构件阴阳角防护不到位,被人为因素破坏。

7.2 防控措施

混凝土浇筑前,应充分湿润模板并均匀涂刷脱模剂,浇筑后应认真洒水,养护到位;当混凝土达到拆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用正确的方式和顺序进行拆模;模板拆除后,对于结构构件的阴阳角可采取角钢或其他材料进行防护,避免人为因素破坏。

7.3 整改建议

当阴阳角破损较小时,用钢丝刷将混凝土残渣刷干净,并用水冲洗湿润,填抹1∶2或1∶2.5的水泥砂浆;当阴阳角破损较严重时,将松散不实的石子剔凿掉,用水冲洗并湿润,塞补比原混凝土高一等级的豆石混凝土,认真捣实和养护。

8 错台

模板拼缝不严,导致混凝土表面在模板拼缝处错开一定的距离,形成台阶的现象。

8.1 成因

模板安装和加固质量太差,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移位或涨模。

8.2 防控措施

模板切割加工时确保尺寸的精准性,安装时保证拼缝严实、无错台;模板加固时应寻找有力支撑,保证其稳定性,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移位或不均匀涨模;

8.3 整改建议

对构件表面形成错台的部位,剔凿掉突出的混凝土,预留5mm进行打磨。

9 结语

钢筋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实际生产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和人员不仅要重视混凝土的内在质量,更应该研究探讨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技术课题,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全面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和质量。本文根据个人的工作经验,对混凝土外观上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回顾和总结,希望对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莫惠发.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研究.四川水泥,2015,6.

[2] 黄务锦.混凝土外观质量常见缺陷的处理及预控措施.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09,5.

[3] 汤勤生.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01,2.

[4] 孟美利.常见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原因及防治.山西建筑,2009,5.

[5] 周明永.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科技创新导报,2008,17.

文章图片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