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增添新科目,23届考生成“第一批”受累得主,需提前做准备

 云语禅心 2023-01-14 发布于河南

教育在不断升级,这样学生才能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取得更好的发展。

随着教育的发展,现在学生的目标基本都是大学生,家长无论如何都要供完孩子念大学。

而想要考上大学,学生就必须通过高考这道难关,自从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教育体制也进行了多次修整,现在不仅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教育,同时也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教育体制的调整,势必产生蝴蝶效应,导致中考和高考都会带来一些变化,而这一切都和学生息息相关。

文章图片1

对学生来说,人生中一共有两场能改变命运的考试,分别是中考和高考,中考是首次分流,把一部分学生分流到职高,高考是二次提纯,给学生实现大学梦的机会。

随着教育的改革,现在高考也开始顺应变化,今年6月末参加高考的23届考生,成了全网最心疼的一届。

文章图片2

高考增添新科目,23届考生成“第一批”受累得主,需提前做准备

对此,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一头雾水,先不要着急,听笔者仔细分析一下,就知道原因了。

虽然中考和高考是两场独立的考试,但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就比如今年夏天参加中考的学生,本身受到口罩的影响上了3年网课,但是依然没能阻挡学生升学的脚步,中考将如约而至。

政策调整都是从初一和高一开始的,因为这样学生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23年入学高一的学生会成为第一届把体育纳入高考的学生。

文章图片3

经过改革,体育已经不是从前那样,女生测800米,男生测1500米那么简单了,有严格的考试标准,如果不合格的话,直接对学生高考产生影响。

这则消息让学生又喜又忧,对于21届和22届学生来说,当然是再庆幸不过了。

既然已经把体育纳入高考的范畴里,那么这一学科就不能像以前那么普通了,学生要高度重视起来。

文章图片4

体育考试有专项素质和身体素质两项,其中专项素质对学生的考验更大,这和身体素质考察的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铅球等项目不同需要学生参加大型的球类运动。

比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11个项目,考察的时候不分男女生,合格的标准是通过考察学生的速度、耐力和灵敏度等素质。

文章图片5

过去3年,学生多数时间都是在上网课,为了身体安全考虑,尽量减少外出,运动量也没跟上,导致很多学生都长胖了。

对23届学生来说,还有3年锻炼身体,从考试比重来看,专业素质项目占总成绩40%,而身体素质则是60%,学生要两手抓,争取在体育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文章图片6

我国教育注重培养高分高能学生,而不是死读书

在过去教育并不发达的年代,学生和家长一心求学,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凡事以考高分为主。

这也导致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国教育经过不断的探索之后,提出了素质教育,现在不仅要培养高分学生,还要求学生全方面发展。

学生每天坐在教室里学习,如果没有适当的运动加持的话,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学习不仅是脑力劳动,对体力也有较高的要求,所以锻炼身体,把体育纳入到高考中,其实也是为了长远的发展。

文章图片7

希望学生能够把体育重视起来,劳逸结合,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育一点细微的改动,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有的学生因为体育加入进来,感觉压力更大了,有些着急。

其实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不是要让学生转移学习的重心,高考最重要的还是文化课成绩,学生平时只要多锻炼身体,上课认真遵从老师的安排,体育考试基本都能通过。

文章图片8

写在最后

通过教育改革相信学生也看出来了,以后高考的门槛越来越高了,去年国家调整艺考模式,提高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分数线。

体考生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这就让学生知道,不管专业课是不是文化课,学生都要好好学习,这才是多方面发展。

就比如23届学生,就算是普通学生,也要考体育,当然这和体考生是完全不同的,学生也不要有太大的负担。

家长平时也不要只顾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只要身体状态好了,学生才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所以可以多抽时间和学生一起锻炼,增强体质。

文章图片9

话题讨论:你心疼23届学生吗?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