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瓶梅》春梅篇:纵欲而亡的女人,因“性”而生也因“性”而亡

 寻梦向天歌 2023-01-14 发布于甘肃

庞春梅是《金瓶梅》中最让人惋惜的一位女性角色,她本是朱唇粉面的绝代佳人,奈何命运多舛,纵欲无度,因“性”而生,也因“性”而亡,终年29岁。

她也是《金瓶梅》中最复杂的女性,既善良,又狠毒;既聪慧,又浅薄;既忠心,又背叛。她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是给予读者最多思考的女性。

潘金莲和庞春梅同是贪欢的女人,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死于纵欲,后者死于空虚。欲望可以吞噬一个人的灵魂,空虚同样可以。空虚和纵欲一样可怕。

文章图片1

庞春梅的命运非常悲惨,一岁死了娘,三岁死了爹,后被卖到西门府做了吴月娘的使唤丫头。接着被派到潘金莲房中侍奉。

春梅长得漂亮,人也聪明,潘金莲非常喜欢她。当然,西门庆也非常喜欢她,所以春梅在府中的身份很特殊,亦仆亦主。她把自己的身份拿捏得很清楚,既不卑微下贱,也不恃宠而骄,府中上下都很喜欢她。

文章图片2

正因为她聪明,所以她知道,顺从潘金莲才有好日子过。潘金莲做的那些坏事她也帮着隐瞒,甚至帮着去做,而且做的心安理得。她是真的拿潘金莲当朋友。从这可以看出春梅没有是非观念,她只凭感情用事。

西门庆死后,春梅的故事才真正开始。潘金莲和姑爷陈经济幽会,不慎被春梅撞见。潘金莲知道,要想事情不败露,只能把春梅拉下水。

如果一个人不想下水,哪里那么容易拉下去呢。与其说春梅是被迫的,不如说她是心甘情愿的。

文章图片3

事情败露后,春梅被吴月娘赶出了家门。她不哭不闹,而是说:

“事情闹到这番田地,哭有什么用呢。”

然后潇洒离去。如果她真有自尊心,后来陈经济再去找她,她便不会顺从。作为一个丫头,被人买卖的命,她没有过多的和命运斗争,也就是明面上要强,看上去不卑不亢,实际上是一个对很多事情都无所谓的人。

一个人活着总想要点什么,潘金莲什么都想要,李瓶儿只要爱情,西门庆要金钱地位和女人,而春梅想要什么很难看得清楚。

西门庆和陈经济都是她被迫得到的,即享受又克制,到潘金莲死后,春梅的善良开始流露,其实她的善良不是对是非对错的认知,而是本能的怀念旧人。

她为潘金莲安葬立碑,又不记前仇地帮助吴月娘度过难关。她嫁给周守备,生了儿子扶了正,贵为守备夫人,这是再好不过的结局。但她的空虚撕碎了她美好的生活。

文章图片4

已为人母的春梅和陈经济以表姐和表弟相称,瞒过众人私下幽会。陈经济这厮多行不义,被人杀死。周守备又战死了,成了寡妇的春梅又不安分,最后和一个叫周义的下人幽会,身体抱病还在贪欢纵乐,最后死在周义身上。

文章图片5

庞春梅的一生似乎离不开一个“性”字,不过这个字背后没有“欲”。

比如潘金莲,她是为了得到尊重和地位,李瓶儿为了得到温暖和柔情,而庞春梅什么也不为。

她在西门府时,扶正和金钱似乎都不是春梅想要的,嫁给周守备后,富贵和地位也没令她满足。她好像什么都不想要,只要“性”似的。所以我说春梅的“性”背后没有“欲”。

其实春梅是一个没有目标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空虚。“性”自然而然地成为安慰她空虚的一剂良药。

文章图片6

庞春梅这一角色是时代的缩影,《金瓶梅》成书于明朝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经济的发达和政治的腐败使明朝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有权势的人官商勾结,肆意妄为,鱼肉百姓。普通人见利忘义,唯利是图。

如果出卖人格就能换取金钱,如果用金钱就能买到官做,如果买了官就能赚更多的钱。试问,谁还读书呢?一个不读书的时代,还会有什么追求呢?

一个过度追求“物欲”的时代必定是空虚的时代,如工业革命后的欧洲,二战后的日本,都是如此。物质与精神是一座天平的两端,同等重要,向任何一侧倾斜都是会出问题的。

文章图片7

说完时代,我们再说人生。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所以有人说,人生本就没有意义,不过是欲望的傀儡。其实不尽然,人生的意义是自己给予自己的,不是别人定义的。人活着这世上,总想做点什么。即使是得不到的痛苦或是得到的无聊都是人生的经历,都是行将就木时的回忆。人只要学会和生活和解,不被执念控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欲望也就没什么可怕的。

相比之下,空虚才是生活的敌人。如果一个人没有为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那便是空虚。即使每日不停地工作,不停地奔跑,都是空虚的。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那他的一切行为都将失去支点,最终走向坍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