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邦德:章道垟林氏重修族谱序

 新用户8808qmis 2023-01-13 发布于浙江


林邦德在圆谱仪式上致辞

章道垟林氏重修族谱序

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说过:“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郡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他从编修方志的实践中,认识到家谱资料的作用,从而提升了家谱在史学中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一般只为族人而生产的族谱逐步变成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鉴于修谱者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历史版本的族谱,我们不能苛求它们像历史教科书一样。但新时代修谱势必有新要求,对新史料进行再整理,对可疑世系进行再考证,也就成了新时代赋予家谱修撰的神圣使命。
一、世系对比
一般而言,任何一个族群都不愿意被人看作是这个社会的不速之客,宗族要在社会上立足,就需要有相对明确的世系、足够的声望以及一部能被文化传统所认同的宗族历史。然而这些却很有可能由于时间或者水灾、火灾、迁界等外力因素变得模糊不清或断层。因此,修谱时往往只能依靠本群体的力量来回忆、确认、澄清、补足,甚至重造这些资料,有时还得借助临近林氏村落或林氏支派的资料。而这种努力并不都是有结果的,有时可能使原本已经模糊不清的历史变得更加混乱和漏洞百出。以本谱中有关世系为例:
(一)与莆田九牧林氏世系对比。据莆田前埭九牧长房古谱及福建相关地方志互相佐证的较为普遍认同的唐九牧林氏世系:玄泰-万宠-披-苇、藻、著、荐、晔、蕴、蒙、迈、蔇。而我谱世系为:玄泰-万宠-皋-伟、著、荐、蒙、蘩、藻、晔、蕴、萍、迈。对比两者可以发现:(1)前者九牧“披公”吾谱中误写作“皋公”;(2)九牧兄弟排序与莆田世系有些许差异;(3)最明显的是,我谱中九兄弟中的“萍公”非传统莆田九牧九兄弟之一,而是披公之弟昌公之子林萍,该支一般被称为“游洋林”,也就是说“萍公”与九牧兄弟为堂兄弟关系。以上三项,第二项之顺序差异尚可理解,但第一项和第三项则明显属于错误。
(二)与百丈谱(林坳系)、萧江前村(盖竹系)世系对比。(1)清朝乾隆辛亥年(1791)重修的灵溪百丈林氏谱(属林坳一脉)世系:护(衙推)-芸八(-汉)、萼九、蔚四;(2)萧江前村林氏谱(自身认同为盖竹林一脉)世系:衙推-葳、芸八(-汉)、萼九、蔚四;(3)吾谱世系:护-继(-葴)、芸八(-汉)、萼九、蔚四。对比百丈谱和前村谱可知,后者多了一位“葳公”,而吾谱与前村谱雷同,但长子名不同,分别为“葳公”“继公”,而吾谱“继公”之子为“葳公”,具体见表1。

1 三谱始祖及其子对比表

1.百丈谱为清朝乾隆辛亥年(1791)重修版

2.萧江前村谱为同治乙丑(1865)、1917年、1976年三版

3.吾谱为光绪十九年(1893)版

值得注意的是,三谱对“芸八”的注释差异较大,(1)百丈谱未加注,但从其后裔皆居林坳一带可推断默认未迁他地;(2)前村谱注曰“派衍厦林八丈”;(3)吾谱则注曰“转迁盖竹”,另外“芸八”之子“汉公”注曰“居盖竹”。可见,同一个“芸八”公,三谱三种不同的说法。

