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北斗七星说”错在哪里 作者:锦城烤事儿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引文请标明出处) 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任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的贺云翱教授提出了一个观点:南京明孝陵平面布局呈现“北斗七星”图式。在图式中,北斗斗柄指向正北方,违背了基本的风水学常识。正如《青囊经》所述“君临四正,南面而治”。皇帝坐朝理政的时候是坐北朝南。那么就意味着,斗柄由南向北指,刚好指向的是当朝皇帝。这不光是违背风水设计常识那么简单了,更重要的是违背了明代政治常识。此外,为了更加全面地说明“北斗七星说”是错误的,本文从历史常识、阴阳常识、五行常识、峦形常识等多个角度作出了进一步的说明。 关键词:明孝陵;朱元璋;北斗七星;风水;堪舆;南京 一、北斗七星说的由来 通过对明孝陵的航拍影像的仔细研究,贺云翱等考古学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认为“明孝陵建筑布局呈北斗星图式示意图”’来看,他是将陵宫区内的文武方门、享殿、宝城作为斗柄星,将金水桥、棂星门、望柱、碑楼或大金门定为斗勺星(《明孝陵规划设计思想蠡测》,第215-222页)。 叶蕾,婉慧(2004)在《朱元璋魂归明考陵“北斗”》中指出:贺云翱说,归根结底朱元璋采用天象 来设计皇宫帝陵,正是为了表达“君权天授”的思想,尤其是“北斗”这一“天地之车”是其“魂归”的理想境界。 但是,也有人提出过反对意见。例如,历史学家季士家对此不以为然。他从历史学专业的角度反驳了“北斗七星”说:一方面,认为此种布局体现出的是洪武皇帝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下马坊、地宫、享殿等在帝陵的建筑布局“北斗七星”说中的位置较为尴尬,于理难安。 故,在《明孝陵的历史地位》(季士家,2004)中,季士家从历史学角度否定明孝陵的平面布局“北斗星图说”的看法。本文深度认同,并从堪舆和风水的角度来分析此说法荒谬在哪里。 二、明孝陵“北斗七星”说错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明孝陵“北斗七星”说违背明代政治常识 一是,难过“政审”关。北斗斗柄指向正北方,违背了基本的风水学常识。正如《青囊经》所述“君临四正,南面而治”。那么就意味着,斗柄北指刚好指向的是皇上。请注意,这是皇陵,是必须要过“政审”关的。不仅墓主人明太祖朱元璋要过问明孝陵规划设计思想,而且明代后世之君都要过问。设计的风水图式用带尖的东西指向皇帝。这种行为在古代有个专有罪名:“大不敬”。轻者:丢官夺爵坐大牢;重者:抄家灭族掉脑袋;横批:万劫不复。 表1 明孝陵布局“上应星斗”实例
图1明孝陵布局“上应星斗”实例(右图图片来源:作者手绘) 二是,难过“政治伦理”关。假如这种斗柄指向“君”的设计真的成立,即使是明太祖本人的陵墓也是属于大不敬。这是因为,明太祖在世的时候,斗柄指向的就是他自己,他能同意吗?明太祖不在世了,斗柄指向的是他孙子朱允炆。来自皇爷爷的“针”,建文皇帝身子骨能扛得住吗?这种设计不仅违背的是风水学基本常识,而且还违背的是明代皇权至上的封建伦理观念。这是万不可取的。 三是,难过“皇帝”关。大明太祖皇上早年确实没上过学,但是不代表他学识水平不行。作为开国皇帝,本身他的国学水平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单纯的北斗图案设计难入他的法眼。如果这种设计是真的,说实话有点丢大明的脸面。帝陵代表着洪武那个时代的堪舆和风水发展的最高峰。所以,设计过于简单不符合墓主人的身份。 (二)明孝陵“北斗七星”说违背历史常识 一方面,明孝陵“北斗七星”说违背中国古人的尊卑观念。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通常会说“指南针”、“行动指南”、“衙门口向南开”很少说“指北”。当然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古代处于尊位的长者多习惯坐在“坐北向南”的位置上。例如,故宫的金銮殿,皇帝坐朝理政的龙椅坐北朝南放置。 另一方面,违背明初南北榜案的历史常识。因洪武三十年,春季上榜考生全是南方生源,不仅主考官被流放、副主考官被处决。