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社|李商隐《潭州》读记

 采芹生 2023-01-14 发布于辽宁

潭    州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读    记

        这首诗写于大中二年(848年)。这一年的五月李商隐由桂林返长安,曾在潭州逗留,宿于潭州官舍。此时武宗已崩,宣宗即位,深恶李德裕及李党,加之白敏中的排挤,李德裕及李党的文武大臣尽数被驱。李商隐借此诗抒发感慨,其倾向性明显可见。
       首联以潭州官舍的暮景兴起,引出下文。因为首句的“空”字,下句的“无端”更有着落了,因为楼空而使诗人得以不受任何打扰地放飞思绪。“无端”一词,将诗人的无奈、茫然无绪的心情写出。
       “古今”二字,点出“入望”的景象是即古即今的。因此中四句明写景(全是湘潭本地风光),暗议论。明是古,暗是今。陆昆评曰“言之所及在古,心之所伤在今,故曰今古无端”,斯言是也。
       颔联承首联下句的“入望”,用了两个植物的意像和典故(斑竹、兰丛),明写诗人看到的景象。上句斑竹,暗哭武宗之死;下句兰丛,暗讽白敏中之排挤。此联隐喻的是朝廷现状。
       颈联转笔,用了两个古迹的意像和典故,明写诗人看到的景象。上句陶公战舰,暗喻李德裕及被排挤的武将,下句贾傅承承,暗喻被排挤的文臣。“空滩雨”,“破庙风”,字面写景,暗喻都被贬斥了。 此联写的是李党文武大臣的境况。
       尾联的“目断”,呼应首联的“入望”,同时又把中四入望的思绪给拉回到眼前,孤愁之绪尽出,亦是首联“古今”中的“今”,真的是收放自如。远在潭州,眺望故园,自然是目断而故人不至,无人与之倾诉愁怀,只能 
       总之,此诗的特点是即古即今、今中含古、古为托今、今古交融。典和议的结合真是严丝合缝,一点痕迹都没有。全篇不议一字,但全是议论,寓议于景,此所谓不议而议。不着一字、尽占风流,李义山真好春秋笔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