2 三谱始祖以下派衍表

再进一步看上表中三谱后续数代人情况:(1)百丈谱里的芸八之曾孙为“忱”;(2)前村谱世系以长子葳派衍为主,次子芸八只是作为参照,芸八曾孙为“闵、开”,四世而止;(3)吾谱发展主线则为芸八,但其曾孙非百丈谱的“忱”而是与前村谱同为“闵、开”,而后一步步派衍至贺、讷二公。从上二表看,三地世系虽有同有异,但实际差异较大,存在修改甚至重造的可能,这其实也是家谱被史学界认为可信度不高,甚至被诟病的原因所在。
从史学的角度而言,在缺乏可靠资料的情况下,用一种家谱去否定另一种家谱,本身意义不大。民国史学大师王国维曾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提出“二重证据法”,即将纸上的文献与地下的遗物互相印证,求其可信,补其脱遗,而缺其不可知者,以待后来的学者赓续研究。值得庆幸的是,仅林坳林氏新出土了不少墓志(圹志),如《林仲宽圹志》(林仲宽1127-1177)、《处士林君圹志》(林己千1131-1185),同时,林坳林清卿于绍兴十八年(1148)登进士第,因其与朱熹同榜,《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得以保存至今,林清卿家族世系便在其中。
其中,《处士林君圹志》有关林己千世系:林硕-林己千-林应龙、林炜;《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中的林清卿世系:林-林德充-林渊-林清卿。该两世系与百丈谱中对应的世系吻合。值得一提的是,《处士林君圹志》同时还提及了林己千的始迁祖为八世祖“庈”。从现有资料来看,林坳林氏有据可考的始祖为“庈”(林己千八世祖),至于“护(衙推)”与“庈”是同一人,还是别为一人,尚无证据。
而盖竹林氏,仅宋一朝登文武进士者不少于20位,可惜的是,目前尚未收集到文集中或者出土的墓志(圹志)。值得庆幸的是,明朝林升曾请宋濂为盖竹林氏写过一篇《平阳林氏祠学记》(宋濂《宋学士文集》卷七十三),该文提及始祖盖竹林氏始祖“林䉞”(林升之父元末人元阳江县尹林淳为其十二世孙),但未提及“林䉞”由何处来。
由上可见,林坳林氏有据可考的始祖为“林庈”,而盖竹林氏有据可考的始祖为“林䉞”。两地林氏支派是否有关联?从《平阳林氏祠学记》可知,明初时期,盖竹林氏祠堂中祀奉的除了始祖林䉞外,还有朱熹及盖竹林氏先人林拱辰、林千之、林起鳌、林淳等,文中未见提及林坳林氏人物。此外,明朝以来4个版本(隆庆、顺治、乾隆、民国)的《平阳县志》中都将林坳人物和盖竹人物分列,未见两者有交集的痕迹。也就是说,除了家谱之外,目前尚无可靠证据证明两者之间有关联。当然,有关林坳林氏及盖竹林氏的研究,尚需更多出土墓志、古人文集相关资料等的不断挖掘或有更多新发现。
二、吾族派衍
吾祖先辈口口相传尧民公为章道垟肇基祖,其裔贺、讷二公因倭变兵燹难以安居,择章道垟而家,开基拓土,开枝散叶。明成化年间大才公开基瑞安二十九都河南河道头;任广公移居平阳榆垟东门;明崇祯年间佛浤公迁徙平阳十八都曹堡;清顺治癸巳君升公移居平阳三都林埭。清康熙年间道义公迁居文成大林山、益奎公迁居灵溪龙船湖、啓周公徙居平阳十八都孙岙、道森公迁居十八都溪头;清雍正末宗正公迁徙十八都曹堡;清道光年间一秉公徙居敖江周家宕;清咸丰三年正超公迁居平阳二都黄山头,清光绪十五年正窦公徙居万全西洋黄。吾族人天南地北,分居四方,皆系一脉,难于悉举。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平阳林氏志》出版,吾族族谱于同年修谱时采用了该书中吾族世系(林待聘-林礼厚-林克己-林雍),现考证发现错讹颇多(见本谱首《林雍人物考》一文),顾决定恢复原旧谱世系。
本文的撰写,吸收了林氏源流网成立近八年的部分学术成果,感谢学术团队的坚持和努力!今宗谱重修,乐道本源,激动难抑,限于学力,不揣浅陋,聊表数语,望后学能再接再厉,进一步搜集吾族资料,不断释疑解惑。是为序!

裔孙平阳林邦德拜撰

公元二零二一年共和辛丑冬月吉旦

作者:林邦德,浙江温州平阳总工会退休干部,平阳鳌江梅源人,林氏源流网总监。梅溪林氏系由章道垟迁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