为此,洪武皇帝专门同年开设夏季恩科,主录用北方生源,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南北榜案”和“南北分卷”政策。核心原因在于:“大明不能只有半壁江山”。同样,北斗七星与南斗六星聚合是大一统的标志。例如,西汉惠帝时期建的长安城就是南北星斗聚合,俗称“斗城”。在明孝陵中,如果只有北斗没有南斗,类似于“南北榜案”的问题会摆在洪武皇帝面前:难道大明就只有半壁江山吗?这是不能接受的。 (三)明孝陵“北斗七星”说违背风水分析的常识 一是,研究方法有问题。皇陵的分析与普通百姓的阴宅设计有着很大的不同,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堪舆与风水的最高成就。不能简单地峦形臆测出一个“北斗七星”形状就误认为是北斗七星设计。首先应该通过帝陵整体形制推测设计师出自何门何派。例如,金庸武侠小说中,张无忌化身曾阿牛与灭绝师太交战。双方交上手的一瞬间,灭绝师太最先考量的是这位姓曾的内家功法有点像少林九阳神功同时也很像本门的九阳神功,但是与自己的九阳神功相比更加的纯正。在光明顶大战中,各位武林高手从曾阿牛与崆峒派高手交战的招式上认为曾阿牛使用的是七伤拳,应该与金毛狮王谢逊有关联。双方交手,先观察的对方招数和路数像何门何派的,进而推测其来历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常见的研究方法。这方面没做,基本上等同于外行看热闹。 二是,违背阴阳常识未提及阴阳变换。《易》讲究的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且《青囊经》曰:阳生于阴,柔生于刚。刚柔相济方为设计的上乘之作。显然,“北斗七星说”没有体现出阴阳的变换过程。 三是,违背五行常识。北斗五行属火。大明王朝本身取得就是火德,五行属火。五行以相生为要,因此,作为明太祖陵寝,往往应该以木火相生(火土相生)为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 四是违背峦形常识。“南京明孝陵北斗七星说”,只提及了峦性,没有提及理气。虽然堪舆和风水中往往可以单一只提峦形或理气,但是这是皇陵,只提峦形不提理气说不过去。当然,退一万步讲,就只有峦形,没有理气。北斗七星的提法也违背峦形的常识。例如,《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冢象祁连山”;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在茂陵东北修建了一座阴山形状的墓冢,“起冢象庐山”。峦形往往会体现出墓主人的丰功伟业。也就是说,峦形要有典故和出处。贺云翱提出的“南京明孝陵北斗七星说”中特别提到了一个独创词汇“魂归北斗”。“魂归北斗”缺乏典故和出处这在官方中规中矩的风水设计中是不可思议的。“魂归北斗”将墓主人自己个人利益看的有点重,不符合开国帝王救万民于水火的正面形象的塑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可以百分之一百地肯定贺云翱提出的“南京明孝陵北斗七星说”是错误的,而且错的很离谱。 参考文献 [1]贺云翱.走向世界文化遗产的明孝陵[J].钟山风雨,2003(03):4-8. [2]叶蕾,婉慧.朱元璋魂归明考陵“北斗”[J].中国地名,2004(02):30. [3]惠迪.何来“北门”[J].咬文嚼字,2004(07):13-14. [4]邵磊.近百年来对明孝陵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史研究动态,2021(01):55-60. [5]贺云翱,陈思妙.考古发掘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以明孝陵为例[J].东南文化,2019(01):21-27. [6]南京发布.南京明孝陵凭什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8663685038270601&wfr=spider&for=pc [7]陈传岭.为什么古代的秤一斤等于十六两[J].中国计量,2014(04):63-64.DOI:10.16569/j.cnki.cn11-3720/t.2014.04.024. [8]杨国庆.明南京城墙设计思想探微[J].东南文化,1999(03):66-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