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树立现代的家风、家训、家规(8)

 gudian386 2023-01-14 发布于山东

《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先生,通过自己改造命运的成功经验,给他的后人留了四条家训。

文章图片1

第一章,第一条家训是立命之学,讲的就是袁了凡先生的生平。为什么要讲袁了凡先生的生平?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大家信服“立命之学”这个事情。袁了凡先生要告诉大家:“我”是这样度过的,“我”是用这样的方法彻底改造了“我”的这一世,这是“我”对于“我”后代的一种教戒。用这样的方式才能够说得通,才能够让子孙后代对你有信心。我们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但是经常叉着腰强行让孩子听我们的,假装自己是偶像一样,希望子女去崇拜我们。那你凭什么让子女听你的话呢?就是因为你脾气大吗?就是因为你是爸爸妈妈吗?就是因为你生了一个孩子吗?这样的话,显然没办法让子女信服我们,尤其在孩子长大以后,对这个世界多多少少有了一定的认识时,“父母是他世界的全部”这个认知就会发生了颠覆性的大逆转——孩子发现,原来他的父母在社会上不过如此,原来自己父母的见识、知识存储等等早已经落伍过时了。而且,自己家长在做人方面也不能让他佩服。如果是这样,孩子当然对我们没有信心。

文章图片2

尊师重道

我们现在看一下袁了凡先生的故事,他是怎么做的。上一次,我们讲到袁了凡他的出身,以及他遇到了他人生当中第一个最为重要的人物,叫孔先生。孔先生是邵子皇极数正传,邵子皇极数是一个命理学。其实咱们中国老祖宗非常伟大,关于命理学研究的非常透彻。孔先生就觉得袁了凡是他的有缘的传人,袁了凡就把孔先生邀请到家中,去跟自己的母亲去商量拜师的事情。他的母亲就告诉他:“要善待之”。就是告诉袁了凡先生,你要对孔先生恭敬、友善。什么叫“善”,首先一点叫做尊重。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不管我是否接受建议做你的传人,但是对于老师,首先要以一个恭敬心去对待他,即便是我不跟你学习,也应该懂得用一个恭敬心去对待真正有学识的人,我们中国有史以来都是这样的。但是我们现在是颠覆了这个传统,我们很多人对于老师并不恭敬。如果我们对于老师都不尊重的话,何以重道?老师怎么能够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这样重要的贵人呢?

文章图片3

故事说回来。袁了凡的母亲是非常谨慎的,不是像我们一样,别人给你卖一个理想,然后我们就把孩子全都推出去了,今天学个这个,明天学个那个。妈妈非常谨慎:“视其数,纤悉皆验”。就是怎样呢?就是她去考察孔先生的数术是不是这么灵验,而且是从多方面考察,通过考察发现他算的所有东西连极细微的事情都得到验证。这个时候,袁了凡对于孔先生所讲的话升起了信心,所以他从学医转回来读书。话说回来,也非常巧,袁了凡先生的表兄说他正好有一个朋友郁海谷先生就是开私塾的,而且能寄宿,他说把袁了凡送去那家私塾,这样就解决袁了凡的学费和住宿问题,同时也方便。就这样,袁了凡先生遂礼郁为师。

文章图片4

过去的私塾,不像现在要花很多钱才能求学,就是表达诚意,带着自己的礼物,不管是什么两斤猪肉,还是几斤米,去求学就可以了。我们过去讲“穷教书匠”,做为一个老师来说,不是把这个求名声、求利养作为最主要的目的,而是更注重能够桃李满天下,能够真正的成就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未来能够有一番事业,有影响力,这个才是他们的成就感、价值感。但是现在不是,当然,我们从钱方面去给予到老师,这也是一种肯定和认可,因为现在生活就是如此现实。我们就不能怪老师了,如果我们自己也超级爱钱的话,那么我们要求老师不能爱财,这个是显然不合适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